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日本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日本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国家。中国的高等教育制度、高等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课程设置等基本上仿照日本而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留学生的目的地国家主要是日本。日本大量教习纷纷来中国任教。这些因素在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50年代,陶铸领导筹建了新中国第一所华侨高等学府--暨南大学,并亲自兼任该校校长.他提出了暨大新的办学方针和一系列的办学主张,为在新历史条件下办好华侨高等教育,积极进行实践和探索,其办学成就和经验,在华侨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陈序经先生是20世纪中国学术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的大师.他不仅学识渊博,涉猎深广,而且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他主张搞学术要有"优容雅量","建一流大学就是抓名教授".其博大精深的高等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在我国20世纪高等教育史上是一笔宝贵财富.新中国成立后,他参与暨南大学在广州的重建工作,并出任校长一职.陈序经先生对暨南大学的重建与发展,乃至新中国的华侨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形势,近年来,苏联在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不少改革,如对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方面不断有所变化和更新,采取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加强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结合,改进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重视职业定向和人才预测。在招生和分配方面也作了不少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主要围绕提高专业教育质量的问题谈谈苏联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些倾向。  相似文献   

5.
陶铸作为党和政府的一位重要领导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长期主持中南局和广东省的工作。陶铸十分重视华侨高等教育,曾亲自担任“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筹备委员会主任和在广州重建后的暨南大学首任校长,为暨南大学的重建与发展,为新中国华侨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南洋华侨的文化认同与适应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本文对1929年6月由国立暨南大学组织召集的第一次南洋华侨教育会议,以文化认同与适应为视角进行初步研究,旨在探讨教育对华侨的文化、社会认同与适应的建构、贡献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加强对华侨华人文化认同的研究,对于华侨华人融入主流社会,充分发挥华侨华人在传承中华文明中的作用,以培育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舆论氛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对文化认同进行了理论阐释,接着分析了美加新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结构,最后探讨了新华侨华人文化认同的原因.文章认为,美国、加拿大新华侨华人为寻求生存方式的同一性,其民族情感是双重的,他们既认同所在国并为所在国效忠,参与所在国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在心灵层次上又认同祖籍国的文化,并形成对中华文化深深的情感依恋.双重文化认同在美国和加拿大社会新华侨华人中之所以长期存在,其原因是他们生存发展的需要,民族认同的情感需要,居住国政治体制的二重性和祖籍国政府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崔敏 《法国研究》2012,(3):61-63
为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被引入中国,以合作办学的方式相继成立了一些中法工程师院校.面向工程师的法语教学因其自身特点也对传统的法语教学在教学材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9.
暨南大学是一所在我国华侨高等教育史乃至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的高校.1927-1937年是暨南大学校史上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学校不仅继续保持鲜明的侨校特色,而且逐渐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国立大学,海内外学子纷纷负笈暨南.研究这一时期暨南学子省籍情况对于了解当时暨南大学的招生和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华侨华入与当代闽粤侨乡的民俗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国对外开放以来,寻根认祖、探本溯源的活动成为华侨华人与当代闽粤侨乡文化交流的热点.以族谱家乘、寻根问祖为引导的活动,对促进华侨华人与侨乡的沟通联系产生了积极影响.由于祖宗和祭祖仪式同样为华侨华人所看重,因而它们也成为华侨华人和侨乡民众之间互相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这些都使两者原先疏远的关系得到恢复和发展.同时,随着华侨华人回乡谒祖热度的升温,侨乡的民间宗教信仰也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1.
法国的学位制度(système de Diplōm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漫长的沿革和发展的过程。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学位制度相比较,其共性明显,个性突出,学位的结构和级别都是根据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级高等教育的职能而设置的,至今仍然保留着法国的学位与高等教育的一些传统做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专门学校是根据文部科学省1976年(昭和五十一年)制定的专修学校设置标准设置的。它是专修学校中开设专门课程的学校,是进行职业教育和学习实际生活中必要的知识,技能,技术的学校。自创立以来,其高就业率以及全面的专业设置使得专门学校深受求学者和用人者的欢迎。一、日本专门学校现状日本专修学校设有专门课程、高等课程、和一般课程三个层次。设有专门课程的专修学校称为专门学校。专门学校以培养具有“即战力”的实用技术人才为目标,是日本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招收高中毕业生及具有同等学力者,学习年限从1年到3年不等,一般以2年课…  相似文献   

13.
20余年来,大陆史学界对华侨与抗日战争关系的研究硕果累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华侨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原因和特点,华侨对祖国抗战的主要贡献,抗战期间有关各方的侨务政策,战时华侨领袖和著名人物以及华侨与太平洋战争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隨着柬中两国人民友誼的日益发展,旅柬华侨在致力于中柬友誼和支持当地建設等方面,也作了积极貢献。 几年来,不論是大小市镇,到处都有华侨参加当地人民义务劳动,贊助当地建学校、医院、桥樑,响应募捐、义演、义卖……等义举。 华侨支持当地建設比較广泛突出的表現是参加义务劳动。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华侨社会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台湾居民大量地移民美国,形成别具特色的台籍华侨社会。台籍华侨社会的形成是国际人口迁移中“推拉效应”的体现。台籍华侨社会与传统的华侨社会在语言、生活方式、社区结构和社团组织等方面有所不同,台侨聚集的新社区也不再是传统的华埠。台侨社会带有台湾本土社会的若干生活方式,而受过高等教育、家人的团聚、职业分布的多样化等是台侨社会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6.
二战结束以后,日本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了中学课程中与现实发展不相符合的内容,其中包括高中历史教材的改革。日本的历史教育通常包含在社会科教育之中,是社会科教育的一环。到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普通学校的历史教育,逐渐形成了三个主要特征:第一,作为社会科教育一环的历史教育,突出其培养国民素质的教育本质;第二,在学科目标和内容方面,突出小学、初中和高中一贯性的教育方向;第三,以终身教育理论为现实指导,拓宽学科教育内涵。1989年,文部省新订《学习指导要领》,对在指导思想、课程设置等方面,作了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17.
新马华侨女子教育在二战前,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获得初步发展,其表现在接受英文教育和中文教育的女生人数增多,女子接受更高一级教育的机会增多,华侨女子英文教育已形成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而华文教育也从小学发展到高中教育.战前华侨女子教育的发展,为华侨妇女争取经济独立、社会参与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发挥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的传统优势,突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的研究特色,促进海内外华侨华人研究事业的发展,本刊从201  相似文献   

19.
文峰 《东南亚研究》2012,(2):96-102
欧洲经济的欠"生产性"根源引发了主权债务危机,作为其一部分的欧洲华侨华人经济在市场、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也深受影响。欧洲华侨华人应该进一步把握形势,调整战略,适应居住国实情,学法守法用法,培育人才,加强社会融入,以推动欧洲华侨华人经济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更好地发挥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的传统优势,突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的研究特色,促进海内外华侨华人研究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