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萨维尼作为19世纪德国最伟大的法学家,他的学说理论通过其著作在英美的翻译和传播,不仅在大陆法系国家,而且对英美法系国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19世纪英国历史法学派的产生,美国南北战争后关于法典编纂的讨论,19世纪英国和美国大学法律教育的改革,以及美国司法实践等方面,萨维尼所产生的影响都为其他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家所不及。个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萨维尼个人声望的原因,法律历史观在19世纪的兴起,但更重要的还是两大法系之间逐渐产生的互相交流的趋势。考察萨维尼对当时英美法学的影响,就是对两大法系之间长期存在的学术交流的一个有力例证。  相似文献   

2.
19世纪30年代前后是美国大萧条时期,这时期是美国历史上最让人"噩梦"的时期,但在这个不安定的时期,美国的法律思想却产生了变化。社会法学在美国扎根、发展,美国产生了现实主义法学,功利主义法学和分析主义法学也产生了变化,这样的思想变化逐渐引到美国走出经济萧条,在美国法律思想史上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刑事诉讼制度在英国刑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长期的发展中,它也成为刑法中最具技术性和形式主义的部分,当事人经常因为诉讼程序的问题而得不到公平的审判。英国在19世纪对刑事诉讼制度进行了广泛改革,内容涉及从起诉、审理到上诉在内的整个诉讼过程。具有高度技术性和复杂性的起诉程序被废除,被告在审判中的劣势地位得到切实改善,他们获得了聘请辩护律师以及提供证据的权利,对于一审裁决不服的被告还获得了上诉权。此次改革维护了刑事诉讼中两造的合法权益,也推动了刑事诉讼制度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论文以对十九世纪英国文坛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的论证为据,认为小说是虚构的艺术,切不可混同于真实的生活。但其所描写的人物、行为、思想以及与周围人物的关系,必然与真实生活具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否则,作品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必将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而在阶级社会中,作品的思想内容必然会反映作者本人的阶级立场和观点。  相似文献   

5.
韩慧 《政法论丛》2013,(3):52-58
法律教育是培养法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法律教育机制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变革的。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发展对法律教育提出了现实需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英国以伦敦大学为代表的新大学和以牛津与剑桥为代表的古老大学都加入到法律教育的事业中来,使得英国法律教育体制从中世纪以律师会馆为主体的学徒制——经验型法律教育逐渐发展到以大学和法律职业组织分工合作的现代学院制法律教育,英国法律教育体制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19世纪之前的中外法律交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相互之间的交往 ,法律的发展也不例外。本文以 1 9世纪前的中外历史为背景 ,阐述中国法律文化的自主成长过程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 ,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 ,这从 1 9世纪前欧洲学者对中国法律文化的浓厚研究兴趣中可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印度妇女地位十分低下。但在19世纪英属印度殖民地时期,殖民当局出于自身统治需要等因素实行了一系列有关妇女的立法改革措施。这些立法改革冲击着印度社会的传统习俗,明显提升了妇女地位,推动了印度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 一、引言在大陆法系民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最具深远意义的事件莫过于11世纪以来的罗马法复兴运动。由此开始,东罗马帝国皇帝优士丁尼的《民法大全》(Corpus Iuris Civilis of Justinian)以及罗马法学重又占据主导地位,并使得中世纪末以来的西欧法律文明渐呈一种世俗化、理性化的发展趋势。也许正如梅特兰所说,历史是一张无缝之网,尽管欧陆法律传统历经"古代"(ancient)、"中世纪"(middle ages)和"近代"(modern)的漫长发展过程,但事实证明西欧两千  相似文献   

9.
英国的法学教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英国的法学教育西南政法大学李化德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个地区组成。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法律体系的差异,英国没有形成一个包括四个地区的全国性统一的法学教育管理体制和相关的组织体系。这里重点介绍英格兰和威尔士的...  相似文献   

10.
澳门──16至19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对澳门的未来发展怎样定位,它在以往四个半世纪的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中所具有的材殊地位,都应是举世公认,没有争议的。早在近代中国被动地实行五口通商差不多300年以前,澳门实际就已经开始担当了沟通中国和西方贸易的角色。毫无疑问,在中西方关系史上,中国最早和西方发生全面接触之地是澳门。虽然澳门在中西方经济交往关系中的地位由于后来诸多海岸城市的对外通商,特别是香港的迅速发展而被削弱,但它在文化交流史上的独特地位却从来没被动摇。就此而言,香港是无法和澳门相比的。所以,研究中西方交往关系的历史,研究中西方文化交流史及其未来的发展,实在不能不研究澳门。澳门以弹丸小城而独引世人瞩目,奥秘就在于此。《澳门──16至19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一文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画面。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不同民族商业贸易的交往必然伴随着文化的交流,而且后者实际上表现为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异民族交往,其影响也更为深远。但文化交流也如经济交往一样,是互补和双向的,否则就不成其为交流了。当我们面对西方文化.学习西方文化之时.我们自己的文化也在为对方所学习和接受。重要的是这种学习和交流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是主动还是被动进行的。所以尽管象伏?  相似文献   

