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蔡雪莉 《传承》2007,(8):56-57
在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与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极不适宜的农村文化的贫乏。由于农村缺少优质文化的引导,农民的思想极易出现困惑和迷茫。以致使得农村出现不良社会风气,有的甚至演变成为社会问题。新农村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农民广泛参与,突出"实效",建立长效机制;与时俱进,注重开发。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针对农村的好政策接连不断:2006年免除农业税;2007年加快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步伐;同年,开始实施"全面免费教育行动",旨在使中国的义务教育全面免费。至此,中国农民的"三大负担"得到实质性缓解。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9,(24)
<正>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务工或定居,农村出现了大量闲置民房,有的变成了"空心村",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作为江苏省农村改革试验区的金湖县,2013年开始试点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实践中大胆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机制,探索形成了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的新路径。正是得益于前期在组织推动、政策制定、项目建设等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自省委去年9月作出改善苏北农房条件决策部署后,金湖县才能快速推进,一年内签订自愿搬迁退出协议15201户,占五年目标的50%。  相似文献   

4.
滕州市鲍沟镇人大针对农民增收问题,认真组织开展"三送一帮"活动,为农民增收引"路"、释"惑"、解"困"、搭"桥",取得了明显成效。送信息引"路",破解农民增收难。鲍沟镇针对农民致富信息匮乏、致富门路缺乏等问题,利用镇劳动信息平台,广泛宣传各类农村致富信息;各企业、各村代表利用企业招工信息、村务公开栏、村广播大力宣传致富信息,帮助群众寻  相似文献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一些地方的乡村两级(乡镇政府、村委会和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不顾农村经济实际状况,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盲目向单位、个人举债,主要用于非生产性支出,甚至挥霍浪费,使乡村两级不良债务大量增加,债务包袱沉重。乡村两级不良债务大量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乡镇政企不分,权责不清,盲目兴办企业举债,使乡村集体经济组织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有的地方搞"达标",讲"政绩",迫使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举债;还有的地方乡级机构庞杂,支出过大,被迫大量借债等等。这已引起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严重问题.如任其蔓延,不仅会拖垮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加重乡镇财政及农民负担,而且会扰乱农村经济秩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3月18日,重庆市江北区复盛镇的人大代表们忙碌在征地拆迁农转非就业招聘会现场。他们有的为应聘农民介绍就业政策,有的为农民发放就业宣传信息,还有的则直接担任了企业和农民的"中间人",两头传递信息、介绍情况……而这,只是该镇人大和人大代表助推农民就业的一个缩影。在镇人大的组织实施下,历时三年多时间,帮助征地农转城群众实现就业梦想的"交响曲"正持续上演。想群众所想  相似文献   

7.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给广袤田野和广大农民送来了春的信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发出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今年已是第十二个。今年的一号文件围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突出强调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政策、新举措,必将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提供新动力、增添新活力。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农村重大改革试点方案破茧而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开,农村民生改善取得重大进  相似文献   

8.
《前进》2015,(11)
<正>国庆期间,笔者先后接触了长治、临汾、吕梁等地家在农村的一些同学、老乡、亲戚朋友以及部分退伍回农村的战友。这些人中,有的是村干部,有的是普通党员,更多的是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在与他们聊天中,谈起上级机关最近选派优秀干部到农村任"第一书记",都打心眼里高兴,夸奖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接地气",是党中央和省市县各级党组织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推动精准扶贫、维护和谐稳定、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的具体行动,是锤炼党员党性,把工作开展到一线、把作风  相似文献   

9.
倪峰 《群众》2015,(2):25-26
<正>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底视察江苏时强调,要"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带好头、领好向",力争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农村。近年来,大丰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全力组织开展深化农业现代化工程突破年活动,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14年农业总产值达163.32亿元,农业增加值73.1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99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作为农民进入市场重要组织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特别是在2003年10月29日,民政部印发《关于加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和登记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之后,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的有关精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切实做好当地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和登记管理工作。也有不少地方培育发展和登记了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有的是由民政部门审批的,也有的是由工商部门审批的。全国各地涌现了一大批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1.
从统购统销的决策初衷看,领导人试图在"国计"与"民生"之间维系平衡;但实践结果违背了决策初衷,统购统销在很大程序上剥夺了农民,这与政策失误、制度僵化等因素有关.从1953-1958年统购统销的运行看,这是制度初创、逐步定型的阶段,其价格和数量大体保持在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调节范围内,于国于民皆有益处;然而,其背离价值规律、"高征购"以及强制执行等问题也都开始浮现,以农民利益发生矛盾,遭到一定的批评和抵制.1958年以后,大跃进、公社化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出现,更打破了国计与民生间的微妙平衡,使统购统销制度由国家与农民对地租的"分享",逐步蜕变为工业、城市对农业和农村的"剥夺".  相似文献   

