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货币流通规律作用的范围问题;(二)货币流通量和商品流通量的比例关系问题;(三)货币流通和银行信贷的关系问题。(一) 马克思揭示的货币流通规律,是一切商品经济所共有的规律,不仅小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是适用的,就是社会主义经济也是适用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理解它和运用它。这个规律的实质,在于货币流通必须同商品流通相适应,它要求流通中的货币价值同它所体现的商品价值相等,而流通中的货币量又是由商品流通需要决定的。这就是说,货币流通需要量随着商品流通需要的变  相似文献   

2.
“八五”时期陈旗地区市场货币流通量状况调查分析郭玉林,王立春一、基本情况“八五”期间,陈旗地区的货币流通状况,从总体上看表现为,市场货币流通量增大,货币流入流出量增加,货币流通渠道趋于广泛、复杂,除原有的购物、差旅费等用途外,又增加了娱乐消费等多种投...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宏观平衡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必须用商品经济的平衡观来考察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否则,就会导致判断上的失误,从而采取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一、现实积累、货币资金积累与总量平衡我们知道,商品和货币是商品经济运行机制中的两大要素。社会商品总量代表总供给,社会货币购买力代表总需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是商品经济顺利运行的重要条件。在这种总量平衡中,最重要的是使用价值形态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总和与货币形态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总和的平衡。因此,在考察国民经济的宏观平  相似文献   

4.
一、市场的新情况、新问题与今后的趋势国家进入有计划建设的第二年度,进一步发展了工、农业生产,扩大了基本建设,提高了社会购买力,社会商品流通量继续扩大,因而半年来市场基本情况有如下的发展:(一)许多商品供不应求。这是从一九五三年全国开始大规模建  相似文献   

5.
一九九四年呼盟地区货币流通的新变化石晶一九九四年末,呼盟市场货币流通总量为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从结构看,集团库存现金64,200万元,占市场货币流通总量的比重达24;7%,比上年下降了2.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手持现金为195,800万元,...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纸币体系价格总水平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马克思价值、价格与货币理论基础上构建纸币体系中的价格总水平模型,确定了价格总水平与相关因素的量的关系:价格总水平取决于流通中的纸币量、货币流通速度、社会总商品价值量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倒数的加权和这四个因素;价格总水平的相对变化率取决于流通中的纸币量、货币流通速度、社会总生产劳动人数、社会产品价值构成和劳动生产率这五个因素的相对变化率。  相似文献   

7.
论需求管理和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基本平衡马金书一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是宏观经济领域的两个经济总量。所谓社会总需求,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例如一年)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总量,也就是社会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总和。从实物形式来说,社会总需求等于一定社会...  相似文献   

8.
单位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量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逆向变化 ,即使用价值增大或增多 (通常表现为商品质量的提高和性能的改进 ) ,同时其价值和价格下降。这表明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变化的著名论断是符合实际的。全部商品的价值总量具有增长趋势 ,与使用价值的变化方向是相同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的变化具有一致性。目前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隐含着劳动时间的折算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高于劳动数量增长幅度的现象可以从劳动价值论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扎兰屯市市场货币流通情况调查周胜一、基本情况一九九五年扎兰屯市市场货币流通总量为18402万元,比上年的13639万元增加了4763万元,增长35%;集团单位一九九五年库存现金为2350万元,比一九九四年的3185万元减少了835万元,下降26.2%...  相似文献   

10.
“商品价值量是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的,而商品的价值总量却保持不变。现在,社会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为什么社会商品价值总量却越来越大了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理解社会商品价值总量与某种商品价值总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商品价值总量的增加是由许多相关因素引起的。一、劳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使社会商品价值总量随之扩张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劳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其综合利用的程度也不断提高。各种以不同的生产资料为劳动对象的劳动相继出现,社会劳动总量随之不断扩张,不同的新的使用价值被创造出来,并具有量的扩张的…  相似文献   

11.
现行的教育学对教育实践中宏观教育的问题缺乏回应,以致宏观教育的问题迟迟得不到明显的改进和改善。宏观教育学主要研究教育总量的问题,研究教育总量如何变动,教育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互相作用如何决定教育的规模、结构、体系和质量,以及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动及其原因。宏观教育学要求政府转变管理教育的职能,不断改进对学校的管理,加强对教育发展的宏观指导。  相似文献   

