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4月15日,美国波士顿遭遇恐怖袭击。随着文化冲突的加剧、国际关系中单边主义的盛行、科技的发展以及局部地区民族矛盾的恶化,恐怖主义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因此,采取加强国际反恐的力度、完善反恐怖主义的刑事立法等措施,才能收到打击恐怖主义的真正效果。  相似文献   

2.
陈光 《中国审判》2014,(8):72-72
国际恐怖主义既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更是一个正在不断困扰国际社会的现实政治问题,有学者将它同政治腐败、环境污染一道并称为21世纪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三大问题。人类进入21世纪后,促成恐怖组织采取恐怖袭击的动机日益错综复杂,笔者认为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目益猖獗的主要原因何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猖獗以及国际反恐实践的局限使对国际恐怖主义的界定颇为必要。我国界定国际恐怖主义应以描述加列举的方式给出立法定义、以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否定为价值评判、以非法组织为国际恐怖主义的实施主体、以普通平民为主要恐怖暴力对象、以秘密和极端为暴力的行为方式,以特定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意识形态为行为目的。  相似文献   

4.
<上海公约>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联合打击"三股势力"的区域反恐国际法律文件.它首次在国际上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含义做出的明确定义,深化了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认识;对缔约国合作反恐原则和要求作出了法律规定,强调各方应将公约所规定的恐怖主义行为视为可相互引渡的犯罪行为;明确了各方对区域恐怖主义犯罪的国际司法合作义务;明确规定建立地区反恐怖机构以促进成员国在打击三股势力中进行协调和相互协作.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利用所劫持的美国飞机,撞毁了纽约市的世界贸易中心双塔楼和华盛顿的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包括来自65个国家在内的外国数千公民也一同罹难,震惊了全世界。“九·一一”事件,骇人听闻。而其震惊幅度的深广程度则与美国长期和平的历史以及当代影视媒体的效应密切相关。攻击的象征性获得了最具象征性的接收。从现代文化层面以观,可以说这次袭击的组织者是一伙深谙现代性文化逻辑的阴谋家,随着影视画面的反复播放,袭击的主要目标似乎不仅是杀伤,更重要的是表演,在美国拍摄的恐怖性大片中多有类似的场景。这种现代…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历史上,腐败问题一直是侵蚀社会健康肌体的毒瘤,各国的社会经济转型时期,都曾历经一个腐败的频发和高发期,这是一个规律性的国际现象。  相似文献   

7.
正自2001年"9·11"恐怖事件发生,至2013年4月15日波士顿国际马拉松赛中连环爆炸案的案发,11年半的时间过去了。在这段时间内,反对恐怖主义的行动得到了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冷战以后剩下的当今惟一超级大国即美国,甚至不惜为此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但吊诡的是,随着美国从伊拉克与阿富汗撤军,战争的硝烟似乎将要散尽,但整个世界却陷入了一  相似文献   

8.
国际商事仲裁制度对国际社会和现代国际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商事仲裁是以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基本原则的民间性争议解决机制。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建立及其在国际社会的广泛运用,为维护国际和平的法律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国际经济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时,它促使国际法“立法”角度与方式发生了改变,拓展了国际法的领域,增添了国际法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杨丽 《法制与社会》2010,(25):277-278
十七大之后,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本文分析了两型社会建设需预防的不良社会心理,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带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作为危害极其严重的犯罪活动形式,黑社会组织犯罪与贩毒、恐怖主义活动一起被联合国宣布为当今人类的三大灾难性犯罪。面对黑社会犯罪的严峻挑战,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寻求对策,国际社会共同治理跨境跨地区的有组织犯罪也积累了若干宝贵经验。因此归纳总结意、日、美等国的经验性做法,尤其是其处罚黑社会犯罪的规律,对合理运行我国刑法机制,有效应对中国大陆地区黑社会性质犯罪问题,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唐华 《法制与社会》2010,(18):182-184
"小产权"房并非准确的法律概念,而是一个充分体现着国家法律的两难追求、政策是否错位、社会心理评价、民众道德诉求等一系列问题之间的平衡和价值取舍的形象表述。不能期望用单一法律思维或手段解决目前广泛存在的小产权房问题。同时应明确小产权房买卖的无效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完全等于小产权房本身违法,也可能在于其流转过程的违法。本文从法律、社会心理和民众道德诉求的角度对该问题加以了阐述,以期作为政府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一方参考观点。  相似文献   