12.
张春波  何春歧 《人民论坛》2012,(11):160-161
"基布兹"是以色列农村中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和劳动生产方式,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细胞",它是互助合作精神、理想、道德、团结、力量的象征。参考和借鉴以色列"基布兹"发展模式,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加强民主管理、科学决策,重视农村教育,健全农村养老保障机制等,对提高我国农民的道德素质具有启思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天津政协公报》2011,(12):8-10
<正>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发展"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等重要举措。加强财政税收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当前,我市农村经济发展迅猛,而农村金融服务难以满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信贷需求。从全国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看,农村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在实践中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及新农村建设,但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发展效益同农民利益的"二重分割",其中农民利益代表主体缺失、法律及制度配套滞后以及"替代性"保障的缺乏,构成了农民权益损害的"三元态势"。保护农民权益是一种责任,创新性引入利益相关者、利益集团、良性市场等理论;成立农民利益代表机构、加强立法及制度配套、探索替代性保障以及长期收益分配机制等,才能寻求农村宅基地退出完善的机制化弥合。  相似文献   

15.
综合信息     
《政策》2012,(8):93-94
"三农"发展步入新的黄金期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三农"发展进入了又一个"黄金期",无论是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基础设施,还是农村社会事业等,都呈现难得的好形势。粮食产量"八连增"、农民增收"八连快",是最有说服力的标志。农业农村的好形势得益于党中央始终把握时代发展的脉...  相似文献   

16.
近日,笔者到农村了解农民负担问题,发现有些村组的农民不知啥叫"农民负担明白卡"。问及当地干部才知道,这些村组从人民公社时起,从未向农民收过费和粮。农民"没有负担",自然也就用不着向他们发放明白卡(监督卡)了。乡村负责同志的这种认识似乎颇有道理。进一步了解,发现这些地方不仅乡统筹和村提留农民无需负担,甚至连农户集体购化肥、浇地、照明用电等费用都由村(组)代缴了。尽管如此,这里的农民仍然意见很大,个别村(组)还出现了集体上访"闹事"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2007年6月26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会议,对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出部署。2007年7月11日,《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正式颁布,这是国家关于建立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第一个政策性文件,它标志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开始进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健康发展轨道。一个为全体农民的基本生活"兜底"的"低保新政",犹如温暖的阳光照耀到贫困农民身上,为广大农村贫困人群拉起了最低生活保障的"安全网"。日前,民政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立国接受了中国政府网的专访,就农村低保工作的有关政策进行了解读。本刊特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福建省的长汀县,有9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经企业定单培训后在当地就业,每年为农村增加经济收入10.64亿元。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有的地方和长汀一样借助当地企业进行职业培训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有的则与外地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开展定单培训实现劳务输出;有的则适时组织库区移民定向培训整体平移成了产业工人……强农民先强培训,强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就业。去年一年,福建省共组织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人数就有40.7万。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在实践中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及新农村建设,但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发展效益同农民利益的"二重分割",其中农民利益代表主体缺失、法律及制度配套滞后以及"替代性"保障的缺乏,构成了农民权益损害的"三元态势"。保护农民权益是一种责任,创新性引入利益相关者、利益集团、良性市场等理论;成立农民利益代表机构、加强立法及制度配套、探索替代性保障以及长期收益分配机制等,才能寻求农村宅基地退出完善的机制化弥合。  相似文献   

20.
杨华 《湖湘论坛》2019,32(3):46-60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由相对均质化的群体分化成异质性较大的群体,不同农民群体在利益关系、思想观念、政治社会态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这给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和扩大提出了新挑战和新问题。在农民分化条件下,党不仅要巩固和扩大在农村的群众基础,还要确定和增强阶层基础。从调研来看,农村广大中等收入群体和中下层农民是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巩固和扩大这两个群体可以使党在农村的根基更深更牢靠;"中坚农民"是农村中的"中间阶层",也是党在农村的重要的阶层基础;上层农民是党在农村的依靠对象,他们中认同党的宗旨和纲领的先进分子可以纳入到党内来,发挥所长为基层党组织和农民群众服务。要通过相关政策壮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支持低收入群体增收和减负,规范农村"富人治村",鼓励"中坚农民"治村,在党建领域进一步完善"双带"工程,协调不同农民阶层或群体的利益关系,以增强和扩大党在农村的阶层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