12.
<正> 社会主义市场形态有三种,即市场过热态、市场疲软态、市场兴旺态。前两种市场态是市场运行的异态,后者则是市场运行的常态。市场三态均是指市场总体状态,而非局部状态;是总量概念,而非分量概念;是宏观概念,而非微观概念。其质和量的规定性是,市场过热态是指市场上买方购买欲望过盛,市场购买力大大超过商品可供量,或者说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社会总供给,  相似文献   

13.
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有五个创新点:(1)劳动总量和商品价值总量的长期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各行业劳动量和价值量占社会相应总量的比例变化保持一致。(2)社会平均养育费决定复杂劳动力价值大小差异。(3)劳动力价值和生产资料价值一起转移给产品,劳动力使用形成新价值即为剩余价值;生产劳动力消耗劳动时间,使用劳动力提供劳动时间,这两部分劳动时间都是用劳动力生产其他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的组成部分。(4)在两大部类基础上,把知识、劳动力和服务等非物质资料界定为第三部类,研究三大部类结构变化和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5)不同部门劳动质量和效率有差异,生产资本专业化形成转移障碍,需求变化抵消供给变化对利润率的影响,各部门利润率变化具有非平均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魏杰 《前进》2000,(3):29-29,40
刺激总需求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是 ,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因为只有清楚了影响总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 ,才能正确地分析出哪些因素的变化造成了总需求不足 ,从而去调节这些导致总需求不足的因素 ,最终解决总需求不足的问题。一般来说 ,在不考虑国际因素的条件下 ,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总需求形成过程的因素 ,即总需求在其形成过程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二是总需求构成方面的因素 ,即作为其构成的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会影响到总需求变动。因此 ,在刺激总需求时 ,我们既要从总需求的形成过程考虑刺激总需求 ,又要…  相似文献   

15.
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是物价上涨的主要动力,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上升,导致货币流通速度的快速提高,又成为物价上涨的助推力量。从中期的数据来看,2003~2010年货币存量M2的6倍增长和名义GDP总量的3.3倍增长之间有了一个明显的"空隙";从短期的数据分析看,2009~2010年的M2增长率达到了48%以上,货币流通速度上升了15%,而名义GDP总量仅增长了26.75%。货币供应量增长已经大大超出了对货币的需求,表明进入了一个通货膨胀时期。面对物价的高位运行,2011年上半年"从紧"货币政策与下半年"稳健"货币政策的适时转换,应当是控制通货膨胀和稳定经济增长的优选政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将现金流通量与商品供应量进行对比,从而判断流通中现金数量是否超过按商品价格总额计算的正常需要量的方法,测算并描述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商品市场领域抑制型通货膨胀的强度和时间波动特征,并提出抑制型通货膨胀积累性概念。研究结果表明,从1953年至1978年的26年间,商品市场领域一直存在强度不同的抑制型通货膨胀,其中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最为强烈,“文化大革命”时期则次之,这和一般既有结论是不完全相同的。  相似文献   

17.
谢守成 《理论月刊》2005,(11):152-154
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突显,表现为毕业生总量增加而岗位总需求相对减少,毕业生的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等五个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学生、学校、政府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众所关切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价值规律既调节着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又调节着企业的活动;既具有调节经济运行的功能,又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因此,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的基本调节规律。一、价值规律是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规律1.1 社会生产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是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关系。马克思认为,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但它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实现形式。基本上  相似文献   

19.
在宏观经济的运行中,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关系可以有三种状况: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改革时期,我国究竟选择哪种经济环境比较适宜,近年来,经济理论界进行了认真的探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如果说近些年在我国的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工作实践中社会供求总量平衡和宏观总量控制受到人们特别重视的话,那么,对于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在平衡中的主导作用和重要地位人们则似乎有所忽视。诚然,在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要实现协调、稳定发展,必须要以社会供求总量为条件,而要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平衡,则又必须通过有效的宏观总量控制来实现。但是,我们要看到,经济增长与平衡相比,前者则应占主导地位,没有真正的经济增长而实现的平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近几年来,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要实现供求平衡,必须控制社会货币供给量,进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