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考察侦 诉关系 的发展历 史可以发 现,侦查 、起诉之 间的关系 有一个 规律性的 走向, 即从 完全 的结合型和 完全的 分离型向 交叉型 发展。中 国的侦诉 关系所采 取的分 工负责、互相配合 、互相 制约 的原 则是正确的 ,但在具 体程序设 计上,自 侦案件的 侦诉关 系过 分结 合,而 其 他刑 事公 诉 案件 的 侦诉 关系 则 过分分离, 必须进行 调整,使 其向交叉 型的理 想模式靠 近  相似文献   

2.
侦查与控诉是刑事诉讼的两个不同阶段性职能,追诉犯罪是二者共同的目的,这种目的的同一性决定二者可以由一个机关统一行使,我国现行的检警制度却是将二者分开,由不同机关行使,造成了诸如浪费司法资源等的诸多弊端,不能使诉讼效率发挥至最优.与侦诉一体并不相同的侦诉合一也许是优化检警关系、构建侦诉职能理想模式的一个很好尝试.  相似文献   

3.
侦查权与控诉权的关系一直是近几年来法学界讨论的话题。检察机关作为以控诉为主要任务的国家机关,其所拥有的侦查权的地位在司法实践中难以把握,而警察机关的侦查权与检察机关的侦查权也常有冲突。各国现有的两大模式,即侦诉合一与侦诉分离模式,在不同程度上均不能适合我国的需要。为此,应当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司法经验和具体国情,构建我国的侦诉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主要法治发达国家侦诉关系模式主要是"公诉主导侦查"或者"公诉引导侦查"的模式。此种模式下的"主导"或者"引导"均体现以公诉机关对侦查机关的实质性有效监督制约为后盾,符合诉讼机制运行的一般规律,体现了现代法治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侦诉关系却呈现出一种侦诉"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模式。在司法实践中存在明显的不足与错位。新时期,在审判中心主义背景下,我国应在借鉴域外相关国家侦诉关系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以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实质性有效监督制约为后盾的,公诉引导侦查的"侦诉协作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5.
分工协作与配合制约作为我国侦诉关系的基本方式,尽管存在争议,却仍然以其制度与实务上的合理性存续至今。然而,监察体制改革溶蚀和吸收了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改变了我国传统的侦诉关系结构,并提出了监察权与法律监督权如何平衡的新论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侦诉关系思考与借鉴,解析我国传统侦诉关系应然和实然上的合理性,调试监察体制改革下新型侦诉关系,并对监察权与法律监督权关系进行深层论思,进而提出我国监察体制改革下侦诉关系重构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6.
检察机关在实践中推行的侦捕诉一体化工作机制,是刑事诉讼“互相配合”原则的具体体现.捕权上提改革开展后,给该机制的运作带来诸如办案时间紧张、不捕率上升等问题.检察机关应积极应对捕权上提,整合控诉犯罪资源、采取措施,完善侦捕诉一体化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当前确立的自侦案件侦诉分离制度促进了检察机关内部侦查、公诉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但也存在着不利于公诉职能行使、不利于案件质量提高等弊端。因此,在侦诉分离的制度背景下,如何建立起一种以公诉引导,侦诉相互配合的自侦案件侦诉协作机制,成为现阶段改进和完善自侦案件侦诉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论侦审一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侦审一体化是对侦审体制的重要变革。自公安部提出实行侦审一体化以来,公安学界对此争论不休。本文通过对中外预审制度的比较,提出侦审一体化符合刑事诉讼的规律,符合我国的刑事诉讼构造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侦诉合一 ,其核心是指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 ,有权对公安机关的刑事侦查活动进行指挥。侦诉合一的构想 ,确实能够解决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司法资源浪费、诉讼效率低下、侦查程序严重失控”等问题。因此 ,这一构想是积极的 ,但实现的方式 ,不是通过检察指挥侦查 ,而是应将刑事案件公诉权从检察权中分离出来 ,由公安机关行使  相似文献   

