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伟俐 《党建文汇》2007,(10):45-45
庐山会议后,倔强的彭德怀搬出了中南海永福堂住所,到京郊挂甲屯吴家花园离群索居,开始了读书和务农的生活。但朱德还是惦记着自己的老战友和兄弟,他不避嫌,不怕受牵连。  相似文献   

2.
<正>1954年12月24日晚,中南海永福堂里灯火通明。已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的彭德怀正坐在写字台前,聚精会神地审阅军委总干部部送来的一份电报。  相似文献   

3.
党史学界普遍认为,1959年7、8月在庐山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即庐山会议,前期本来是反“左”的,后来因为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信提意见,会议转向反右。本文对此提出一点不同看法。 1959年夏召开的庐山会议的目的是统一全党对形势的认识,在肯定“三面红旗”的前提下,总结经验教训,动员全党完成1959年的“大跃进”任务。会议期间,由于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信,对1958年以来产生的“左”倾错误及其经验教训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会议便错误  相似文献   

4.
1958年夏天开始的炮击金门的战事.已经过去50多年了。作为这场战事的组织指挥者,彭德怀元帅的历史作用长期以来被忽视了。1993年4月,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彭德怀传》中,有这样几处文字:“以贯彻庐山会议精神为主旨的军委扩大会议,于1959年8月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彭德怀揭发和批判的问题是极其广泛的:从平江起义的思想动机到庐山上书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因为一封给毛泽东的信激起了千层浪,后被错误批判为所谓“右倾机会主义”、“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但就是这次会议“在批判和斗争彭德怀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段与会议主旋律不相和谐的插曲”,反而为他澄清了一桩背了20多年的历史冤案,卸下了“反毛泽东”这一沉重的历史包袱。这件事是庐山会议上唯一让彭德怀聊以自慰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黄运果 《湘潮》2014,(9):18-21
新中国成立后,黄克诚曾受命担任山西省副省长。在山西短期内的意外驻足,是其人生两个低谷阶段(1959年庐山会议挨批和“文革”中再次遭灾)的缓冲期。1959年中央召开的庐山会议期间,彭德怀上书毛泽东,陈述了他对1958年以来“左”倾错误及其经验教训的意见(被称为万言书)。毛泽东将信印发与会人员后,外交部副部长张闻天、总参谋长黄克诚、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等表示支持彭德怀的看法。对此持不同意见的毛泽东主持庐山会议对彭德怀和黄克诚等人进行批判斗争。  相似文献   

7.
1958年夏天开始的炮击金门的战事,已经过去50多年了。作为这场战事的组织指挥者,彭德怀元帅的历史作用长期以来被忽视了。1993年4月,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彭德怀传》中,有这样几处文字:"以贯彻庐山会议精神为主旨的军委扩大会议,于1959年8月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彭  相似文献   

8.
流沙 《党建文汇》2006,(5):25-25
1959年8月19日上午,中南海永福堂里静悄悄的,一身水兵衫的彭正祥走进大门。彭正祥高中毕业后在海军当了一年兵,前些天刚刚被哈军工招生组录取,他是来向伯伯辞行的,恰好妹妹彭钢匆匆跑出来。  相似文献   

9.
何帆 《世纪风采》2007,(9):36-38
1954年12月24日晚,中南海永福堂灯火通明。这是一座挂着乾隆御书“永福堂”匾额的北京老式四合院,五间北房东西一字排开,当中一间是餐厅,东侧的两间是彭德怀的起居室,西侧的两间为办公室。东厢房曾作为召开军委办公会议的会议室,西厢房是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和宿舍。由于年久失修,有的门窗已经损坏,廊柱上的油漆开始剥落,整个四合院显得较为破旧。  相似文献   

10.
钱江 《党史博览》2012,(10):14-17
1959年盛夏。在庐山举行的扩大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彭德怀心忧黎民。挺身而出,于7月14日向毛泽东上“万言书”。对“大跃进”等错误做法提出了批评。“万言书”引起毛泽东的极大不满。他下决心和彭德怀——这位从井冈山时期就和他并肩厮杀的战友分手了。毛泽东严厉地批判彭德怀上书言事是向他挑战。是攻击社会主义。7月23日,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发言严厉批判彭德怀,扭转了庐山会议方向。随后。他召集全体中央委员到庐山开会,解决彭德怀的问题。胡耀邦因此上了庐山。  相似文献   

