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模式正在成为后冷战时期西方定义中国身份的一个重要话语,以西方对"中国模式"进行研究为代表的"中国模式学术话语"是这一身份建构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西方学术界试图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历史等维度建立中国模式与中国身份之间的关联,以简单而又有明确内涵的"西方中国模式"为中国定义身份。西方"中国模式"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及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认知图式和身份认同叙事。为此,我们有必要从构建中国的自我身份、解构西方叙事、提升解读中国道路的话语权等方面努力,不断增强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的正当性阐释,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自我认同、自我批判与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2.
正以西方某些观点看,由党来领导法治建设"是自相矛盾的"。这种简单的标签式评论,反映出西方对中国政治制度根深蒂固的偏见。西方精英心知肚明,中国在学习西方的同时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实际的路,是这个超大型社会的成功之本。中国如果照搬西方那一套,不仅"玩不转"而且必栽。但他们避重就轻,专挑符合西方舆论场的帽子给中国戴,让中国看上去永远另类、奇怪。然而,需要正视的是,在今天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多年来,经济总量不断超越西方列强,甚至有赶超美国之势。这让西方不安。在他们看来,中国没有如他们预期的被纳入西方战略轨道,反而通过"搭便车"方式成为"全球化的最大赢家"。细究中国崛起的原因,除了体量庞大外,西方将矛头指向中国所谓"国家资本主义"模式——即所谓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赋予国有企业大量政府补贴,从而享有不公平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时事报告》2013,(1):72-7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付出的沉重代价是环境的恶化。虽然从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开始,全球环境就逐渐恶化,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对全球气候变暖负有主要责任,中国也曾希望能够避免西方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后来的实践证明,我们还是没有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回声正确面对西方文化孙可 贵刊第二期有一篇谈到西方文化对中国青年影响的文章。我作为一名孩子家长也想浅谈一下表象的西方文化和吸收西方文化精髓的话题。 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现今,西方文化给中国青年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快速发展让西方国家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被视为严重威胁。中国越是成功,西方就越要抹黑中国。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最难处理的情况,因此西方媒体热衷于宣传中国所谓的"污染""腐败""不平等"等问题,以败坏她的声誉。  相似文献   

7.
吴晓蓉 《人民论坛》2010,(9):254-255
梁漱溟"道德代宗教"说认为中国人的家庭伦理生活能够给人以情志方面的安慰勖勉,因而具有宗教的作用。这种作用在西方社会是由宗教承担的,而在中国是由道德承担的。但"道德代宗教"对于解决当今道德、宗教理论中的一些重大难题时,显现出其局限性,梁漱溟的理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曾凡远 《前沿》2006,(2):227-230
古代中国长期迷醉于"华夏中心"的骄傲之中,对西方文化和西方文明不屑一顾.近代西方的坚船利炮给中国人上了切肤之痛的悲壮一课,国人开始反思"华夷之辨",取向"师夷长技",中国人的西方观发生了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渗透"是西方大国对付其他国家的惯用伎俩,西方渲染"中国渗透论"恰恰显示出美欧对西方道路模式信心衰减的窘境。其妄图玷污中国国际形象,破坏中国与世界各国关系的叵测用心必将不攻自破。  相似文献   

10.
由于政治,文化等原因,西方媒体长期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对中国进行负面报道。中国以及海外华人媒体虽然进行了坚定的回击,但是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媒体尚未被西方受众广泛接受。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受众方入手。可以从中西方文化上的"相同"与"不同"入手,大力开展公共外交,利用民间多种交流平台增强西方受众对中国的理解,削弱其成见,进而使得西方媒体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中国的敌意。  相似文献   

11.
2012年9月2日至3日,由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新世纪生活美学转向:东方与西方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春举行。来自海内外的80余位学者围绕生活美学的理论建构、困境及解决方案,作为中国"本土性"问题的生活美学,质疑与反思日常生活美学,具体艺术形式中的生活美学元素等议题展开了广泛的学术交流。美国长岛大学阿诺德.柏林特认为当代艺术越来越多地拒绝传统的思维方式并融入日常生活,美学原理也应该用来解  相似文献   

12.
书讯     
《台声》2016,(1)
正《生活的艺术》《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旅美专事创后的第一部书,也是继《吾国与吾民》之后再次获成功的又一英文作品。他将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予以充分的传达,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效仿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西方某些政客、研究机构、新闻媒体三大群体渲染"中国渗透论"各有侧重,甚至交相呼应。西方政客利用各种场合,公开点名中国"渗透"的具体领域;某些研究机构扮演了"学术探讨"的诠释者角色,为鼓吹"中国渗透论"提供理论支撑;西方媒体同以往一样善用煽动性报道在"中国渗透论"问题上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4.
西方传媒对中国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的歪曲报道,其本质是西方传媒裹挟"信息恐怖主义"对中国实施"凝视暴力"的话语架构行为。从话语批判的视阈来看,这种架构进程势必涉及他者论述机制中西方民族主义的"挪用",语境重置进程中西方文化心态的"殖民",以及信息恐怖主义下中西话语互动的"缺席"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西方殖民者以鸦片战争的炮火,惊醒了做着"天朝上国"美梦的中国人。从此,中国人开始从闭关沉睡中醒来,走上了向西方学习的艰难历程。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第一个阶段.是学习西方器物的时期。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的时代,中  相似文献   

16.
一、西方思想文化影响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先导 通常情况下,对于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影响,人们更关心的是西方思想、意识形态对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影响.然而,饶有趣味的历史事实是,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打开国门后首先进入的,却是那些看似没有意识形态色彩和非思想性的商品以及音乐、歌舞等文化产品.西方以及港台地区仿制的时尚商品成为当时中国青年赶时髦的追逐对象,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喇叭裤"、"摇滚乐"等.  相似文献   

17.
严复是中国实证主义哲学思潮的先驱。他认为要改变中国弱贫的的现状,必须全面学习西方,必须学习西方的思考和治学方法。他相信西方治学注重经验与观察是中西治学方法的最大不同,必须改变中国传统有"术"无"学"的状态。严复主张注重逻辑学是变革中国治学传统的又一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检察权的建构模式虽然是"一权之下分三权"的模式,但现实中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这与我国御史监督的文化弊端有一定关联。虽然西方的检察建构文化冲击了中国的检察权构建模式,不过中国检察权的实质影响因素仍然是对个人负责而不是对人民负责的法律工具文化。在我国宪法文本靠拢西方权力制约文化的趋势下,有必要在司法生活中正本清源,还原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其改革的路径应当不冒进的线路下充分发掘自身的权力范围。  相似文献   

19.
斯诺是"中美人民间的活桥梁"。自1928年来到上海,斯诺目睹了中国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从而理解并同情、支持了中国革命。他以客观、公正、诚实的品格,参与帮助了中国青年学生的"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工业合作运动"。他是第一个冒险进入红色苏区报道中国革命的西方记者,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采访并撰写"毛泽东传"的人,是第一个将"皖南事变"的真实情况公布于世的人,是第一个翻译鲁迅作品的  相似文献   

20.
西方国家提出"锐实力"与"中国渗透论"等观点,其主要原因在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缓慢,自由主义衰落以及西方国家对国际安全格局的新动向产生了疑虑,究其根本是西方国家自身的衰弱和对中国崛起的不适应与焦虑。在应对"中国渗透论"的观点时,中国应继续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直面质疑,加强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