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2015年9月15~16日,第八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与会的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围绕"一带一路"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会议主题和"一带一路"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路径选择、"一带一路"与中国—东盟产能合作、"一带一路"与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等议题展开了交流对话和探讨。本文对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中国—东盟智库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问题,基本思路是:中国—东盟智库必须把握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新特征,理解东盟各国的不同诉求,帮助东盟各国政府和民众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容,消除疑虑,主动参与;帮助中国政府和企业了解东盟国家的国情,推介"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总结经验,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3.
企业"走出去"战略是新时期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尤其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很多企业意识到"走出去"能拥有更远大的未来。然而,企业在境外投资与发展面临更多更大的风险,其中法律风险是最主要的。因此,本文提出依法融入是"一带一路"战略下企业"走出去"的生存之道。东盟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合作区,广西正在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文章结合近年来广西与东盟国家开展合作的经验,对企业对外投资如何依法融入当地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国家成为"一带一路"战略重心,也是中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热点地区,铁路、港口、电力等基础设施是中国与东盟产能合作较为集中的领域,钢铁、水泥、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业的合作逐步深入,跨境电商与信息技术有望成为合作的新行业,产业园区则成为投资新高地。中国与东盟进行产能合作存在较大的风险与挑战,中国企业"走出去"到东盟投资须注意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5.
印度尼西亚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支点国家。雅万高铁项目是"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环球高铁"建设的重要一环,对两国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深远的政治和经济影响。但项目推进艰难,面临着政权更替、域外势力干扰、征地难、资金压力大、上座率低和电力供应不足等问题,背后反映的是印度尼西亚国内的深层问题,即民主化水平有限、中央与地方不协同、法律制度不完善、基础设施落后和"反华"情结等。基于此,本文对投资印度尼西亚的中国企业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最小化印度尼西亚深层问题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正确认识投资环境,重视可行性调研,理性选择策略;适应法律的复杂性,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合作;与当地企业协同合作,树立本地化经营的观念;树立正面的企业形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等。这将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尼西亚的推进,深化两国的合作与双边关系,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6.
当前适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和国家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战略,加大对东盟国家投资是中国—东盟经济金融合作深化的必然趋势,这既有助于中国产能转移,也有助于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本文在梳理中国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立足于金融支持企业进入东盟市场的现状,剖析金融支持存在的制约因素,探索金融业如何更好地服务企业进入东盟市场。  相似文献   

7.
东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核心合作区,中国与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分析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合作的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合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自2006年东盟的第一所孔子学院落户泰国以来,迄今中国已经在东盟建立了30所孔子学院。热络的中国-东盟关系为孔子学院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环境和历史机遇,东盟孔子学院整体运作情况良好,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先进孔子学院"。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与实施,东盟各国自然成了"一带一路"规划的首站支点国家,这为孔子学院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新机遇。如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持续发展与创新东盟的孔子学院,如何使孔子学院在汉语教育上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如何使孔子学院成为"一带一路"在东盟顺利开展的重要助力和推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10年来东盟孔子学院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归纳,概括了东盟孔子学院发展的整体特点,着重分析了"一带一路"为发展东盟孔子学院所带来的新机遇,最后提出了如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发展与创新东盟孔子学院的建议与对策,旨在推进孔子学院在东盟的可持续发展与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9.
东盟是"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重点区域和优先方向。中国在东盟推进"一带一路"时面临的经济环境较为理想。但是,主要受南海问题的困扰,当前中国在增进与东盟国家政治互信和维护区域安全环境方面仍面临着挑战。美国对南海问题的介入离间了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的关系、恶化了南海安全环境,因而增大了中国在东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时的战略压力。中国应多渠道入手来应对这一挑战。首先,中国应继续致力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其次,中国应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全方位推进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第三,在坚持以"双轨思路"处理南海问题的基础上,中国应积极开展与东盟国家的海洋合作并努力提供更多国际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广西与东盟的贸易合作水平跃上新台阶,投资合作水平显著提高,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加强,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区域金融合作水平取得新突破,人文交流日益密切,基础更加扎实。面对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和"一带一路"建设新机遇,广西将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要求,努力搭建政策沟通交流大平台,加快构建综合立体大通道枢纽、大经贸发展新格局、大金融发展新格局和人文大交流新格局,为深化中国—东盟合作贡献广西智慧。  相似文献   

