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的入世将促进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因此,WTO绝不仅仅是个经贸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的问题,观念和理性的问题,是一种大的人类文明走向的问题。WTO这个概念已经从各个方面深入到我们生活中来,电视和电视创作同样不可避免。一1 当21世纪的朝阳升起的时候,人们惊喜地发现,电视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社会都离不开电视,电视也已从开路的向有线的、卫星的,并正在向网络的发展。人对电视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个性化的东西被笼罩在整个时代电视文化的凝聚状态之下。由此,可以从一个方面看到科技进步推动人类…  相似文献   

2.
湖南电视在全国独树一帜,被誉为“湖南电视现象”。这是湖南电视人的自豪,也是湖南人民的骄傲。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从文化的层面上,审视一下湖南电视现象的内涵、产生的深层原因以及这一现象的人文效应,对探求湖湘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不无裨益的。   一、湖南电视是湖南文化的载体,又是湖湘文化的组成部分。   电视是文化传播。湖南电视立足湖南,面向的受众和服务的对象首先是湖南的父老乡亲。按照接近性的原理,湖南的父老乡亲最关心的是其周围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环境。受众需求是电视赖以立身发展…  相似文献   

3.
电视文化与现代青年生活张力,黄振平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传播手段,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被人们所广泛接受,并且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电视以其声、画合一的优势,决定了其手段的现代性,收视的简捷性,受众的消遣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又...  相似文献   

4.
漫淡消遣(四则)骆正一、看电视看电视是千家万户中的人们最多的消遣方式,看电视可以学习知识了解天下大事,还可以上"电视大学",但对于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城市里的老年人,是主要的消遣方式。港台和外国的一些电视连续剧又叫"肥皂剧"。因为许多家庭妇女一边洗衣服...  相似文献   

5.
袁洁玲 《求索》2007,(3):152-154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其传媒本体因素的作用在文化中不断上升,必然导致电视艺术性和审美性的失落。因此对于电视的“共有默认”和过度依赖,往往会使得受众处于一种迷失状态,造成受众审美心理结构的畸变、审美活动精神性的减弱和生命追求的异化,从而造成受众审关心理上的疾患。  相似文献   

6.
电视发展初期,电视舞台美术和电视技术长期处于相对脱节的局面,制约了电视(包括电视舞台美术)艺术门类的发展。电视舞台美术新技术研究和应用是现代舞台设计师们所急需解决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通过对舞台技术发展历程的分析,阐述电视舞台美术只有获得当今电视新技术的支撑,才能改变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小型电视监控主机郅晨电视监控技术随我国保安业的发展而发展,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制生产的电视监控系列产品,以其卓越的性能、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质量在这激烈的竞争中占领了市场。VS—802时序切换控制器是我们系列产品中的一种,是专门为小型电视监控系统设计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在国家电视台体制内的发展已经有十多年的好光景,1993年上海台《纪录片编辑室》和中央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的正式开播,可以看成是中国电视纪录片栏目化确立的标志性事件。在上海,纪录片曾经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90年代前半期,类似的电视纪录片栏目在全国各个省市台遍地开花,一时间蔚为壮观。但是随着中国媒介市场化改革的一步步发展,收视率成为衡量一切电视节目的不二法则,纪录片的栏目化便逐渐面临很大困境,大量电视纪录片的栏目又开始呼啦啦翻身下马。90年代末,低潮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了。电视纪…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很少看电视的人,可是,在四川地震发生后的一段时间里,老想打开电视机。这一段时间,可以说是我平生看电视最密集的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也是我流泪最多的一段时间。当我在电视上,看到在水泥板的夹缝中露出的那只紧握着一支笔的小手时,我泪如泉涌。人们已无法知道他(她)的名字,无法知道他(她)的准确年龄,也无法知道他(她)是男还是女,  相似文献   

