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主张,鼓励充分挖掘老年群体潜力,发挥老年群体积极的社会价值。社区作为老年群体长期生活的主阵地,是老年群体进行社会参与的主要平台。低龄老年人作为老年群体中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力量,目前已在参与城市社区治理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仍面临着外部环境支持相对不足、活动参与层次相对偏低、参与行为随意性相对明显等诸多现实困境。未来应以积极老龄化理论为指导,从搭建支持服务平台、打造老龄友好参与环境、充分挖掘特色优势、提高活动参与层次等方面入手,确保低龄老年人成功参与城市社区治理。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精神赡养方法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老年人口,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口的增多,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本文试图从探访老年人的角度提供一些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3.
论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社会支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物质上的供养,“精神赡养”问题是独特而且重要的。在对人的一切不利影响中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在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的同时,不可忽视他们对精神关怀的内在需求。老年群体基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以及各种发展性的需求的满足和政府、社区、家庭以及老年个体所组成的这一支持体系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在人口迁移转变的新时代,流动老人生活质量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主观幸福感为切入点,从积极老龄化的视角,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GeneralSocialSurvey,简称CGSS)的最新数据,考察了流动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流动老人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人口学因素中,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均能显著影响流动老人的主观幸福感;经济因素中的收入水平,社会因素中的社会支持、子女数量,均对流动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研究结论证实城市流动老人的幸福感整体要优于农村流动老人,影响他们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建议开办老年大学、提高文化素养和受教育水平,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收入,促进社会交往、发挥家庭养老功能,从而有效提升流动老人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6.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最直接问题就是如何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在介绍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和部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实践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资金短缺、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完善、行业标准和评估体系缺乏等问题,因此,为了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应落实法律政策,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系统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7.
面对不可逆转的老龄化趋势及“未富先老”人口格局,中国普遍存在的“421”及“422”家庭结构下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代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目前中国养老服务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借鉴日本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有助于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国城市养老服务产业化建设需从政策支持、资金保障、专业人才、产业模式四大方面着手。同时,养老服务产业对增加就业岗位,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完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激发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养老的核心问题已从解决贫困和物质匮乏转变为如何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积极老龄化的精髓和核心即是社会参与,主动积极的社会参与有助于老年人获得尊敬和尊严,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然而,负面的老化刻板印象、消极特征取向的涉老研究,阻碍了积极老龄化的推进,不利于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满足。基于对老龄化困境、老化刻板印象、精神需求内涵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的社会背景下,建构城市养老与乡村振兴的“双赢”机制,利用美丽乡村的环境优势和闲置住房,助力城市养老,同时发挥城市老人的智力优势和知识技能,添翼乡村振兴,不但有助于解决乡村振兴的人才瓶颈,更重要的是满足老年人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已迫在眼前,随之老年人犯罪现象也愈加突出。古今中外的刑法考虑到老年人生理、心理的差异以及刑法之理念,因而对老年人犯罪都进行了特别规定,尤其是我国唐律的规定更为详明。对老年人犯罪应从刑事责任年龄、犯罪年龄认定、教唆犯罪等方面仿效唐律进行立法补正,以体现刑罚的从轻原则,从而弥补现行刑法的疏漏。  相似文献   

10.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存量的多寡与分布均衡与否,直接影响着社区发展的绩效。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发展存在着社会资本存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的现象。社会资本的重建是促进社区发展的理想路径选择。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看,社区发展主要在于加快社区制度建设、社区组织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的幸福感是青少年自我发展的重要心理动力之一,理解幸福与把握幸福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获得幸福的过程既是积极心理品质建构过程,也是个性绽放即人生蓬勃的展现.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在历史的演进中经历了互助合作福利、集体福利到社会福利三个阶段,其演变规律和内在逻辑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基本适应。当前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发展在治理层面出现了供给主体过于单一、自上而下的决策和运行机制存在缺陷、需求表达机制和渠道缺失、相关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从治理层面着手推进多元治理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基于多元治理的理论,构建多元治理下的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供给机制、管理体制和实施系统、需求表达机制以及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13.
积极老龄化近年来被世界卫生组织确立为应对老龄化这一国际性社会问题的重要理念。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涵盖健康、参与和保障三项要素,其中参与是核心。公共图书馆作为承担政府服务社会任务的主体之一,应转变服务理念,结合自身实际,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合理设置岗位、鼓励志愿服务等措施,确保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从制度上保障老龄群体的公共图书馆参与权利。  相似文献   

14.
成年监护制度,也称成年保护制度,是指民法上所规定的对于判断能力不足的成年人(痴呆性高龄者、智能障碍者、精神障碍者)的人身、财产及其它合法权益进行监督、保护的一项法律制度。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在20世纪末期对本国的成年监护制度进行了从理念到制度构建的重大改革,而我国现行的成年监护制度还存在着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更进一步加剧了这种需要。本文拟就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的立法完善进行思考,并提出具体建议。一、各国的成年监护制度及其修改。监护制度起源于罗马法,是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自权人所设立。近现代各…  相似文献   

15.
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干部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干部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重视不够、关注点过于消极等问题。本文尝试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探索干部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将干部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点从注重解决负面的心理问题转移到以提高心理素质、开发潜能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等目标上来。同时,提出干部教育培训部门主动预防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行措施和干部挖掘自身潜能提升心理素质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6.
推行养老金信托是我国老龄化背景下势在必行的选择,其为破除我国日益扩大的养老金缺口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路径.优化养老金信托的法律激励工具,通过准入门槛的设置、税收制度的设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入市条件的优化、退出机制的保障,既可保障养老金的运营安全,避免权力寻租,又可形成规模效益,实现保值增值,还可加强社会监督,促进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7.
社区是社会的基层组织,犹如社会的细胞,所以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微观基础,而社区治理是实现社区和谐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综述,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社区,如何合理选择我国城市社区的治理模式,以期使和谐社区成为和谐社会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园是基于不同时代背景的现代绿地形式,作为宝贵的城市资产,城市公园在为居民提供自然休息的同时也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推进,老龄观念从单纯地保持老年群体身心健康转向激发老年群体的潜力、实现其自身价值转变,老年友好型城市应运而生。而公园空间的设计不足和空间争夺是目前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中的关键问题,积极考虑老年人需要,平等地响应大众需求是创建更具包容性城市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9.
20.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发达国家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为了应对老龄人口监护的需求,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先后就民法典成年监护制度进行了改革,将老年人纳入成年监护制度的保护对象,创建了意定监护制度,改革了法定监护制度。我国是第一个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中国家,传统的老年人人身照顾及财产管理模式已经面临多重挑战,老年人口监护需求日渐突出,完善我国民法成年监护制度以适应老年人监护的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