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维度下的环境伦理及其价值观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文富 《理论月刊》2006,(10):122-124
现代环境伦理理念作为一种新的伦理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价值和目标上存在着一致性。要立足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和特殊国情,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整合环境伦理的各个流派,实现环境伦理的观念和理论创新,突出其应用性和实践性,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环境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进步观念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观念。在风险剧增与灾难频发的现代社会,以历史客观性为基础的传统进步观念陨落了。为拯救进步观念,伦理的进步观念论者从人类寻求进步的价值取向出发,企图将进步观念的合法性限制在伦理反思性原则内,但最终落入价值独断与主观主义的窠臼。在灾难境遇下,要重建进步观念,关键是要摒弃从主客分离、二元对立中理解进步观念。马克思主义进步观兼顾主体的进步取向与历史充满灾难的事实,从无产阶级遭受苦难与其作为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的承担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出发,阐明了灾难与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为我们重建进步观念指明出路。  相似文献   

3.
传统伦理价值观中的“仁道”观念、道德理想和自然观念均蕴含着有益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因子.其“修身”为本和“德治”观念的价值理性均指向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王道”工具理性目的,体现了追求价值理性的“善”、“美”和工具理性的“真”的融合与统一,可为解决当代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分割和断裂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法治不只是一种制度化模式或社会组织模式,更是一种理性精神和文化意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现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必然趋势,更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自觉的理性追求.现代中国法治建设的价值取向表现为法律至上、限制权力、保障自由和关注效益、民主、秩序、平等.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伦理对法治社会建设的影响深远.宗法伦理观念并未因其是历史上的东西而自然消逝,而是不断地获得延续和传承,几经沉淀已深深地溶入国人的血液之中.它的等级精神、人治色彩、群体为重、义务为本、和为贵、无讼的价值取向大大消解了现代法治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政治制度伦理是整个政治伦理的轴心和关键,是政治伦理的可靠支撑.政治制度伦理可解构为根本制度伦理("元"伦理价值)和派生制度伦理(延伸伦理价值)两个不可分离的维度,由此,构成政治制度伦理自身内在的逻辑.追随政治制度成长的历史,可以将政治制度伦理分为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和后资本主义3种范式.现代政治制度伦理是对传统政治制度伦理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孝悌是中国文化中最悠久、最基本、最重要而且影响最深远的传统伦理观念.<孝经>中,孝悌被开宗明义地肯定为"德之本"和"教之所由生"者.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它与现代文明不断发生着碰撞、融合与嬗变,作为"德之本",仍然有许多宝贵的现代价值,它需要新的形式来体现与转换,探求其社会原因,挖掘其时代要素,转换其外在形式,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7.
伦理本位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大特征 ,虽其中有超越历史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但从整体上看 ,它是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家族宗法伦理 ,其等级特权思想、依附观念等都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要求格格不入。走出伦理本位的传统 ,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伦理 ,这是建立市场经济公正秩序的需要 ,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也是对传统经济活动方式和与之相应的法制伦理观念的革命性改造。  相似文献   

8.
对环境的法律保护,不单单是法律制度的完善,更主要的是观念的更新,这其中,新的环境伦理观念是尤为重要的。现代的环境法律制度应当体现以下环境伦理观念:确立以整个生态系统为主体,以生态利益为中心的环境伦理观念;维护人类与环境的公平与正义,拓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强调人类对于环境的义务,以实现整个生态系统内各主体的权利。在以整个生态为中心的现代环境伦理观念指导下,环境立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评价标准也应实现更新。  相似文献   

9.
现代道德文化是古代道德文化的承续,现代道德文化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开发与转化,传统道德文化具有开发与转化的必要与可能.现代社会道德必须体现传统道德精神,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社会德育必须体现传统道德伦理,在全球化条件下转变现念方式,从区域观念走向全球通则的文化全球形态,创造一个诚信、开放、公平的和谐社会环境.为此,还需对现代社会道德规范进行重塑,建立新的道德价值取向,构建现代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及预防体系,以优良的道德育人环境,加强人文道德素质修养,确保经济社会和谐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清教的家庭伦理观主要由家庭构建观念、婚姻观、夫妻观、子女养育观等方面构成,其伦理实践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目标是组建一个有良好秩序的属灵家庭,并以家庭为单位构建一个理想的社会体制.清教家庭伦理观念继承了中世纪欧洲家庭伦理观念,由于受到宗教改革运动和资本主义的兴起等多方面影响,清教家庭伦理观又具有相当的“现代性”,如他们伴侣式的婚姻观念、对性的积极态度、对子女的良好教育以及从家庭出发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等.可以说,清教家庭伦理观念是西方社会从中古家庭伦理向现代家庭伦理过渡的一个重要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