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才,是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拟从现代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趋势中,探讨军地院校带有共性的通才教育问题。一教育的外部规律表明,教育活动与它的外部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要使受教育者能够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要选择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关键在于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从生生不息的社会发展浪潮中捕获信息。  相似文献   

2.
秘书知识结构“通才”、“杂家’辨李海龙同志来稿对秘书的知识结构进行了辩证思考。他认为,所谓“通才”、“杂家”是一个辩证的范畴,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通才”,“杂家”。首先,这一命题本身就包含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从秘书活动的综合性、枢扭性地位来讲,相对...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双学位教育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对新形势下实施双学位教育的意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就新形势下如何实施这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阐述,对进一步推动双学位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培养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需要的高素质军官队伍,是我军院校教育训练的根本任务。高技术战争要求军官队伍必须是复合型的人才队伍,而实现军官队伍复合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通过训练。本文根据军委江泽民主席关于军官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两个武装”的要求,立足于未来战争的特点和我军军官队伍培养的现状,在强调军官队伍培养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素质的前提下,侧重探讨了复合型军官专业技术素质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5.
发达国家大学素质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大俊  黄惠 《前沿》2004,(2):112-115
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是加强素质教育 ,发达国家素质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综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 ,立足公民教育和价值观教育 ,注重道德教育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是开展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坚持学生为学习主体 ,强调通才教育 ,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是推进文化知识素质教育的必然之路 ,而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注重心理健康和体育运动是促进身体心理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孙娇 《前沿》2013,(4):117-118
随着各国家交流和合作的日益广泛和深入,社会对多元文化外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培养这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和目标。本文以此为切人点,首先提出培养多元文化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然后详细阐述这类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最后从明确培养目标、创立培养模式、建构课程设置、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建立国际交流和合作机制等五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培养此类复合型人才途径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如今的企业,无论生产规模大小、科技含量高低、所有制性质姓甚名谁,企业老板都无一例外地要千方百计地挤干职工花名册上的“水份”。曾有私营企业老板不断报怨:招个办公室主任咋就这么难!原来,他要招的办公室主任,既要在公司起到“总管”的作用,又要具备上网、打字、开车等一系列技能,是个能说会做、通才式、复合型的“多面手”。  相似文献   

8.
《上海机关动态》2005,(11):20-20
今年以来,闸北区检察院党组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检察人才工作,围绕发展的可持续性,加大“七个工作力度”。一是加大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根据该院反贪战线缺乏既懂法律又懂经济的复合型人才的现状,积极引进了几名既懂法律,又懂经济的复合型优秀研究生,充实到反贪查案第一线。  相似文献   

9.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急需大批全球型经济特色人才、复合型人才,处于全球经济前沿的上海,人才从何而来?紧缺人才又如何解决?快速转型的城市经济,需要快速转型的人才思路:全球人才本土化,本土人才全球化。  相似文献   

10.
向党 《公安教育》2002,(3):51-53
进入21世纪以来,各级公安机关面临社会治安管理、犯罪防范的巨大压力,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公安机关对创造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无论是对人才数量,还是对人才质量的需求,都对公安大学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及课堂教学等教学工作形成了越来越大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不断培养出适应公安机关需求的高层次人才,近年来,我们教研室在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方面,投入了较多的精力,积极进行专业课程整合,努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一、积极进行课程改革近年来,为了培养公安队伍急需的国际性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教育理念和通才教育、教授治校、学术自由三种思想,及爱学校、爱国家、爱同事、爱青年的"四爱"之心,惠及两所清华大学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学人,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2.
加大三个力度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深入实施“万名人才引进回归工程”,根据产业提升的需要,引进企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研发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促进企业发展;按照文化名市建设的要求,积极引进规划人才、高教人才、卫生人才、文化人才,推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郑作广 《当代广西》2010,(11):42-42
新形势下加快我区经济发展,不仅急需培养各类人才,而且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区教育必须立足于现代化建设和当前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改革创新,努力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县级民政部门有以下特点:一是最接近基层,既要充当“二传手”,指导基层民政工作;又要担任“主攻手”,直接从事基层民政工作。二是编制紧、机构精、人手少,工作职责分工不可能太细,股室之间往往互相渗透、交叉,“分工不分家”。三是突击性工作多,突击任务一来,局机关的力量要统一调度,“一轰而上”,“一轰而下”,或曰“下去一把抓,上来再分家”。四是县级民政部门是民政工作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新情况和新问题多,干部职工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因此,县级民政部门不但要有熟悉某门专业的尖子人才,还要有更多的一专多能的“通…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复合型出版人才”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琳 《桂海论丛》2006,22(5):94-96
文章认为,复合型出版人才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在现代出版界是稀缺资源。受出版体制和出版教育体制制约,复合型人才短期内不可能大量出现。追求所有出版从业人员都成为复合型人才不切合实际。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调整好人才结构,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以人为本,才是解决目前出版人才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适应素质教育总要求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院校如何面对公安工作实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1998年初,辽宁警官专科学校受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以打破专业界限为标志的通科培训”教学改革成功经验的启示,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探索出了一条适应公安人才培养的新路子——通科育通才。这项教学成果2001年获省教育厅教研成果三等奖。按通科育通才培养的第一届毕业生,在专业实习中因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专业过硬,受到实战部门的普遍赞誉和好评。 一、更新教育观念,建立“通科合训,专业分训”人才培养新模式 1998年以前, 辽宁警官专…  相似文献   

17.
段骏 《当代广西》2013,(9):27-27
近年来,柳州市各企事业单位广泛实施"师带徒"制度,让企事业内部经验丰富、有良好管理技能的管理者或技术专家、技术能手,与青年技能人才以协议的方式确定师徒关系,通过"师承"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习计划,并达到要求具备的水平。这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十年磨一剑"式"学徒制"模式,探索出一条让青年技能人才快速成长的新模式。作为工业城市,柳州市的发展需要一大批高技能人才。近年来,柳州市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有关精神,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能力建设、推进培训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一君 《前沿》2007,(5):68-69
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是当前高校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人才培养改革模式之一,本文通过对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途径的分析,提出高校要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就要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并加强教学的社会实践,以及建设具有复合型知识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高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19.
︽大学语文︾教学与培养跨世纪人才高湛祥自1953年以后,《大学语文》这门课在全国范围内被完全取消。这不但助长了重理轻文的倾向,而且使高校毕业生的语文水平不断滑坡,适应不了文理相互渗透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发展,削弱了“通才”教育的基础,很不利于大学...  相似文献   

20.
李世民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的“统战”策略浅谈艾雪[编者按]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是我们从政为民治国的一个方法.我国历史上曾有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和"康乾盛世".其中唐太宗李世民的治世之道与用人之道极有特色,开创了唐朝这一封建社会的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