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念邓小平同志,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李生林邓小平同志是世界公认的伟人。他的逝世是我党我国人民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不可估量的损失。我们不仅从感情上寄托对他的哀思,而且要用实际行动来缅怀小平同志丰功伟绩。我们要在行动上继承他的遗志;坚持他所开拓的社会主义事...  相似文献   

2.
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不幸与世长辞,噩耗传来,全国各族人民莫不感到极大的悲痛!邓小平同志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的逝世,对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是不可估量的损失。邓小平同志一生功勋卓著,举世公认c特别是在新时期中,他和中央领导集体一起,作出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两大历史性贡献O一个是领导全党总结建国…  相似文献   

3.
学习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徐崇温邓小平同志的逝世,在我国人民心中引起了极大悲痛。悼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把他开创的伟大事业坚...  相似文献   

4.
略论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与创新刘振平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是其中最重要、最主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厉以宁邓小平同志的经济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他设计的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方案和途径,填补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空白。这在(《邓小平文选》)中,尤其是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得了充分的论述。邓小平同志对...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在南巡期间发表了重要谈话。邓小平同志的谈话极大地调动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新的改革开放大潮正在全国一浪高过一浪地向前发展。各地在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谈活精神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方面,这确实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关键,最重大的问题;但在全面贯彻邓小平同志谈话精神时,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是党的建设问题。他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指导、设计、构思,做出巨大贡献,而且是无人可比的贡献,是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的改革理论指引中国改革从胜利走向胜利,这一点谁也不会忘记邓小平。但是从学术理论角度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著述并不多,特别是建构改革学理论大厦的更少。最近,见到了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祝福恩教授主编的36万字之多的《改革学论要》,细读多遍,真是连连叫绝,称快称好! 我与作者较熟,他研究的领域广,涉及的学科多,人说他什么文章都能写,什么课都能讲,这说明祝福恩教授是个“杂家”。他发表670多篇文章,哲…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邓小平同志最早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而且多次作了精辟的论断,并把它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在邓小平同志的理论指导下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图大业的行动纲领。邓小平同志一贯坚持从实际出发、一切经过试验的马克思主义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他对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是这样的。邓小平同志认为:“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在他的言论和著作中,‘发展’之木语几乎无所不有,无所不包:邓小平同志在漫谈各种问题时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在南巡时,邓小平志讲了一系列的发展问题,最后他一言蔽之为“发展才是硬道理”。可见,邓小平同志的发展观思想是十分突出的,贯穿河于他的全部著作,体现在他的领导实践中,是我们党的领导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是人类思维在当今时代的最新成果,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邓小平同志的这个发展观思想,犹如一块金砖,伴随着历史进入90年代的钟声,敲开了广西“一片海”的大门,开…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科技思想对我国科技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科技取得的成就是与邓小平同志在发展科学技术过程中的高瞻远瞩和他关于科技思想的前瞻性分不开的。邓小平科技思想前瞻性主要表现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后勤保障,科学发展;高新技术为先导,持续发展几个方面。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指导方针一直指引着我国的科技工作。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来的.他是我国经济特区的缔造者。他不仅倡导建设经济特区,而且为经济特区建设提出了根本方针和完整的指导思想,又及时总结推广经济特区的经验,促进特区和全国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邓小平同志创办经济特区的决策和特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及一系列的指示是正确的,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创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邓小平的经济特区建设思想,内容非常丰富,笔者认为,我们今天学习邓小平的经济特区建设思想,要着重…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研究问题、思考问题时,有很多独到之处:从全局出发思考问题。邓小平同志的思维整体性很强,他曾说“要用宏观战略的眼光分析问题”,“要从大局看问题,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论是经济活动,还是政治活动,都不是孤立的。联系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邓小平同志的思维正是坚持了这一观点,在诸事物相互联系中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做到胸有全局,从整体出发去认识社会,判断形势。他设计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把自己毕生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中国人民,他本仅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而且更重要的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4.
试论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王道禹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极其丰富。全面掌握邓小平经济理论,必须正确把握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理论体系。邓小平同志尽管没有写过专门的经济学长篇著作,他关于经济问题的论述更多地是从实践中提出来的,是对中国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缅怀丰功伟绩,弘扬崇高风范徐鸿武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永炳史册。邓小平同志是时代伟人。他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群众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这个真理。“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领导人民富起...  相似文献   

16.
浦东开发开放,是九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国内外各界人土都把目光投向这里。 5年多来,浦东每一天都发生着令人惊异的变化。世人从这扇窗口里看到中国日新月异的新景观。 这一切,都缘于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思想,缘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 邓小平全力推动 1990年初,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过春节。 他老人家虽然已经退下来了,可他的心歇不下来。十几年来,他亲自倡导设立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使南方沿海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可相比之下,作为我国经济中心的上海,前进的脚步相对迟缓了。 他自责道:当年搞经济特区没有加上上海,是自己的“一个大失误”。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邓小平同志展现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的战略决策都离不开他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创新,离不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的问题意识。得益于本质性、主导性的问题意识,才能产生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思想和决策。邓小平同志总的问题意识指导了我国改革开放一系列战略思想和重大决策,是继续引领中国  相似文献   

18.
论邓小平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思想长沙政治学院科社教研究室王守山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我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和改革的总设计师。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科...  相似文献   

19.
论邓小平同志的共同富裕思想陈中玉一、把共同富裕界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概括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体质的一个东西。”(《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4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他还说:“社...  相似文献   

20.
回顾建国以来我国民主建设的经验教训,我们不能不感到,邓小平同志从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出发,所阐明的从改革党和国家政治制度和领导制度着手,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的思想的巨大意义。邓小平同志关于这方面的一系列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贡献。历时十年之久的动乱结束后,许多同志都在恩索。怎样避免这样的历史悲剧再次发生?在这个有关中国前途的问题上,邓小平同志运用唯物史观作出了科学的、客观的回答。他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