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田飞龙 《青年探索》2022,(4):101-112
香港青年社会运动中存在的激进因素,是由香港独特的历史、境外势力插手以及香港青年教育背景决定的。香港青年社会运动的极端化暴露了香港青年在国家认同方面的薄弱状况及香港国民教育的缺失。香港国安法是中央依法展开拨乱反正的关键一步,开启了“一国两制”制度丰富发展的新时代序幕。在香港国安法实施背景下,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仍存在挑战,香港教育异化及其对香港青年价值观塑造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征,揭示出香港教育范畴的治理整顿迫在眉睫。香港国安法和新选举法为“爱国者治港”与香港拨乱反正提供了法治前提和操作思路,为解决香港青年国家认同难题获得前所未有的契机。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规范性重构,需要智慧、定力和正确有效的工作方法,对香港青年政治心智的再教育和有效引导,是新时代下“一国两制”不可回避的重要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2.
2014年发生在港台地区的几个事件暴露出港台青年一代存在严重的中国认同缺失问题,这将(已)导致港台民主走向异化,可能进一步加剧陆港关系紧张,并且给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带来更多不确定性.究其原因,主要有港台青年的中国认同教育缺失,长期丑化内地(大陆)政治制度的教育和宣传,以及泛民派(绿营)对港台青年中国认同的破坏.未来有必要在强化港台青年中国认同的思路上坚持包容性身份认同和从属性身份认同的统一,在具体对策上相互借鉴,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3.
国家高度重视港澳发展,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度影响到国家对港澳政策的实施与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本文通过对港澳青年的调查,探讨不同国家认同度的港澳青年的思想与行为特征,发现:不同国家认同度的港澳青年在政治参与兴趣、参与内地交流状况、社会参与状况、媒介使用选择和心理融合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最后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流机制、社会参与、媒介传播和心理融合等多个路径维度进行探索,构建出一套综合性、可持续的增强港澳青年国家认同的科学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香港人的身份认同表现出本土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双重属性,两者既矛盾又统一。目前,本土认同与国家认同出现某种失谐,造成港陆两地之间的冲突。造成这种现状的深层原因是港陆经济发展失衡以及利益关系的失谐,由此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应从中国国情和香港的独特性出发,通过发展香港经济,解决民生问题,来消除香港民众的相对剥夺感,培育两地共同利益认同,从而构建"多元一体"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5.
香港和澳门青少年由于生活地区的特殊性,在国家认同意识方面比较淡薄。通过对香港和澳门地区不同类型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解到当前港澳青少年中完全没有国家认同的人数规模是比较小的,但这部分群体呈现出低龄化、扩大化、非理性化的趋向,据此提出国家必须加强对这一群体的跟踪研究和及早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来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6.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呼唤青年国家认同的合法出场,但现实中粤港澳大湾区部分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正遭受着一定的危机与挑战。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立足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当代内涵理解与时代价值重构理性探究应然态,瞄准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现实困境客观正视实然态,在实然与应然的理性"对视"中引入动态系统理论逻辑寻找破解之道,可尝试探赜粤港澳大湾区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四解式"系统重建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2014年从新疆、西藏和内蒙古自治区抽样选取的3417个少数民族及1930个当地汉族青年学生的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1)维、藏、蒙族青年均表现出了较高的国家认同;(2)三个民族青年与当地汉族对比分析表明,相对于藏族、蒙族青年,当地汉族青年的一般自豪感水平较高,不过集中表现在汉族青年的批判性爱国成分上;(3)藏族青年对国家的政治经济领域的评分较高,可能提示了藏族青年对政治经济发展的高满意度或者低期待;(4)尽管蒙族青年对国家分领域表现的评价相对较低,但对国家的热爱却依然较高。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青年是民族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思想政治状况关系着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国家认同是人的一种最重要的集体认同,表现为公民对国家的归属感、政治效忠、责任意识、自豪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怀.文章从社会认同、民族认同、国家意识3个维度,对甘南藏族自治州农牧村青年国家认同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指出甘南藏族自治州农牧村青年精神状态积极务实、社会认同讲求平等互动、民族认同共同性与差异性并在、国家意识良性理性.同时,也指出影响甘南藏族自治州农牧村青年国家认同的传统的贫困问题、宗教问题和部落意识等因素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广大农牧村青年国家认同的基础还十分薄弱.  相似文献   

9.