10.
“以审判为中心”,是我国刑事诉讼改革的必然方向.“以审判为中心”,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构架,其与审判中心主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作为追诉方,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追诉行为要得到审判的确认,就必须以审判为标准和方向,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必定会影响到侦诉关系.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背景下,检察机关既要与公安机关加强协作,又要强化对侦查行为的约束,构建新型侦诉关系,是应对诉讼制度改革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虚假诉讼作为民事诉讼的“畸形”产物有愈演愈烈之势,直接表现是利用诉讼手段侵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严重干扰正常的司法工作,破坏司法秩序。构建完善的民事虚假诉讼查处机制,包括线索发现机制、协作配合机制、线索移送机制和办案协作机制,并运用民事、行政、刑事手段进行不同处断,以维护司法权威、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国检察制度在机构设置、职权、性质和地位等方面,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检察机关设置方式一般分为审检合一式和审检分立式两种;职权方面,有些国家的检察机关不享有侦查权,起诉案件的范围和起诉裁量权幅度也各有不同;参与民事、行政诉讼的职权范围也有较大差异;英美法系国家的检察机关主要是公诉机关,其法律监督职能较大陆法系国家要小得多,其在诉讼中是一方当事人,法庭活动较为积极,而大陆法系国家检察官以公诉人和法律监督者双重身份参加诉讼,其法庭活动较为消极.  相似文献   

13.
新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实施,对侦查工作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侦查取证工作受到的影响更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侦查人员、侦查部门应在新的刑事诉讼证据制度下针对新形势、新要求采取侦查取证新对策。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我国颁布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其中技术侦查等特殊侦查措施入法,增强侦辩双方的对抗,强化检察院、法院对侦查活动的审查监督,均体现了侦查程序诉讼化的趋势。公安机关应当更新侦查观念,调整执法心态,转变侦查模式,提高执法办案的精细化程度,重视培育诉讼素养,积极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5.
困境与出路——秘密侦查所获材料的证据能力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秘密侦查手段在侦查实践中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然而其本身并未得到刑诉法的明确确认,因此通过这些手段所获取的材料是否具有证据能力就成为当前司法实践的一个进退两难的问题。只有从刑诉法上明确秘密侦查手段的合法性,进而解决其所获材料的证据能力问题,才是摆脱实践困境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6.
从宏观上看,沉默权属完政视野下的人权保障问题,但从微观上看,沉默权又不能不关涉诉讼程序问题.从诉讼程序的视角,我国当前是否应当确立沉默权之争实质上是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孰优孰先之争.因此,只有正确把握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关系,才能正确对待沉默权.对于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之关系的解读,应遵循位阶排序、综合考量、利弊权衡和社会发展原则.虽然移植一项制度容易,但移植一制度的精神与气质却难,所以,沉默权的确立应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及社会形势分析,我国暂不宜确立沉默权.  相似文献   

17.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是一项精细化的系统工程,任何一项具体制度的改革完善都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补充侦查的目的在于弥补前期侦查疏漏,完善案件事实和证据。法庭审判阶段补充侦查是程序倒流的典型样态,导致侦查行为与审判程序交错,渲染了侦查中心主义色彩,与程序安定、程序构造、公正审判等诉讼原理冲突,缺乏理论证成。实践中,这一制度呈现功能异化倾向,成为延长诉讼期限、规避控诉风险和终结诉讼程序的变通之策,背离立法初衷。从长远来看,宜于废止法庭审判阶段的补充侦查,同时建立健全检察引导侦查、公诉审查、撤回起诉、司法业务考评等配套制度,以契合审判中心之要求和庭审实质化之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刑事诉讼构造与刑事诉讼模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但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引用、借鉴这两种理论的过程中,没有加以区分,使我国的研究较为混乱。刑事诉讼构造是从微观研究某一刑事诉讼模式内在要素的组合,从系统到要素来研究刑事诉讼的内在功能。刑事诉讼的主体构造关系是刑事诉讼模式的构成要素,刑事诉讼构造是刑事诉讼模式的下位概念。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现行侦查讯问制度进行构建与完善,应借鉴法治国家的成熟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社会治安和刑事司法的现状,在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维持一种平衡。在程序结构上要设立一个中立的裁判者,在诉讼理念上要确立并提高犯罪嫌疑人的诉讼主体地位,完善现有侦查讯问的时间、地点、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的告知、步骤、手段等法律规定,加强对侦查讯问活动的监督,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建立侦押分离制度、审讯主体与犯罪嫌疑人隔离制度以及举证责任倒置制度。  相似文献   

20.
侦查阶段的"诉讼分流"是一种重要的刑事诉讼分流,其实质是在侦查阶段进行"司法外和解".它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保障诉讼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并且能够实现预防犯罪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国外侦查分流有较成功的做法,我国侦查程序中在立案、侦查、侦查终结各阶段均存在分流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