12.
在行为的层面上,国际社会契约是一种实践,国家之间为了应对共同的挑战和风险,共同让渡权能、建立组织,授予组织一定的配置资源、协调行动的权能。作为世界秩序结构的理念,国际社会契约是主权国家通过意思表示转让权能,授权国际机构协调利益与行动的协议安排。世界秩序中的国际社会契约意味着用契约的理念和观念来认识和理解国际社会组织化的格局,以及在国际关系中推广契约的实践。国际社会契约的观念有助于认清国家主权的实质、解读无政府背景下国际秩序的方向以及国际组织的人格基础;培养和发展国际社会契约的思维能够更有效地塑造主权国家的行为模式、促进国家生存方式从实力到身份的转化,奠定经由国际法治实现世界和谐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矫宇 《行政与法》2008,(2):27-29
诚信危机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面临的一个较为现实的社会问题。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社会病态心理的体现,它的存在影响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社会风气的和谐。本文针对诚信危机产生的社会心理进。行了阐释和剖析,并对重塑诚信风尚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诸多路径中,公民社会以多元主义假设为基础,强调社会之于国家的独立性并以此作为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法团主义则关注国家对社会的控制以及二者之间制度化通道的建立。较之公民社会,法团主义的路径选择从民主发生学、制度基础以及体制改革等方面与中国民主转型更为契合,因此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新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4年中国继续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特别是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和明显成效,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政要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习近平主席是非常棒的领导人,尤其是在反腐败问题上,需要给他鼓鼓掌,他实在是做得特别好。美国驻华大使博卡斯:反腐败工作将为巩固美中两国关系发挥更长远的作用。中国和其他APEC成员正在努力加强国内反腐败工作。  相似文献   

16.
国际社会反恐怖活动组织犯罪及我国刑事立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恐怖组织犯罪对国际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性日渐为国际社会所共识,国际社会打击恐怖活动组织犯罪的呼声也逐渐高涨。本文在概述了国际社会采取的反恐怖组织犯罪的措施及其刑事立法之后,研究了我国刑法关于反恐怖组织犯罪的规定及其适用  相似文献   

17.
古祖雪 《时代法学》2013,11(3):69-80
国际通信法是现代国际法专业化发展的产物,其界域包括两类通信领域的国际事务:一是国际通信活动的规制,二是通信制度的国际协调;其主体具有鲜明的多元化特征,被国际通信法赋予国际人格并参加国际通信法律关系的实体,不仅有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还有法人和个人。国际通信法是一个庞大的法律体系,其规范具有普遍性、区域性和双边性三个不同层次,分属国际电信联盟、万国邮政联盟、世界贸易组织等众多国际体制,归于国际通信通道法、国际通信服务法和国际通信行为法三个不同板块,由此形成了国际通信法的立体网络架构。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有关通信的立法相对滞后。因此,有必要熟悉通信领域的国际规则,加强国际通信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秦国荣 《法律科学》2007,25(3):79-86
国际经济法乃是随着国际市民社会的产生而逐步产生的,在古代社会和近代国际强权政治体制下都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得以发轫的内在根源在于国际市民社会成员在通过相互经济合作与交流过程中为自身私人利益的实现而产生的普遍规则需要,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维护国际贸易与利益共同体存在的一般利益诉求.国际经济法作为从事国际经济贸易的市场主体在长期的外贸合作中所形成的交易惯例和贸易规则,作为这些成员通过多边谈判所达成的彼此共守的行为准则,它所调整的乃是国家间及国际贸易主体之间的具有私法意义的经济利益关系.WTO及其争端解决机制的建立,则为维护国际经济秩序和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1月25、26日,由南京大学法学院和南京大学亚太法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国经验:法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东郊宾馆举行。本次大会是继2001年第四届费彝民法学论坛后的又一次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会议。前来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及日本的知名学者和出版界人士共60余名,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共27篇。会议历时两天,与会代表围绕着会议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发表了精彩的演讲,提出了鲜明的观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会场气氛非常友好活跃。会议的研讨共分五个议题:  相似文献   

20.
法是社会发展为国家形态后的产物;道德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而产生的;法与道德在法治社会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法治社会的理想状态应由法制来调节,由道德来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