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10月2日,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苏联政府就发来照会,决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3日,周恩来复电热忱欢迎中苏建交。中苏建交,带动了一批人民民主国家同中国建立  相似文献   

2.
曲星 《党史文汇》2013,(8):11-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后,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是苏联。1949年10月1日,中国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向各国政府发出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第二天苏联政府就发来照会,决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3日,周恩来复电,表示热忱欢迎中苏建交并互派大使。中苏建交,带动了一批新民主主义国家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同成 《党史纵横》2010,(11):50-50
1949年10月2日,也就是新中国刚刚成立的第二天,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葛罗米柯受苏联政府委托致电周恩来外长一由于力求与中国人民建立真正友好的始终不渝的意愿,并确信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意志的代表者,特通知阁下:  相似文献   

4.
正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向全世界各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愿与遵守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英国政府出于保留和维护其在中国多年经营的巨大利益考虑,1950年1月6日,外交大臣贝文致函周恩来外长,宣布承认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法律上之政府。这样,英国成为西方世界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  相似文献   

5.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向全 世界各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全中国人民 的唯一合法政府,愿与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 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同日,周恩来 外长将此公告送达各国驻京前外交人员,并附函强调:“我 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是 需要的。”  相似文献   

6.
林木 《党史博览》2012,(12):2+5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接见参加中印两国关于西藏地方与印度之间关系问题谈判的印度代表时,第一次提出了这五项原则,后写进了中印双方达成的《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的序言中。1954年6月25日至29日,周恩来应邀先后对印度、缅甸进行正式访问,在与印度、缅甸发表的联合公报中,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7.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在开国大典上检阅陆、海、空和公安部队。1949年12月16日,新中国最高领导人毛泽东首次出访苏联。翌年2月14日,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图为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  相似文献   

8.
5月23日,缅甸外长会见了六小龄童,声称其扮演的孙悟空形象在缅甸家喻户晓。就在不久前,1986年版的《西游记》已经开始在缅甸私营的天网电视台播出,中文原声缅语字幕。这两件事情凑在一起,被一些人解读为中国正在尝试推行“文化外交”。去年,坦桑尼亚曾热播《媳妇的美好时代》,  相似文献   

9.
内向性格不等于不良性格,更不是成功交际的障碍。世界上许多卓有成就的外交家,如新中国首任外长周恩来、前外长钱其琛、前苏联外长葛罗米柯、美国前国务卿基  相似文献   

10.
《广东党史》2008,(4):62-62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开国大典开始后仅两个小时,苏联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照会就发到了中南海。第二天,苏联断绝同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也由此带动了欧亚十余个国家对中国的承认。  相似文献   

11.
林木 《党史博览》2010,(2):F0002-F0002,F0003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抵达莫斯科开始对苏联进行正式访问。1950年下月20日,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抵达莫斯科。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相似文献   

12.
1963年12月14日至1964年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外交部长陈毅的陪同下,连续访问了埃塞俄比亚等非洲10国以及阿尔巴尼亚。之后又于1964年2月14日至2月29日,访问了缅甸、巴基斯坦和锡兰。这些外交活动,是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是,人们一直不知道周恩来总理在这项前所未有的系列外交活动中曾经负伤,并由此引发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那是1965年4月16日,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率代表团到达雅加达,参加“万隆会议”十周年庆祝活动。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住在印度尼西亚苏班德里约外长官邸。印度尼西亚外交部聘请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和中国驻印度尼西亚总领事馆部分工作人员来官邸为代表团服务。我当时是中国驻印  相似文献   

14.
1954年 4月 26日,由周恩来总理率领的中国代表团抵达瑞士,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为了挫败美帝国主义孤立中国的阴谋,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威望,周恩来以他高超、娴熟的外交技巧,本着真诚的和平愿望在会上或会外,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努力。   1954年 5月 6日,周恩来以中国代表团的名义特地宴请当时的英国外相艾登、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世界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等人。   当时,卓别林正遭受美国当局的迫害,在瑞士政治避难。接到中国的邀请,他愉快地按时赴会,受到周恩来的特别关照。宴会上,周恩来与卓别林谈得非…  相似文献   

15.
祝彦 《党史博采》2003,(8):19-23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第一天,毛泽东主席就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1949年11月15日,周恩来总理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要求立即取消国民党政府代表团继续代表中国人民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两个月后,周总理又通知当时的联大主席、菲律宾外长罗慕洛:中国政府已任命如下人员为中国驻联合国各机构的代表: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张闻天任安理会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耿飚将军任军事代表团团长;冀朝鼎任经社理事会代表;伍云甫任联合国国际紧急救济基金会代表孟用潜任联合国托管理事会代表。1950年8月26日,周总理在致赖伊秘书长的函中又加了李一氓和周士第。  相似文献   

16.
1949年4月渡江战役后,国民党的长江防线几乎全线崩溃。在周恩来的劝说下,国民党谈判代表张治中等人留在了北平(今北京)。1949年5月下旬,中央军委调动部队实施进军大西南的战略决策,力图把国民党残留的胡宗南、宋希濂两个主力兵团消灭在中国大陆。1949年11月6日,周恩来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宴请张治中、邵力子、刘斐等此前国民党派出的和谈代表。在酒宴上,张治中意外地见到了原胡宗南的侍从副官、机要秘书熊向晖。周恩来郑重向张治中等人介绍:熊向  相似文献   

17.
1963年底,非洲的独立国家已有34个,中国虽然与其中的12个建立了外交关系,但由于美国、苏联等大国从中孤立,与非洲大陆国家交往并不多,这些国家对中国也缺乏了解. 1963年12月至1964年3月1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陈毅等决定率中国代表团首次访问非洲大陆.周恩来此行先后访问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今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加纳、马里、几内亚、埃塞俄比亚等非洲10国,还包括阿尔巴尼亚、缅甸、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共14国,历时72天,行程10万8千公里.  相似文献   

18.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宣布:本(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当天,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将毛泽东主席的建国公告函发世界各国政府。第二天,也就是10月2日晚上21时左右,周总理就收到苏联副外长葛罗米柯代表苏联政府打来的电报:苏联政府决定建立中、苏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中国宣布成立的第二天,苏联副外长葛罗米柯受政府委托致电周恩来,表示苏联愿与中国建交并互派使节。1949年10月3日,周恩来复电葛罗米柯,欢迎中苏立即建交并互派大使。这样,苏联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是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档案馆联合编辑的多卷本文献集.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时,出版了这套文献集的1至3册,收入的是周恩来1949年6月至1950年12月期间的文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