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什么是我院学生毕业后所使用的外交法语?作为专业语言的外交法语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我院法语学生经过若干年的学习后在法语上应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我院法语教学的重点应是什么?这些问题从建院以来一直为师生们关心,许多教师为此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劳动,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是上述问题仍有必要进一步讨论。本文愿谈几点粗浅看法,难免挂一漏万,请同志们指正。一提起外交语言,人们会立即想到这应是结构严谨,措词精确,语气婉转的语言,甚至是一种使用于上流社会的高雅的语言。果然,这是外交语言的特点之一,但是,什么是外交人员应具备的法语?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外交文选》(以下简称《文选》)出版至今,它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明显。它之所以受到人们普遍的重视,在于它本身的价值,主要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外国报刊课是外语院校普遍开设的一种语言实践课。外交学院是培养外交专业干部的学校,这门课程在外语教学中一直是一门主课,法语教学中也是这样。教学要改革,这门课程如何改才能适应培养外事干部的要求呢?现结合我教研室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一、一项基本功在法语教学中,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从中年级到高年级,直到硕士研究生班,分别开设了“报刊阅读入门”、“报刊选读”和“政论课”。这无论从语言,还是  相似文献   

4.
模糊是语言的本质属性,模糊现象在外交语言中非常普遍,它有助于外交人员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本文通过一些经典的外交案例来分析外交语言的模糊性,并阐释了模糊在外交语言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5.
浅谈法语政论课的教学钱崇信报刊和政论课是外交学院法语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它始于50年代,一直备受重视。经过30多年的实践和几代教师的努力,我们在教授法语报刊和政论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我曾在我国驻外使馆任职多年,了解外交工作在语言、知识和能力方面...  相似文献   

6.
法语书面语同日常语言差别较大,这是我们学习和使用法语的一大难点。书面语包括文学语言和各种专业语言两大类。专业语言指行政语言、司法语言、新闻语言、科技语言等。本文试从文体、句法等方面对法语行政语言作一粗浅探讨,抛砖引玉,以期推动这一方面的研究,这对我们充实教学内容或许有一定作用。文中所举例子绝大部分引自《怎样写报告》“Votre rapport…comment le presen-ter?”(Michel Frenand,Editions Roudil,1982),个别实例转引自《行政文体》,  相似文献   

7.
郑华在《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4期发表的《新公共外交内涵对中国公共外交的启示》一文中指出:公共外交作为国家软实力提升的重要路径已成为外交实践和理论研究领域普遍达成的共识。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语音是语言三要素中的根本,词汇和语法都是通过语音得到体现,这就确定了它在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语音准确,才能听懂彼此的话,达到表达和交流思想的目的。要把所学的语言以正确的形式在脑子里储存下来,并以正确的形式使它重现,从而达到对语言的感受,而准确的语音才能保证最有效地掌握语法和词汇,提高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语音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法语89级和90级是两个“零起点”班。从一年级就采用视、听、说入门的国外教材,由外籍教员主讲。这是法语教学的一次大胆尝试。经过近两年多的实践和师生的共  相似文献   

9.
外交一词,现在应用得非常广泛,而它的内涵和外延也确实非常丰富和复杂,要为外交下一个简单、明了、完整和科学的定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外交至少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尝试就外交的含义和特性作一些探讨。外交的狭义含义各国外交家、外交学者或辞典、大百科全书等对外交下过不少定义——都只是狭义外交的定义。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 英国著名学者萨道义在《外交实践指南》一书中给外交一词下的定义是:“外交  相似文献   

10.
今天的世界将走向何方?人们将按怎样的方式去建构未来的国际社会?基辛格的《大外交》正是一部试图回答上述问题的专著。《大外交》一书洋洋70万言,从1860年欧洲政治中心体制的建立,到如今多极世界的过渡,及对未来多极文明世界的展望,无处不体现着一种历史为现实服务的倾向。《大外交》从总体来看是一部外交史著作,并以史学的传统手法描述国际关系理论。通过对先以欧洲,后以美国的外交政策变迁为主的史学阐述,作者论述了他对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的理解:国家利益至上;实力地位;势力均衡;共同价值。作者通过19世纪的欧…  相似文献   

