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医患纠纷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掺杂了众多的社会矛盾。解决医患纠纷的核心是如何进行医疗损害鉴定,由于中国现实国情的复杂性,要想短时间内一劳永逸予以解决是不现实的。笔者提出应对医疗损害鉴定“二元化”模式的对策:近期将两个鉴定平台整合为一,成立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机构;中期成立医患纠纷特别法庭或仲裁庭并引进专家证人制度;远期设立医疗损害鉴定委员会,成立中国医疗损害鉴定协会。  相似文献   

2.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由此引发的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在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医患关系的不断恶化,已引起社会各界重视.有公开数据表明:仅2008全国就发生医疗纠纷一百万件,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大医院,与其病原基数大有关.医疗纠纷不应单纯理解为医患之间的问题,政府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机构的领导者、司法部门等都应当做为一个责任去认真思考对待.  相似文献   

3.
2017年底发布的《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司法解释规定了新的鉴定规则:确定了医疗损害专门性问题鉴定的概念及内容,取鉴定申请替代患方举证能力的不足,规定了新的鉴定人资格要求,明确了医疗过错判定的要求;明确了因果关系分级要求;明确了医疗损害鉴定的程序要求等。但仍然保留了医疗损害鉴定二元化模式。新的规定给我国医疗损害鉴定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鉴定人资格、专家辅助人意见可以成为定案依据的规定,将直接影响我国的法医开展医疗损害鉴定。笔者由此提出了以下建议:(1)医疗鉴定要回归科学性、公益性、规范性;(2)医疗损害鉴定回归同行评议是必然趋势;(3)应当建立统一的临床医学鉴定专家库;(4)应当研究医疗损害鉴定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人民法院采信医疗过错司法鉴定意见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医疗损害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为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医疗损害鉴定制度提供思路和参考意见.统计分析2010年7月以后人民法院受理并委托南京医科大学司法鉴定所鉴定医疗过错、且取得委托方满意度调查结果的46例案件.人民法院对46例案件医疗过错鉴定的采信率为93.4%,但普遍反映鉴定超过期望时限.人民法院对医疗过错司法鉴定总体上是满意的,《侵权责任法》并未解决医疗损害鉴定“双轨制”的问题,建议制定统一的医疗损害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5.
近年,医疗纠纷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其中医疗损害鉴定是解决医疗纠纷的核心问题,也存在众多争议.本文通过对西周至明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后三个时期医疗损害鉴定相关制度的梳理、国外医疗纠纷鉴定相关规定的总结,同时对江苏省、北京市、广东省三个地区2016年度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民事判决书的量化分析,探索我国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改革,要明确辨析医疗纠纷相关鉴定的概念,建立独立的医疗损害第三方鉴定机构以及落实医疗损害鉴定机构的退出机制及其配套措施,以实现医疗损害鉴定的公平、公正、公开.  相似文献   

