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拙文《也谈中国学术文化的重建─—兼与王晓华博士商榷》在《探索与争鸣》1998年第3期上发表之后,受到了来自戴勇斌、李文锋两位同志的尖锐批评(见该刊1998年第6期、王文见该刊1997年第10期)。与王晓华一样,该文认为“中国文化的理论体系建构能力确实比西方文化差”,究其原因,则是由于逻辑学的不发达,使“中国文化在源头处就缺乏纯粹的理论建构”,其重要表征则在于“中国古代只有发达的工艺技术而无严谨的科学理论”,这标志着中国文化体系建构能力的先天不足。一位作者的文章能受到来自学术界内部的注意与批判,无论从何种意义而言…  相似文献   

2.
王晓华先生在《探索与争鸣》发表的《钱钟书与中国学人的欠缺》、《建构主义: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见该刊1997年第1、10期)对中国文化做了批判性论述,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该刊今年第3期上,邓牧之、彭文斌的《也谈中国学术文化的重建》(以下简称邓彭文)对王晓华的观点进行了反驳。通观全文,充溢言表的对中国文化的过分夸赞,使我们再次感受到了90年代兴起的“新保守主义”的存在。我们认为邓、彭二位对王文观点的反驳缺乏说服力,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看法有值得商榷之处。邓影文的作者认为中国文化在理论体系建构能力上并不比西…  相似文献   

3.
宪政在西方是社会自然演进的结果,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而这正是传统中国所缺乏的。当前我国在宪政建设过程中对国家与社会关系制度的建构必须回溯宪政文化,探寻宪政文化对近代以来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的影响,并根据当代中国宪政文化的隐性变迁建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制度。据此,国家与社会在结构上分立、态势上均衡、行为上互动才是我国在宪政建设过程中制度建构应遵循之面向。  相似文献   

4.
马友平 《求索》2007,(5):217-219
在中国文化史上,“五四”新文化运动秉持的文化理念与立场,通过付诸实践蕴育了多元文化生态不同面相及其共生互融,由此构建了一种真正具备现代意义的文化精神。这一策略性的文化话语建构模式,由于具备新的时代意识,因而彰显出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五四时期的现代文化建构过程中,五四文化先驱并没有对于传统文化进行“复兴”或“重释”,而几乎完全是以欧洲文艺复兴以后的近代文明为参照,彻底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以西方近代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来破除中国封建专制和封建文化的理性主义的束缚,表现了对文化的反叛和进取精神。但五四文化先驱在趋向欧洲近代文明的时候,又觉察到了它的某些不可克服的流弊,因此,五四时代知识分子既试图与传统作彻底的决裂,又实在无  相似文献   

6.
解构与建构——当前文化比较这我见江振军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影响了中西传统文学的生长发育。中国文化自古以来我强调群体价值,西方文化自古以来多强调个人价值,中国文化偏重于道德与情感,西方文化偏重于法制与理性,中国文化多偏重于个性的压抑内敛,西方文化多偏重于...  相似文献   

7.
五四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传统,理应在当代文学中得到继承与发展,而这一点集中表现就是当代文学的文化重构。五四“文学革命”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就是五四新文化精神,它应该概括为:科学、民主、社会主义。为什么还加上一个“社会主义”呢?因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在中国封建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激烈冲突中,所作的文化选择。先进的中国人在文化观念上选择的是  相似文献   

8.
金花子 《求索》2008,(11):194-196
改造“国民性”是晚清时期各种西方文明碰撞下所产生的最大思想命题,它从产生伊始就始终没有脱离开文化比较的视阂。西学背景浓厚的林语堂,早年追随五四先行者的足迹,看取西方价值观而致力于批判“国民性”以革新中国社会。三十年代以后,林语堂开始面对西方社会介绍中国文明,从中西文化的融合互补中找到了建构新的“国民性”的理想途径。而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书写,又使他的表述陷入了“自我”的尴尬与困境。  相似文献   

9.
黄波粼 《求索》2008,(9):213-216
《独立评论》的现代化观是全面性的,文化现代化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讨论内容。《独立评论》关于文化现代化的论争主要有四个方面:固有文化是劣多优无还是优劣并提?读经是有用还是无用?国医是玄虚还是科学?西化是全盘还是部分?在《独立评论》知识分子的语境中,西化即现代化;他们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旧文化与新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二元对立。其实他们并不认为中国文化一无是处,只是基于中国文化的惰性太大、暮气太深,必须矫枉过正,充分学习西方文化,才能使国家富强和现代化。这种文化取向一是与他们留学欧美的西方学术背景有关,二是五四新文化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的延续。  相似文献   