10.
电视相亲类节目自2010年前后热播,现已演变为一档真人秀节目。由于其娱乐化的节目定位以及对高收视率的追求,电视相亲类节目在反映社会现实时,构建了一个只存在电视屏幕中的虚假环境。本文运用大众传播学的拟态环境理论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不良影响,并提出电视相亲节目应主动承担起监测环境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报纸与电视间话语的借贷、增殖与重生如果将报纸所提供的新闻报道理解为一种话语资源,那么电视机上的读报节目在本质上就可以看作是电视媒体与这一资源的拥有者--报纸之间,发生了话语上的借贷交易。在这一交易之中,  相似文献   

12.
过去,亲朋好友们经常在晚上串门聊天。电视普及的年代,也是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时期,从此以后,人们一改晚上串门的习惯,各在各家看电视或忙自己的事,因此晚上的门铃声便成为一件稀罕的事。一天晚上,门铃突然响了。这么晚了,还会有谁来呢?我嘀咕着打开了门,一位穿...  相似文献   

13.
电视图像通信是继语音通信(电话、传真)、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业务之后发展起来的一支新秀。她弥补了通信系统中,人们进行交流时没有视觉信息的缺憾。电视图象通信使人们交流的信息量大大增加、使人际间交流更加直观和亲近、使指挥调度更加准确无误、及时、高效,真正使通信成为人们的“千里眼,顺风耳”。近几年,我国电信公网,利用电视图象通信系统的技术、设备,先后组建了公用一、二级会议电视系统,为一些部门召开电视会议提供服务。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图象通信系统将成为公安机关完成国家、人民赋于的重任所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4.
5月25日,我国第一部以组工文化为题材、公开播出和发行的音乐电视作品《忠诚》正式向全国观众推出。这部作品由中国“十大原创金曲”奖获得者胡红一.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石才夫联合作词,我国著名军旅作曲家孟庆云谱曲,国内著名音乐电视导演郑浩亲自执导,总政歌舞团著名歌手雷佳倾情演绎——强大的创作班底,打造出了一部集政治l生、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艺术精品,赢得了广大组工干部和群众的认可和喜爱。如今,随着《忠诚》音乐电视的深入传播,组工干部之歌《忠诚》已在八桂大地唱响。作为第一部由省级党委组织部策划创作反映组工干部题材的音乐电视,背后有些什么故事呢?本刊记者专访了执导《忠诚》音乐电视的导演郑浩。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与传媒环境:一项国际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与传媒环境一项国际性的比较研究英国大众传媒研究小组■迪衡/译研究背景1958年,正当新的电视媒体刚刚进入许多家庭的时候,伦敦经济学院希尔德·希梅尔韦特教授对电视与儿童这一课题进行了创新的研究。这一研究计划具有开发性质,不仅因为它对业已深入儿童生...  相似文献   

16.
在相关政策的鼓舞下,中国三网融合的步伐正在加速推进。日前,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向中国互联网电视台(CNTV)颁出了第一张互联网电视牌照。康佳、TCL、海信等国内电视巨头随即高调宣布互联网电视发展战略,并推出一系列互联网电视新品。互联网电视牌照的发放无疑是给国内电视业的发展打了一针兴奋剂。那么,互联网电视将对整个产业带来何种意义的影响,电视厂商又该如何抓住互联网电视发展的机遇,才能使自己在产业变革的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呢?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05,(5):97-97
边看电视边节能 不看电视时切断电源,看电视时,音量也要尽量小。白天看电视拉上窗帘避光,并相应调低电视机亮度。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0,(7):62-66
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一条有关电视相亲节目的“整风令”。从年初至今.有关电视相亲的全民讨论,瞬时间进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汤园林 《乡音》2014,(3):51-51
不久前,和朋友一起到挪威旅行,晚上入住在青年旅馆。闲来无事,打开电视消磨时间。电视上播放的是一个类似“请您欣赏”的节目,只见一艘邮轮在海上慢慢行驶,两常美丽的风景一一闪过,有乘客在甲板上闲适地聊天,  相似文献   

20.
马蓉 《今日民族》2011,(6):50-5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这一创新,给电视宣传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也促使电视宣传工作在全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