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应用背景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交流和处理信息的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微警务”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刚  冯晓龙 《人民公安》2014,(13):50-51
<正>尽管目前尚未对"微警务"形成统一、明确的认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公安机关已经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实践探索。这主要集中在以新兴网络工具为主导的"微博警务"、"微信警务"和以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为核心的"微民生警务"、"微社区警务"领域。从微博警务到微信警务自2009年8月"新浪微博"推出以来,这种基于用户关系分享、传播以及获取信息的社交网络平台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各地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自发注册建立的"警务微博",构成了"微警务"的起源和初始形态。据统计,截至2013年12月26日,除港澳台地区外,全国政法机关和政法部门公职人员共开通官方微博37500个,当年发布博文1.02亿条,拥有粉丝4.49亿个。  相似文献   

3.
杨骏 《公安研究》2012,(11):19-23
在新兴传媒时代,微博已逐渐成为公安机关利用网络开展警务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成为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构建的重要平台。由微博管理与运营产生的“微警务”是现代警务机制改革发展的趋势之一,其发展迅速,同时面临诸多问题。为保障“微警务”这一新生警务模式健康、有序发展,公安机关应积极探索规范公安微博运营方法,进行长效建设,做好新兴传媒时代的公安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全民触网"的大环境下,公众对政务服务的要求已从单向的信息获取转变为交互的"一站式"办事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应运而生。公安机关是最早开通政务微博的政府部门,一直以来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详细介绍了烟台公安的"互联网+公安"模式,打破了现有的"微警务"壁垒,首创"@110"视频报警功能等一系列创新模式。这一较为典型的"微警务"成功经验值得在全国公安机关学习推广,有利于"微警务"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正>零容忍是宏观的警务策略,也是具体的警务动作。坚持零容忍导向,体现在打击整治上就是要对治安问题打早、打小、打苗头。坚持零容忍,可以最大限度地赢得民心、获得民众信任,同时也可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奠定基础。笔者结合20余年的基层公安工作经验,认为公安警务零容忍能够切实推进警务战略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从政治国家的角度看,警察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站在市民社会的视角,警察又是一种职业,其工作目标是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警察的内涵与外延十分丰富。它集文明道德的塑造者,法治规则的信守者,正当秩序的维护者,权力运行的护航者和社会正义的完善者等多重社会角色于一身。在我国,"警察"一度是"公安"的同义语,而新时期的"公安"内涵多指公共安全以及社会治安,是公民对良序社会的一种理想期待。现代警察仍是公共安全的重要支撑,但显然"公安"再不能指望由警察一种力量包揽。警察通过警务的运行来支撑与保障"公安",警务既反映警察的历史又回应现实社会的需要。警务特征因时代与制度的不同而体现差异。融入社会、公开评估应该是新时代警务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哲学观,是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理念,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理念。公安高校担负着为公安机关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公安人才的重任。为此,公安高校学生警务化管理工作更应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管理工作中注重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等完善原有的警务化管理的体制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更加全面发展的公安人才,以服务于公安实践。  相似文献   

8.
移动警务是目前国内警务系统发展的必然方向。由于警务工作的涉及面日益广泛,对警务系统越来越要求广域化、实时性,因此,原有的固定网络形式对于警务工作的发展就凸显出其局限性。而移动警务相关技术的发展充分补充了警务工作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需求。在发展移动警务技术的同时,相应的安全技术也必须同时匹配,以确保移动警务系统在应用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班子中,总有正职和副职之分。由于正职位置的重要性,一般来说,正职总是动得多,副职相对动得少。但是,现实中有些副职该动不动,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绩效。因此,如何让副职动起来,也就自然成为正职不得不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善于借智让副职动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正职不是完人,知识结构和阅历、见识等不足以确保自己决策的正确性。副职虽然分管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全局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正职虽然掌管全局,但未必在局部上比副职更了解情况,这会影响对全局更深刻的把握。因此,善于借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涪陵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把代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服务代表为中心,在提高代表素质、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增强代表活动实效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代表工作活力大增,代表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而人大代表则是代表工作的主体。"在涪陵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世俊看来,代表作用要发挥好,代表工作要真正见成效,关键是要让代表"动"起来。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为人大代表履职创造条件,提供服务,这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责。涪陵区人大常委会充分依托人大制度研究会这个平台,结合人大工作实践,突出研究重点,坚持每年确定一个调研总  相似文献   