11.
东西方文化存在“异”的一面,也存在“同”的一面,即“和”、“同”、“一”的思想。很多俄语词的词义本身就表现出“和”、“同”、“一”的思想,汉语也是这样。从中可以看出俄罗斯民族和中华民族追求的价值取向都离不开“和”、“同”、“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伊拉克战争爆发之际抛出了“新老欧洲”之说,把反对美国对伊战争的法、德等国称为“过时”的“老欧洲”,把支持美对伊开战的波兰、匈牙利、捷克等东欧国家称为代表欧洲未来的“新欧洲”。其意图是分化、分裂欧洲,以便分而治之。但欧洲联合和走一体化之路是历史潮流,美国的图谋难以得逞。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战争导致了欧盟内部分裂 ,但恰恰是这一分裂从反面推动欧盟开始了新一轮“整合”。“分裂”与“整合”成为伊战后欧盟一体化形势的最大特点。在“整合”过程中 ,法德欲重建其在欧盟内的“主动权轴心” ;“双速欧洲”成为未来欧盟一体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4.
"9·11"事件后,大国关系有变化,但世界格局没有改变;美国的军事战略有变化,但其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没有改变;美国的旗号有变化,但其"单边主义"的霸权行径没有改变;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有变化,但双方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美国的方式方法有变化,但其打压俄罗斯和中国的战略目标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与“中心—外围”理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所谓的“中心—外围”理论 ,是由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的一种理论模式 ,它将资本主义世界划分成两个部分 :一个是生产结构同质性和多样化的“中心”;一个是生产结构异质性和专业化的“外围”。前者主要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构成 ,后者则包括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这种结构性差异并不说明它们是彼此独立存在的体系 ,恰恰相反 ,它们是作为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两极存在的 ,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动态的世界经济体系。一1949年 5月 ,普雷维什向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 (简称拉美经委会 )递交了一份题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保罗·司各特关于印度的神秘化、色情化描叙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小说以“性神话”书写印度和探索东西关系提出质疑,并以后殖民理论和女性主义思想对这些东方主义手法进行清理。  相似文献   

17.
India outperformed China in growth in 2015 to become one of the fastest-growing major economies,but its low education rate,recent demonetization,and dependence on the service industry give it different prospects from China.India Prime Minister Narendra Modi,aware of the economic drag that is holding the country back,launched his "Make in India" initiative with the primary goals of fashioning India into a global manufacturing hub and making the 21st century "India's century."2 The "Modi effect" and his personal boosterism have been remarkable at keeping the "I" in BRICS on the prize of economic revitalization.3  相似文献   

18.
凯末尔时代的"土耳其模式"是世俗权威政治的产物,其基本内涵是以现代化为目标的激进世俗主义、民族主义和西方化。土耳其历史的发展重塑并改变着土耳其模式的内涵,并形成了埃尔多安时代的新版"土耳其模式",即奉行消极世俗主义、民主化、市场经济和对外自主性,强调尊重宗教传统价值观。新版"土耳其模式"是土耳其教俗力量较量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民主政治属性,显示出土耳其伊斯兰主义温和化以及伊斯兰与民主可以相容的特点。新版"土耳其模式"为政治转型中的阿拉伯诸国提供了借鉴,并产生了示范效应。但是,"土耳其模式"乃独特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难以被复制的,它本身尚未定型,有其局限性和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第三条道路的历史沿袭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入分析、批判及大胆预言,是资本主义改良的重要依据之一,资本主义正是吸收了某些社会主义的成分,才重新获得了生命力,第三条道路只是资本主义改良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use and the individual-level production of social capital. To do so, the authors adopt a motivational perspective to distinguish among types of Internet use when examining the factors predicting civic engagement,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life contentment.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new media use is then analyzed relative to key demographic, contextual, and traditional media use variables using the 1999 DDB Life Style Study. Although the size of associations is generally small, the data suggest that informational uses of the Internet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production of social capital, whereas social-recreational uses are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se civic indicators. Analyses within subsamples defined by generational age breaks further suggest that social capital production is related to Internet use among Generation X, while it is tied to television use among Baby Boomers and newspaper use among members of the Civic Generation. The possibility of life cycle and cohort effect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