青年人生价值取向是青年思想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社会转型的深化,当代青年的人生价值取向发生了时代性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究当代青年人生价值取向嬗变的根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青年进行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引导和教育,创新青年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对提高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政治国家认同是公民对国家政治权利的认可和赞同。它是政治制度获得正当性的前提和基础,是增强国家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核心力量,也是国家统一和稳定的重要条件。其中,政党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最高层次。目前,由于历史和现实种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一些港人对地理的、文化的、民族和历史的中国认同问题不大,却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作为政治实体的"中国"充满了质疑和排斥,"一国两制"在政治国家认同上遭遇到了瓶颈。深入分析和诊断"一国两制"下政治国家认同的病因和机理,并对症下药探讨与建构适合"一国两制"的政治国家认同的实现机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和关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个民族的利益诉求不断增加,民族问题不断涌现,导致认同危机的出现,这些严重损害了民族的团结,国家的安定.构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模式,是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发展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可题.  相似文献   

12.
文化认同是指特定个体或群体认为某一文化系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内在于自身心理和人格结构中,并自觉循之以评价事物,规范行为。香港中产阶层由于其独特的阶层特点,决定了其文化认同具有鲜明的特点。概括地说,香港中产阶层的文化认同,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贵和、诚信,同时也秉承西方文化中崇尚民主自由和法治精神等核心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张建军  李乐 《前沿》2013,(7):22-24
国家认同是政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论文从国家认同的概念入手,在对学术界一些相关理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对西方和中国国家发展的不同历史脉络的梳理,分析归纳了国家认同的内涵、表现形式和特点,认为国家认同存在正反两种表现形式和三方面特点,最后将国家认同与爱国主义结合起来,提出由于国家认同存在不同形式和内容,与之紧密联系的爱国主义相应的也有变化。弘扬爱国主义必须首先通过强化人们正面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4.
政治认同和政治参与是青年发展的重要方面。对青年的政治认同和政治参与进行教育引导,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伴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尤其是通过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中外对比,中国青年对政治表现出高度关注,青年政治认同有了很大的提升,青年政治参与呈现新的特征。青年工作者要因势利导,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增强青年的政治认同度,引导青年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5.
研究选取206名彝族为调查对象,探索凉山彝族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基本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增强各族群国家认同提供现实依据。结果表明:凉山彝族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总体态势良好,国家认同略高于族群认同,没有出现两者相冲突的情况;年龄、家庭所在地区、父母族别等客观变量对彝族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有一定影响,但不显著;而文化程度、职业分布、收入、汉语水平、要好朋友的族别等社会性变量的影响显著且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中国侨务的基本问题是海外华侨华人与祖籍国的关系问题。在中国政府不承认双重国籍的政策主张的前提下,中国侨民与祖籍国之间实际存在着双重关系:一是公民身份的法律关系;二是民族认同的情感关系。中国侨务的使命就是正确处理华侨华人与祖籍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重舍,能有效构建国家安全环境,营造和谐的民族关系。重视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和民族和谐的角度实现民族认同,要把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不仅是民族与国家共建和谐的根本目的,也是国家与民族获得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消费文化与青年认同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智君 《青年探索》2006,5(5):68-69,78
消费文化带来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的改变,也给青年的成长发展带来影响,甚至带来了青年的认同危机。本文阐述消费文化对青年认同危机的影响:即消费文化所强调的内容会对青年的现实认同产生强烈的破坏性;消费的私人化威胁到了青年自我的同一性;生活于消费文化语境中的青年极容易损害对他者的认同;对消费可能性的的畸形追求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青年的阶级和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19.
试论全球化与国家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岩 《前沿》2007,(11):28-30
全球化是以经济全球化为起始,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综合动态的过程。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对各个民族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随着区域经济政治一体化的进一步加深,伴随着族际政治的矛盾发展,超国家认同和次国家认同的出现冲击着各个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并产生了某种程度的认同危机。与此同时,全球化也给民族的国家认同带来了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通过积极整合国际国内资源,深化国家认同意识,从而形成中国与国际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独立之初,哈萨克斯坦面临着北部俄罗斯民族分裂运动的威胁,一些少数民族甚至对国家持消极抵抗的态度,尚无主流社会意识填补意识形态信仰真空,国内存在严重的国家认同危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欧亚大陆文明交互影响,哈萨克斯坦国家认同一度弱化。为建构国家认同,哈萨克斯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本文分析这些措施对建构国家认同的作用,探究哈萨克斯坦国家认同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