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14年我国多地知识产权法院相继成立,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回顾知识产权法院试点运行的情况,反思其中的不足,如"案多人少"矛盾未解决,技术调查官制度有待完善,相应法律法规、配套设施不完善,案件管辖审级未突破原有框架,确权程序冗长。美、德、日知识产权审判机构的运行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应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上诉法院制度,科学合理地完善技术调查官制度,解决确权程序冗长问题。  相似文献   

2.
囿于地方保护主义对司法的干预,跨区域环境资源案件的审判管辖常有涉案地法院"不敢管""不愿管"和"不好管"等问题。为解决问题,多地积极探索实施环境资源案件的跨区域集中管辖,采用了"贵州模式""重庆模式""铁路法院模式""湖北模式"等符合当地实际的集中管辖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前述问题。然而,环境犯罪的集中管辖制度仍存在法院级别不够、管辖地域范围不合理和侦诉审衔接配合不顺畅等问题。应在提高管辖法院层级、合理规划地域管辖范围的基础上,顺应环境司法专门化趋势,设立环境专门法院,协调好环境犯罪管辖的侦诉审衔接工作,全面解决环境犯罪的集中管辖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审查起诉阶段对符合一定条件的认罪案件进行快速处理不但具有必要性,而且在我国当前司法条件下具有可行性。认罪案件审查起诉快速处理程序要求在案件的受理分案、权利告知、讯问嫌疑人、制作文书和最终审批决定程序上进行快速处理。同时,应当完善相关配套机制以保证快速处理程序的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实践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人民陪审员独立性之缺失,其不仅在选任、经费、考核和参审等方面受法院钳制,在调解、执行、信访和送达等领域也有被同化为法院内部人力资源之危险。该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下法院案多人少压力下人民陪审员制度价值之异化,人民陪审员角色从司法监督者转化为司法辅助者。对此,应先从理念上将人民陪审员制度之价值回归至司法民主,再从制度层面予以完善:建立人民陪审员常设垂直管理机构、尊重当事人对适用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选择权以及弱化法院在制度运行中对人民陪审员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养制度废止后,大量轻罪案件涌入刑事诉讼程序,公检法机关必将面临案多人少的严重局面。参考西方国家刑事简易审理程序,建立健全轻罪案件快速侦审机制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轻罪案件快速办理机制的有效实施,必须有一个正当的司法环境、运行良好的配套制度作支撑,更需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6.
我国首例辩诉交易案的审理中,法院将辩诉交易制度与我国坦白交代酌情从宽政策的相似因素作为适用辩诉交易制度的依据有不妥之处.因为从辩诉交易制度与我国坦白交代酌情从宽政策的内容、运作方式、相关配套制度以及制度背后蕴涵的司法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应慎重考虑辩诉交易的可借鉴性,探索使之与我国法制环境接轨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刘元元案和许霆案都是针对银行自动取款机实施的犯罪,法院审判结果却有天壤之别,反映出我国地方法院对待同类案件的审判存在严重的司法失衡。解决司法失衡问题需要完善立法,提高非法律规制手段的地位,提高司法人员的执法素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共同犯罪以并案审理为原则,分案审理为例外.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共同犯罪分案审理缺乏关注,理论研究基础薄弱,制度规范供给不足.从实践看,共同犯罪分案审理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分案审理到主动分案审理的转变;从规范看,则经历了一个从特殊规范到一般规范的演变.《2021年刑诉法解释》首次明确了共同犯罪分案审理的一般规范,但仍存在规范目的不足、案件范围不明、具体程序欠缺等问题,无法解决实践中分案范围随意化、分案决定行政化、对质权保障不足、前案既判力扩张等问题.应从我国司法实践出发,借鉴域外有益经验,从基本原则、案件范围、分案程序、审判组织、证据规则、裁判拘束力等方面完善分案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司法机关适用分案起诉制度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司法解释没有对不当分案起诉的程序救济规定。对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有必要明确案件"重大、疑难、复杂"、"可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都不应直接作为并案起诉的理由。法院对检察机关的不当分案起诉具有审查和决定程序的权力;被告人在获得程序告知的基础上,对不当分案审理享有申请救济的权利。被告人在审前作出的程序选择具有一定的诉讼效力。  相似文献   

10.
2018年12月26日备受关注的常外"毒地案"二审判决作出并生效,在原告和法院均认可适用损害担责原则并认定责任人的情况下,法院并未支持由常隆公司、常宇公司、华达公司进行生态修复的诉讼请求,引发了对损害担责原则在司法适用中的关注。在对案件中损害担责原则司法适用的逻辑进行解构后发现,原告对"担责"的认定采取"行为标准"而法院则采取"效果标准",这种适用偏差主要归因于土壤污染规范的渐趋完善、损害担责原则的不确定性以及土壤污染的自身特性。实质上反映的是损害担责原则司法适用逻辑由以主观过错所构建的传统主体责任开始向以生态修复为中心而构建的客体责任转变。  相似文献   