10.
孙郁 《北京观察》1999,(1):58-59
读书界总要有一些热点。八十年代有“五四”热;九十年代初,“晚清”思想被一些学人所乐道;近几年传记作品大盛:关于陈寅恪、吴宓、顾准、顾颉刚,胡风等人的书,不知出版了多少。我近来翻阅朱正、韦君宜、林贤治、谢泳、李辉等人的著作,觉得几代学人的思路,不由得集中于五十年代中国文化的思考。随着储安平、费孝通一些文集的出现,注视五十年代,已成了当下学界有趣的话题。五十年代的中国,在20世纪的历史上殊为重要。封建的传统、五四的传统、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突然被切割到另一个世界。那个时代是翻天覆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制度都是建构在一定的文化根基之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主制度建构,先后经历了断裂式的制度建构和创新性的制度重构过程,而伴随中国制度建构过程的是其文化根基的现代转型,以及文化建构的断裂与重构过程。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需要研究制度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内在关系,反思中国民主制度建构的文化动因,以构筑当代中国民主制度建构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2.
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历经30多年的实践,中国摸索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特的发展道路,美国高盛公司顾问乔舒亚库珀默雷称之为“北京共识”,有学者称之为“中国模式”。这一中国模式首先使占世界贫困人口70%的人脱贫,这是中国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发展本国经济多了一种选择。2013年美国《外交》双月刊1-2号发表文章:《中共的生命力-后民主时代在中国开启》。文章认为,中国模式终结西方民主“唯一合法性”。现在我们所期望的是当代中国也能够创造出新的超越西方现代的文化模式:其一是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以使当代中国文化具有与中国经济相匹配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对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其二是为世界的多元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此,本文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文化模式概念,二是当代中国文化模式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三是当代中国文化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是海峡两岸作家在二十世纪遭遇的最具影响力的异质文化。五四新文学时期,20年代末30年代初曾鸣响过现代主义诗歌的声音,新感觉派小说也曾引起人们的瞩目。就整体格局而言,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在东西方文化撞击中蕴育新生的,近代以来的知识分子总是不断地向国外寻求建构新文化的动力。鲁迅在对传统文化的反省解剖基础上对外国文化采取一种开放态度,主张“拿来主义”,提出对外来文化应有一种雄大的“汉唐气魄”,有一种“放开度量,大胆地、无畏地,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是海峡两岸作家在二十世纪遭遇的最具影响力的异质文化。五四新文学时期,20年代末30年代初曾鸣响过现代主义诗歌的声音,新感觉派小说也曾引起人们的瞩目。就整体格局而言,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在东西方文化撞击中蕴育新生的,近代以来的知识分子总是不断地向国外寻求建构新文化的动力。鲁迅在对传统文化的反省解剖基础上对外国文化采取一种开放态度,主张“拿来主义”,提出对外来文化应有一种雄大的“汉唐气魄”,有一种“放开度量,大胆地、无畏地,将新文化尽量地吸收”的气魄。如何看待本国传统和外来文化,鲁迅这…  相似文献   

15.
文化意义上的“五四”时代,大约从1915年到1935年。在这个时代里,中国人自盛唐以来又一次表现了文化开放、大胆引进的恢宏气度。在“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宽容旗帜下,西方各种流派思潮都被介绍到中国,辽阔的神州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文化之争问题,自从毛泽东同志自五四时期提出“西方思想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的主张以后,在他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一直非常关注这个问题。为了指导文化战线上的反对封建文化和买办文化的斗争以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毛泽东同志深刻地总结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经验教训,分析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特点,明确地提出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基本方针,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中西文化观。  相似文献   

17.
探寻法治的中国道路 在当下这个矛盾复杂、问题重重的社会转型期,法学学人更多的是跟随媒体追逐社会热点,而遮蔽了对“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秩序”问题的思考。法学的力量来自对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解。中国法学的误区在于以“他者”为判准来进行法律制度建构,导致了对西方法律和当下现实的双重误读。一些法学家热衷于移植西方法律制度、复制西方法学知识系统,而压根儿就不关心应该如何理解中国、如何建构生活秩序等当下问题,法学成为一门遮蔽真问题的学问、绕道走的学问,成为一个没有主体性的话语体系,一个悬空的知识系统。  相似文献   

18.
刘颖 《理论月刊》2023,(10):5-13
文化安全研究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研究,这一研究体现了中国学界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努力和成果。首先,文化安全研究是中国知识界针对近代以来世界文化发展问题所作的思考,是在吸收国外相关研究理论基础上提出并开展的;其次,文化安全研究充分立足中国文化发展实际,是完全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再次,文化安全研究是中国学界立足中国经验建构的具有科学理论基础的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 “五四时期”曾爆发了关于东西文化的激烈论争。以陈独秀、胡适、钱玄同等人为代表的“激进派”文化战士受到中国当时贫穷落后境况的振撼,力主否定已有的传统文化,全面吸取西方的文化。另一方面,以《东方杂志》主编伧父、《甲寅》杂志主编章士钊为代表的一些人则强调在“重整固有道德”的基础上学习西方文化。对这场论争,史学界、文学界似已有定论。《江汉论坛》1990年第10期发表了钱婉约的文章《两种人与两种文化态度——评五四时期的东西方文化论争》,对这一论争从学术价值方面进行了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的本土化建构需要一种文化自觉,需要自觉克服本土文化知识内部的学科隔离和思想樊篱。这一方面需要对西方的文化体系进行批判与改造,同时也需要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吸取养分,并与传统文化资源实现新的契合与融通。谭嗣同兼收并蓄,展开与西学的对话与沟通,创立了其"仁学"社会思想体系。本文以谭嗣同仁学思想及文化建构路径为个案进行探讨,为文化本土化建构提供一种科学方法论和新的研究范式,为中国文化建构的合法性问题、文化自觉问题强化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