11.
After two to three hundred years of development, modern public law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mature and integrated especially since the 20th century. Traditionally, the dispersive and overlapping public law researches were grounded on the sectional public laws like constitutional law, administrative law, criminal law, procedural law, international public law, etc. Nevertheless, with all-around emergence of public law,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 can no longer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modern public law. Therefore, it is quite necessary for us to create a kind of moderate unified public law between the laws and the sectional public laws, so as to do comprehensive, integrated and systematic researches on various sectional public laws. Based on the indepth argumentation about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unified public laws, this paper further puts forward that, to discuss an all-encompassing way about the main problems of creating the unified public laws and expect to fill the gap with it, the unified public law should define its study objectives mainly focused on the contents of integrated public law criteria, common public law features and general public law rules and so on; form its theoretical basis on the line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public power and the citizen privilege; establish its category structure found on the concept of public power and the derivative core and basic categories; and build up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integrity of the public law research results.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即将制定民法典,在制定民法典时,应坚持什么样的立法指导思想?即以什么作为民法学体系 所体现的精神?这就要研究什么是民法的基本原理。关于这一点,学术界研究甚少,往往更多的关注具体的民法规范。笔者在此想谈一下自己对“民法的基本原理”这一宏观问题的认识。通过对民法的性质、总则及具体民事制度的分析,说明“意思自治”成为民法基本原理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海商法被认为是民法的特别法是长期以来法学界认识上的重大误区。海商法有不同于民法的独立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轨迹,而且海商法与民法从法律属性、表现形式、立法体系、规范内容以及纠纷解决机制方面都迥然相异。这一认识上的错误也导致诸多危害后果:民法的伦理性抑制海商法的效益性;民法的地域性消解海商法的统一性;民法的私法性限缩了海商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民法中请求权概念之辨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张晓霞 《法学家》2002,(2):59-64
一、请求权概念辨析的必要性 在民法学界,请求权是出现频率较高的概念,对其进行归纳,主要集中于四个领域,以下通过分别阐述,说明辨析请求权概念的必要性. (一)请求权在民法基础理论领域 在民事权利这一体系中,请求权是作为权利的一种类型出现的,它被定义为"权利人可以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①但从这一定义中并不能使人获得明确的教义:  相似文献   

15.
The legal 'tests' for suicide liability in negligence and workmen's compensation law have developed along parallel, but not identical, lines to the tests for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Current legal precedent has shifted the focus from cognitive awareness and irresistible impulse theories to the ability of a negligent act or injury to cause an abnormal mental state. The courts, in their variable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mental state tests, leave no clear guidelines for the psychiatric expert asked to address suicidal behavior from the standpoint of responsibility.  相似文献   

16.
论占有制度在民法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喻忻 《行政与法》2009,(5):123-125
我国对占有制度的研究存在一定的缺陷, <物权法>中涉及占有规定的法条也只有5条,与其他编相比,显得过于单薄.立法的单薄显示出研究的薄弱,为了更好地促进立法的进一步完善,必须对占有制度进行全面的研究,尤其是对占有制度的价值这一基础问题进行全面的梳理.占有制度是民法这一部门法中重要的制度,要研究占有制度的价值,首先必须了解占有制度在民法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当代法学教育的法理学透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房文翠 《法学家》2002,(3):116-120
法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传授法律知识、训练法律思维、培养合格法律专业人才为内容的教育活动.①法学教育作为传承、创造人类法律文明的社会活动,是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共振下生成与进步的,也是在影响社会的进程中完善与发展的.因此,研究法学教育首先应把着眼点放置于法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从法学教育与人类发展的互动关系中探寻法学教育发展的规律,从而为当代法学教育模式的型塑提供理论动力.受法律事业本身属性的影响,法学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学教育的水平、发展趋势是社会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本文试图从法学教育与知识经济、法治建设、可持续发展、全球化等的互动影响中,探讨、研究法学教育发展的规律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以民法补充海商法”的原则成为国内学者和实务界解决海商法与民法之间的法律冲突、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立法漏洞的惯用思维;然而,这一原则的模糊性导致对以民法补充海商法的单位是事项还是要素产生争议。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具体条文出发,通过法律解释得出民法补充海商法的单位是事项而非要素的初步结论;进而结合海商法的外来性和海上责任的独立性进行理论分析,对以上初步结论进行进一步印证;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海商法研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修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闫海 《行政与法》2009,(3):93-95
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由于这种权利,每个人和所有各国人民均有权参与,促进并享受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在这种发展中,所有人权和基本自由都能获得充分实现.发展权需要国家的积极行动予以实现,经济法在保障发展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也应当彰显发展权精神.普遍服务是公用事业立法的基本原则,也是发展权体现与落实的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