11.
审判监督制度作为特别的司法救济制度,已经成为我国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督制度是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审判效率的根本。近年来,法院对审判管理的研究已经向理论深度、涉及全面审判质量管理方面发展。随着审判方式的改革和法院体制创新的不断深入,构建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法院内部监督体制逐渐显露他的弊端。如何建立和完善一套符合审判工作规定,具有较强实践操作性的案件质量监督体制,对法院开展规范化管理,推动法院现代化建设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粗略的谈一下对建立案件质量管理监督体系的初步构想。一、建立案件质量管理监督体系的必…  相似文献   

12.
关于齐玉苓案件的法理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最高人民法院对齐玉苓一案的批复发布以后,关于宪法司法化的问题,再度成为宪法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齐玉苓案发生的社会背景分析开始,针对什么是宪法司法化、宪法司法适用的必要性以及我国法院适用宪法的条件等问题,对齐玉苓案进行了理性的分析,认为这不过只是一个对普通案件的普通的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13.
从形式上看,我国法院的立案制度已从立案审查制变革为立案登记制。在立案制度下,主要存在着"诉案模式"、"事前审查模式"、"绝对模式"和"诉状登记模式"等多种立案模式。新《行政诉讼法》率先响应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改革法院立案制度的规定,在相关法律条文中新增了关于登记立案的条款。然而,与立案密切相关的起诉条件却基本没有修改,即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依然存在高阶化问题。从立案模式来说,当前行政诉讼实质上沿袭了立案审查制下的"诉案模式",而非立案登记制下的"诉状登记模式"。应该降低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并在立案制度中确立"诉状登记模式",才能形成真正意义的登记制。为推动立案制度的规范运行,还应该在明确立案审查标准、优化行政立案与行政审判职能等方面作出改进,并构建与"诉状登记模式"相配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建立刑事证据庭前开示制度已被理论界和司法界所认同,但关于这个制度的运行模式仍存在分歧。根据司法实践的现实需要。有必要建立起检察院主导和法院主导并行的模式。同时,应广泛推行法律援助制度,设立举证期限制度.建立保护证人制度和制裁伪证制度等配套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国刑法对刑事追赃问题规定得不明确,导致法院在追赃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追赃效率较差。为建立科学的追赃制度,首先应当明确刑事追赃的概念,界定赃款赃物的范围以及不同阶段追赃活动的性质和功能,在此基础上根据案件性质建立各部门分类衔接、互为补充、相互制衡的追赃程序,并逐步探索法院对刑事追赃程序的司法控制体系等。  相似文献   

16.
合议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审判制度,但由于受司法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合议制在基层审判实践中存在"形合实独""合而不议"等诸多问题,司法功效没能得到有效发挥。完善基层法院合议制,促进合议制的优化和审判质效的全面提升,必须规范法院内部管理与独立审判之间的关系,改革案件承办人制度,健全合议庭评议案件的程序机制。  相似文献   

17.
法院预算独立对确保司法权独立行使、提升司法质量、实现司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有重要意义.我国法院预算采取分级负担、分级管理的模式,由此导致了法院地方化、法院发展不平衡以及司法腐败等诸多问题.推动法院预算独立,符合司法本性和发展规律,是当前我国司法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应充分考虑法院地位的特殊性,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原则,构建以各级法院为主体、最高人民法院统筹负责的法院预算编制执行体系和以全国人大为主导的法院预算审核和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汲取了英美法系辩诉交易制度的精华,不仅鼓励刑事被告人减少对抗、认罪伏法,还基于我国国情促进繁简分流、提高了司法效率.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量刑建议"是该项制度的核心组件,该建议是否会对法院的审判权造成冲击众说纷纭,具体案件中也出现不少问题困扰着一线司法办案人员.司法工作人员对于量刑建议权的理解,应...  相似文献   

19.
在发达且频繁的国际经贸交往情形下,传统的知识产权跨国诉讼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需要。变革传统制度的要求,就是扩大法院在涉外知识产权领域的管辖权。知识产权冲突法的实证还表现在一些内国法院纷纷适用外国的知识产权法。我国立法应区分知识产权案件与普通民商事案件的差别,除完善现有知识产权法律适用规则外,还应创制专门的涉外知识产权司法管辖规则。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办案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关刑事政策主要体现在处罚上,忽视教育、感化、挽救的过程;办案工作模式不成熟;没有建立未成年人案件独立的检察规则。我国应建立专门的未成年人案件的办案机构和程序制度,建立案前调查机制和案后跟踪调查制度,办案中合理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以完善未成年人犯罪办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