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小平关心国计民生。他在分析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共同富裕思想,为我国制定扶贫开发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把共同富裕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高度来认识,为我国搞好扶贫开发实践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他的关于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论述,为我国扶贫开发提供了严谨而科学的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统一战线的发展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强调在新时期统一战线仍是一个重要法宝;界定了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任务...  相似文献   

3.
战略文化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和研究的领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对中国战略文化做出了诸多贡献,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中性论"与国际关系理论拓展了"和合"文化;"一国两制"思想是对"大一统"观念的创新;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促使我国传统战略文化发生嬗变。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党的纯洁性建设的相关思想,并且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进行了合理的创新和必要的补充。邓小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从思想、作风、组织、制度和反腐倡廉五个方面入手,对保持党的纯洁性进行了伟大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其有时代特色的党的纯洁性建设理论体系,为新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支撑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路线的独特贡献:精心策划,力挽狂澜,扭转会议方向;高瞻远瞩,号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审势渡时,提出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特殊贡献的实质是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的特殊贡献决定他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理论构建与发展的新时期。由于时代主题的转变、社会整顿与个人特质等,邓小平社会治理思想逐渐形成了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制度管制”的鲜明特征。邓小平社会治理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理论起点和开端,是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思想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经验走向科学、从计划走向市场、从人治走向法治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它具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普遍性,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的多党合作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多党合作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原理,根据当时国内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和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科学地判断民主党派的性质及历史地位,开创了多党合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作为我们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杰出贡献之一,就是恢复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上升华了实事求是;率先倡导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升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提出并论证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辨证统一;阐明了思想路线同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关系;强调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群众路线的统一;坚持了系统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身体力行,为全党树立了坚持实事求是的榜样。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不仅对历史问题进行了客观的评判,还从思想上解放人们的观念,让人民从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束缚中解脱出来,做出了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生产力为着眼点,把实践作为检验改革开放成果的标准,以先富带后富战略选择,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为突破口,从而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实现了人民富裕和国家的富强。邓小平当年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中的实现小康的建设目标,在党的十八报告中继续实施,我国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邓小平思想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将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而越发具有历史意思。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的历史转折关头,以思想理论上的拨乱反正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大问题。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和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科学总结反对“左”和右两种错误倾向的经验,是他对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拨乱反正”的三大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他第一个提出先"建立小康社会",然后在建国10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他开辟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正确发展方向的历史基础;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基的邓小平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正确指导思想的历史基础;始终坚持和发展而尚未完全明确其概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制度的历史基础;规划未来中国发展宏伟愿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正确战略目标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12.
坚决支持和正确引导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的一大历史功绩。邓小平明确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深刻地阐述了实践标准,提出了“精髓说”;深入剖析了“两个凡是”的反马克思主义实质;他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讨论的发展;他全面总结了这场大讨论,精辟阐明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邓小平创立了“思想路线”的科学概念和一套思想路线理论,在党内得到普遍认同,使党的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起来。  相似文献   

13.
2 0世纪末 ,美国第四十三届总统选举大战 ,形如拉锯 ,激烈而滑稽 ;总统迟迟难产 ,实为当代世界历史的笑柄。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必然涉及到当今时代的性质和特点 ,因而邓小平理论的时代观十分鲜明。邓小平理论的时代观具有全球性、求实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等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中国现代化理论模式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最重要的指导模式。但目前这个现代化模式中的关键概念有所模糊,需要对邓小平现代化模式的几个关键概念进行澄清。邓小平的中国现代化理论的基本思路与模式是在一个强有力的核心领导下,充分地实现法制、现代经济、政治与文化体制,走的是既全面吸收西方,又坚持中国本位的现代化之路,既反左又反右的"中道"之路。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提出"粮食安全论",特别强调了农业发展的重心;提出"多种经营论",十分注重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继承了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社会发展观的精华,并依据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进行了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点,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等内容。邓小平的社会发展思想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先声。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社会生产力理论,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其确立的生产力标准思想,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从主题学视角看,启蒙、专制、救亡、翻身、民粹一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核心主题,路径选择的不同既能够使它们同步实现,也能够使它们相互拆解。从晚清到"五四",从抗战到新中国,虽然不同时期主题表现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互有隐显的结构形式却决定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格局与面貌。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和南方谈话前后是邓小平理论发展史上的两个高峰。这两个高峰在指导原则、政治保证、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它们所达到的层次和深度有所不同,后者比前者具有更高的历史水准。其原因在于,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进程所能达到的深度不同。这个问题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后坚持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