11.
《党史博采》2005,(11):29
在1978年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平反的历史事件中,彭德怀平反问题是较为艰难的事件之一.因为为彭德怀平反,也就是要否定1959年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对彭德怀所谓"右倾机会主义"的批判;更重要的是,直接涉及了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12.
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因为一封给毛泽东的信激起了千层浪,后被错误批判为所谓右倾机会主义、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但就是这次会议在批判和斗争彭德怀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段与会议主旋律不相和谐的插曲,反而为他澄清了一桩背了20多年的历史冤案,卸下了反毛泽东这一沉重的历史包袱。这件事是庐山会议上唯一让彭德怀聊以自慰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在1959年夏天的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受到了错误批判,被定性为"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的首领,随即被免去国防部长职务。离职后,彭德怀一家搬出了中南海,迁往北京西郊挂甲屯吴家花园居住。6年时间,彭德怀始终顶着"反党集团分子"的罪名,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在挂甲屯一边劳动一边学习。直到1965年秋天,中共中央分派彭德怀就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  相似文献   

14.
正1959年7、8月间,中共中央在庐山连续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历时46天,史称庐山会议。按照毛泽东最初的设想,会议要进一步总结1958年以来的经验教训,继续纠正"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的错误。然而,彭德怀给毛泽东的一封长信,改变了会议的进程和走向。毛泽东不但停止了对已经觉察到的问题的纠正,反而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的批判。犹如山上变幻莫测的天气,庐山会议风云突变。作为党中央副主席、共和国总理的周恩来,不可避  相似文献   

15.
民益为重随遇而安─—彭德怀元帅简朴生活片断赵国祯谈起布衣将军彭德怀同志的一生,凡读过《我的自述》和《中国元帅故事丛书》的人,莫不为之感动。民意为重随遇而安五十年代初,彭总从抗美援朝前线回国以后,就住在中南海一座古式建筑的院子里,居室的老名叫“永福堂”...  相似文献   

16.
瞿定国 《湘潮》2013,(9):21-25
1959年庐山会议错误地批判彭德怀的所谓“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以后,种种“莫须有”的罪名都扣到了他的头上,说彭德怀反对毛泽东“炮击金门”的战略决策便是一例。1959年8月31日,林彪在军委扩大会上说,党中央决定炮击金门,是与彭德怀的意见相反的。1958年8月至1959年1月的7次大规模炮击金门,彭德怀有4次不在毛泽东身边,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于1959年七八月间召开的庐山会议,从前期继续纠“左”到后期错误地转为反右,批判彭德怀及所谓以他为首的“反党集团”,并扩展为全党范围的“反对行倾机会主义”的斗争,这种方向性的逆转。  相似文献   

18.
在1959年夏天的庐山会议,毛泽东错误地罢了彭德怀的官。随后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在揭发彭德怀元帅的“罪行”时,又株连到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指挥时的主要助手:沈阳军区司令员邓华上将(原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上将(原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  相似文献   

19.
在1959年夏天召开的庐山会议上,彭德怀与张闻天这两位共和国的功臣,一夜之间变成了反对“三面红旗”的“罪人”,彭是“主帅”,张是“副帅”。张在庐山会议上的长篇发言,犯颜直谏,是促使毛泽东决心发动反右倾斗争的最后一剂催化剂。  相似文献   

20.
37.庐山会议——反左倾庐山会议召开进忠言彭德怀蒙冤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在庐山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庐山会议”。会议主题开始是以纠正已经出现的“左”的苗头为主,所以毛泽东要求大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前提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7月14日,国防部长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后,会议的气氛就发生了变化,从纠“左”变成了反“右”。7月16日,毛泽东批示将彭德怀的信印发给与会全体同志,并在政治局常委几个同志中提出要“评论这封信的性质”。小组讨论中,有些人说这封信夸大了错误,低估了成绩,有埋怨泄气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