6.
病历作为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主要鉴定依据,对于鉴定意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解决医疗纠纷的关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病历书写、复印、封存和启封、保存等均有相对具体的规定。如果医疗机构能够严格履行法律条例的规定,在病历资料相关问题上善尽义务和权力,对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和医疗纠纷发生后的处理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此对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中常见的病历资料相关问题提出看法,以期能为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日益增多的医疗纠纷和医疗诉讼,使医院和医务人员陷入尴尬的境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医疗纠纷鉴定制度自身的冲突不仅导致医患双方的矛盾尖锐化,同时使患方对现有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信任缺失.本文围绕我国医疗纠纷鉴定体系,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医疗损害相关内容,分析我国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现状,并对医疗损害鉴定的前景和走向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医疗纠纷鉴定:损害后果判定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法学和医学的角度,并根据我国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和医疗纠纷诉讼的实际需要,对当前医疗纠纷诉讼中医疗损害的认定形式及判定方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提出认定医疗损害后果的几种常见的表现形式,以及其定医疗损害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10.
《现代法学》2014,(4):176-183
医疗损害鉴定二元化一直是医疗损害案件司法实践中的难题。法官在选择医学会还是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时没有顺位偏好。在涉及医疗损害鉴定意见专业性与中立性评价中,法官优先考虑中立性。鉴于二者的痼疾,即医学会行业保护以及司法鉴定机构趋利性,重新整合相关资源成立唯一的医疗损害鉴定机构就成为了大多数法官对一元化制度建构的优先选择。一元化的关键是鉴定标准的一元化。立法部门或其他主管部门应制定医疗过错分类、因果关系判断及损伤参与度认定的统一标准,并对鉴定程序特别是听证程序和鉴定次数、鉴定专家库以及鉴定人员的准入进行一元化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医疗损害纠纷的鉴定有医疗事故鉴定和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两种方式,由于两种鉴定直接影响对医学事实和法律事实的认定,其鉴定结论决定着整个案件的责任认定和赔偿计算。因此,实践中当事人对两种鉴定的选择往往不一致:作为患者一方,为追求更多的经济赔偿和出于对医疗事故鉴定公正性的不信任,往往选择比较中立的医疗损害司法鉴定;而医方则更倾向于选择医疗事故鉴定,原因在于医疗事故鉴定的标准严苛,很多医疗过错行为不构成医疗事故,即使构成医疗事故需要承担一定的行政责任,但赔偿金额也相对较小。尊重和规制当事人对医疗事故鉴定和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选择权,是合理解决医疗纠纷,实现司法公正和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结合笔者在医疗损害鉴定发现的几个问题,提出个人观点探讨如下。1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现状目前我国医疗损害鉴定体制存在双轨制的问题,既有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导的、各级医学会组织进行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也有在司法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法医司法鉴定机构组织进行的医疗过错鉴定。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对医疗损害鉴定缺乏统一明确的法律规定,没有统一的医疗损害鉴定制度,导致医疗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笔者在医疗损害鉴定发现的几个问题,提出个人观点探讨如下。1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现状目前我国医疗损害鉴定体制存在双轨制的问题,既有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导的、各级医学会组织进行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也有在司法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法医司法鉴定机构组织进行的医疗过错鉴定。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对医疗损害鉴定缺乏统一明确的法律规定,没有统一的医疗损害鉴定制度,导致医疗  相似文献   

14.
自《江苏省医疗损害鉴定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江苏医疗损害鉴定模式运行已4年余。江苏医疗损害鉴定模式是在江苏原有医疗损害鉴定创新的基础上再一次创新和推进的成果,是符合江苏实际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模式。通过对江苏医疗损害鉴定模式的特点、运行4年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进一步做好江苏医疗损害鉴定工作之想法,以期医疗损害鉴定为妥善处理医疗纠纷提供依据,并为国家出台鉴定管理办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医疗损害鉴定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医疗损害鉴定实施现状与责任认定情况,为完善我国医疗损害鉴定制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PSS22.0软件对2018年江苏省医疗损害责任审判案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医疗损害鉴定优先选择医学会鉴定;医疗损害"二元化"鉴定模式并存损害司法公平正义;重复鉴定、多重鉴定增加诉讼成本.对策...  相似文献   

16.
医疗损害鉴定是医疗纠纷处理的核心,其鉴定意见作为医疗纠纷诉讼案件中的关键证据,直接关系到法庭裁决案件的公正性和化解纠纷的合理性。我国当前的医疗纠纷鉴定施行“双轨制”模式:一是医学会组织专家组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二是由司法鉴定机构受理司法机关委托进行的医疗损害鉴定(医疗过错鉴定、医疗过失鉴定)。  相似文献   

17.
司法鉴定在医惠纠纷解决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具有客观性、公正性、中立性等特点,医患纠纷司法鉴定业已成为医患双方处理医患纠纷的一大重要选择.而医患纠纷鉴定意见的形成具有坚实的医学基础和可靠的法律基础,能为法官对案件中的技术性的问题起到重要帮助作用.因此,医患纠纷鉴定意见的认证,一是要对证据资格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二是对其证明力强弱和有无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8.
正《侵权责任法》于2010年7月1日实施,其取消了医疗纠纷中对医方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除医疗产品责任(适用产品责任)和医疗机构违背最基本的道德(适用无过错责任)外,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规则。由于医疗机构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和医疗技术手段,并占有全套病历资料,在证据的掌控上具有明显优势。患方为了弥补医疗专业知识欠缺、有  相似文献   

19.
《侵权责任法》于2010年7月1日实施,其取消了医疗纠纷中对医方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除医疗产品责任(适用产品责任)和医疗机构违背最基本的道德(适用无过错责任)外,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规则。由于医疗机构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和医疗技术手段,并占有全套病历资料,在证据的掌控上具有明显优势。患方为了弥补医疗专业知识欠缺、有  相似文献   

20.
张琦 《法制与社会》2011,(26):191-192
随着《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医疗损害鉴定在医疗纠纷案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医疗损害鉴定制度呈现二元化状态,建立新的统一的医疗损害鉴定制度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