11.
正人大代表小组是人大组织的基本细胞,一定要让其"动"起来,发挥应有的作用。人大代表小组活动是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基本形式。近年来,大多数地方人大重视代表小组活动的开展,取得了好的效果。但也有个别地方存在认识不够、保障不力、小组活动开展得比较少等现象。笔者认为,人大代表小组是人大组织的基本细胞,一定要让其"动"起来,发挥应有的作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代表法第二十条规定,"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以集体活动为主,以代表小组活  相似文献   

12.
基层公安机关“效能警务”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基层公安机关存在警力、财力、物力资源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效能警务"的理念.推行"效能警务",必须进一步加强基层刑侦专业化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打击专业化水平;必须立足实际,以社区警务为依托,坚持走治安防范社会化道路;必须牢固树立科技强警意识和成本效率意识,努力提升警务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必须树立"人本理念",以建立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为突破口,推进队伍管理的长效化.  相似文献   

13.
程式 《公安学刊》2011,(1):61-65,69
环境警务策略是"零容忍"理念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两者一脉相承。它们都主张从犯罪的条件、环境、空间等方面入手,采取主动措施,遏制、减少犯罪行为。以"零容忍"理念为指导实施环境警务策略,必须加强情报信息警务建设,坚持社区警务与巡逻警务双轨运行,优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治本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吴军杰 《今日浙江》2011,(14):55-55
从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7年了,从一件件经历的事情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农村的事能不能做好,关键要看党员。但在现实中,常常会感到对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缺少有效的抓手,对基层党员的评议,感性操作多、刚性操作少;模糊操作多、量化操作少;年终评议多、日常评议少。  相似文献   

16.
陈美荣 《公安研究》2010,(11):17-21
因美国纽约警方的成功实践,"零容忍"警务政策正引起国际警界的广泛关注和学习借鉴,并有从打击犯罪逐步向警务工作各个领域渗透扩张之势。"零容忍"警务强调对警务工作中遇到或存在的一切不法行为、不当做法、不良现象和缺点不足的不能容忍,是对警务工作的一种正向、积极的精神态度,是警务活动的一种追求、一种导向。"零容忍"警务实践应突出打击犯罪"零容忍"、执法活动"零缺陷"、警民关系"零距离"和队伍建设"零松懈"四个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17.
“警务广场”是对政府新的治道的有益尝试,是能够解决很多老大难问题的。过去的一些理论包括经济理论、国家理论、社会理论、行政理论、执法理论等,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传统的治理之道,但用这些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警务工作,会出现很多现实的问题。服务执法理论是一种新的治理之道。湖州的警务改革和政府的治道变革有很大的关系。民意导向型警务不仅对公安建设与警察体系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整个政府的治道变革也是有重大意义的,而且这同样也是符合国际潮流的。  相似文献   

18.
从世界上四次警务革命的情况看,发挥我国警务工作的自身优势是中国社区警务改革的理性选择;社会化管理、科学化管理是中国社区警务改革的必由之路。义乌公安社会化管理的主要经验有:一是警务工作要面向社会、服务社会,以群众是否需要、是否满意为主要目标和基本标准;二是警务工作要积极争取群众的参与、支持和配合,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评判;三是要在公安机关的领导指导下,将一部分管理工作交给社区自主负责;四是要大力发展保安服务业,把对单位、个人的安全保卫任务和商业性活动的保卫工作交给保安公司承担,实行有偿服务。  相似文献   

19.
谢建平 《人民公安》2013,(18):26-26
“枫桥经验”既是一个老经验,又是一个新课题。但我认为,“枫桥经验”之所以能50年来薪火相传,主要的内核在于她具备“群众基因”。“枫桥经验”45周年调研期间,我们提出了“群众警务”的新观点,要求民警扎实开展以保障群众根本利益为核心的警务工作。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立足于为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为了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的价值取向,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倡导以学生为本,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让学生真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