11.
黄金祺 《外交评论》2005,(3):100-104
《世界外交大辞典》“外交”条目提供了外交新定义,是在外交学中国化方面所作的尝试。新定义有如下理论特色:1.以中国的立场和观点来研究和表述一般外交学的普遍学理;2.突出主权和外交的关系;3.把“维护本国利益”和“实现对外政策”并列为外交的两大使命;4.把外交采用的方式限定为和平方式;5.兼容“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下的外交;此外还列举了不同含义外交所具有的共同特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多边外交研究起步虽晚,也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果。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多边外交的概念的界定、对其特点和作用的讨论、对中国多边外交的层次与阶段的划分、对中国多边外交的指导思想的研究与对中国多边外交实践的解析上。同时,这些成果也暴露出中国多边外交研究存在着面广、量少、力度与深度不足等问题。从研究者的角度分析,这些成果的作者都不是专门从事或研究多边外交的人员,其研究结果大多是因"工作需要"的一时之作,或者是针对相关学术会议、专题研讨的"临时"之作。从研究内容看,对中国多边外交思想的研究还都停留在国家领导人多边外交思想解读与分析上,在案例研究中缺少更多实证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篇小说《边城》是沈从文湘西系列的代表作品,它寄予着作者“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沈从文表现人性最突出的作品。无论是沈从文还是《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主要从《边城》的结构特点及语言特色出发,解析《边城》独特的结构之美和语言之美。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艺术,翻译的过程就是通过深刻理解一种语言的含意,用另一种语言的表现形式再现这种内涵。汉法两种语言都是很发达的语言,历史悠久,表达丰富细致。但二者在结构形式、表达习惯、文化背景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本文试从汉译法的角度对比两者在语法结构上的差异及其在翻译中的体现。汉语和法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在语言形式即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均有相当大的差异。法语语法范畴中有性数人称时态等,而且都有明确的形式标记。汉语则主要借助词汇手段和次序来表达这些语法概念。在句法结构方面,法语句子的较强的形…  相似文献   

15.
法兰西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其所表现出的高雅的审美聚合和不凡的文化积淀折射在英语语言中。英语受法语语言和文化影响的痕迹比比皆是。从学术用语到日常生活用语,都可以发现带有“法语味”的英语。很多英语单词和法语单词长得差不多。英语中约有30%的词汇来源于法语。法语文化在英语中渗透之广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对初学法语的人来说,从英语入手亲近法语文化不失为一个良机。  相似文献   

16.
《当代资本主义全书》的《外交卷》,记述了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是战后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卷既包含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外交的历史综述,也对资本主义大国对外政策的现实状况作了介绍。对于国际关系中人们关心的若干理论性问题,如资本  相似文献   

17.
《世界知识》1986年第8期,刊登了我写的《浅谈外交种种》一文,没想到,这篇短文引起了一些同志的关注,我也有言犹未尽之感。现应我院学报编辑部之约。重写了漫谈《什么是外交?》一文,以就教于热心外交的同行和同事。  相似文献   

18.
齐平 《人事天地》2013,(4):27-29
正演讲,作为一种以语言为工具进行宣传的社会活动,可谓源远流长。在古代的希腊、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演讲就已经有了高度的发展,并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实践活动。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中记载的《甘誓》就是公元前21世纪夏启和有扈氏战于"甘"这个地方的战前动员——演讲。在古希腊,演讲的作用很大,无论是对国家事务的决定,还是对人的情感以及社会思想的影响都很强烈,因此,演讲被誉为"艺术之女王"。  相似文献   

19.
外交语言的精确性与模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交语言是体现一国对外政策和捍卫一国利益的语言工具,是外交官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进行有效的联合和斗争的锐利武器。在外交工作实践中,准确、恰当地使用外交语言是对每一名外交官的基本要求。本文探讨了外交语言的概念、含义及特征。在深入分析讨论若干外交语言实例的基础上,总结出外交语言的精确性与模糊性辨证统一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20.
言论短信     
《社会主义论坛》2007,(10):57-57
2007年7月30日《云南日报》二版“世象新说”专栏《良心是物价之宝》(作者贺明辉):良心是人类应该普遍遵循的道德观念,是生活工作中的是非标准,是一个人身上的无价之宝。我们生活中常常会听到“良心发现”这个词,说明良心也有丢失的时候,不去发现它。重新拥有它,那就危险了。问良心,就是问心中的良知——问人人都必须遵守的法纪和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