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平权作为第三代人权中的一项普遍性权利,得到了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的确认,和平权的属性、内容及与其他消极人权的竞合性决定了其具有可诉性。和平权从一项抽象的应然权利最终转化为现实权利,必然要通过法定化、宪法化的方式,违宪审查制度是保障和平权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从违宪审查的四种模式即立法机关审查模式、专门机关审查模式、司法机关审查模式及宪法法院审查模式来看,宪法法院模式更具有借鉴价值。在我国,由于司法独立性较差,司法权威不足及人权保障观念淡薄等缺陷存在,因此,建立宪法法院模式的违宪审查制度,对于我国民主、宪政、法治、人权事业发展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法两国违宪审查模式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虹  陈党 《学习论坛》2003,(3):45-48
美国和法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在成因、主体、方式、时间、结果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前者由普通法院负责 ,注重于事后的具体的案件审查 ,其基本出发点是为了保障公民权利 ,属于“公民权利保障型”违宪审查模式 ;后者则由专门机关负责 ,注重于事前的抽象的原则审查 ,其基本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宪法秩序 ,属于“宪法秩序保障型”违宪审查模式。  相似文献   

3.
违宪审查制度与公民权利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爱红 《探索》2005,(2):184-187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立法机关制订的任何法律法规均不得与其相违背。但目前我国的违宪状况不容忽视。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了法规审查备案室,专门审查包括国务院所立行政法规在内的、全国各位阶法规是否违宪违法,但它并未能真正承担起违宪审查的重任。为树立宪法的权威和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保障民主、法治与人权,我国应尽快建立适合自己国情的违宪审查制度,以更好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人民主权、分权制衡、司法独立和联邦国体是美国宪政的核心内容.美国宪政是美国强大的根本制度保障.美国宪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违宪审查制度是现代法治国家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国法治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现行宪法对违宪审查制度虽有明文规定,但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致使违宪审查制度缺乏有效性的保障措施,可操作性不强。为了保证宪法的有效实施,维护宪法权威,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必须尽快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6.
钱晖  吴春祥 《唯实》2005,(7):56-58
宪法司法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宪政成熟的标志。我国的宪法司法化严重滞后,已影响到我国的法治化进程。为此,必须建立以违宪审查、宪法诉讼和违宪责任机制为核心的宪法保障制度,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宪政视角下有限政府的内涵是政府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通过法定程序,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并切实履行对公民的责任。要建构有限政府,必须从实现法治、体现民主与人权理念、实现分权和制衡、实现多元治理模式和健全公民的民主参与机制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子林 《理论学刊》2006,(11):94-95
所谓宪政,是指由宪法性法律或宪法性惯例确定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相互关系、职责权限、活动规则,旨在保护公民权利,并由制度保证宪法得以实现的状态。宪政必然涉及到两种关系:(1)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即公共权力的分立与制衡的关系;(2)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关系,即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其中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是宪政的主要矛盾。宪政主义意味着在政府和公民的关系中对政府进行法律限制,在被治者的权利与自由和政府的有效运作间谋求平衡。但是,宪政的主题必然在逻辑上涉及到合宪性审查的主题,这是违宪的司法救济手段,也是宪政的制度体…  相似文献   

9.
对美国的司法审查制度学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美国的司法审查制度已成为美国宪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许多国家效仿.本文通过阐述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概念,确立基础、过程到其作用、影响,最后的落脚点还在于我国的相关制度建立问题--建立适合我国的违宪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10.
对违宪审查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般认为 ,违宪是指各国家机关、政党、武装力量、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制定的行为规范及实施的公务行为违反宪法精神或宪法规范。违宪审查制度则是对这些规范性文件或行为的合宪性进行审查和处理。违宪审查与宪法监督都包括制度层面的涵义 ,而宪法监督外延更广 ,包括法律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等 ,违宪审查属于其中的法律监督 ,是一种有法律效力的监督形式 ,也是最为有效的监督形式。世界上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违宪审查制度 ,大体可分为三种模式 :(1)由立法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立法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源于英国。英国奉行议会至上的…  相似文献   

11.
违宪审查制度是保证宪法得以有效实施,裁定并处罚违宪行为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在有关法律中对违宪审查提出的主体、违宪审查的基本程序等作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其加以完善:扩大违宪审查提出的主体范围;设立专门性的违宪审查机构;扩大违宪审查范围;完善违宪审查程序;等等。  相似文献   

12.
王玉富 《唯实》2002,(12):42-44
我国现行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进行违宪审查的制度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已经不适应实践的需要 ,不利于我国宪法的贯彻实施。应在立足我国国情和借鉴西方两大法系违宪审查制度的基础上 ,对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进行重构 ,即建立宪法委员会和宪法法院并存的复合违宪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人权的宪法保障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旺洪 《唯实》2004,(1):50-52
一从现代宪法的价值要义论之 ,宪法乃是人权和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是人权保障的总章程。人权是宪法的最高价值目标 ,也是现代政治统治的最深刻的合法性基础和终极价值追求。人类宪法和人权保障制度的历史表明 ,宪法与人权是互为表里、紧密联系的。无论是最早的宪政国家英国 ,还是美国和法国 ,都首先有人权的观念和人权的宣言或法案 ,而后有宪法的制度构造 ,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宪法配置和规制 ,防止国家权力对人权和公民权的侵害。所以 ,尽管英国 12 15年《大宪章》还不是近现代意义的宪法性文件 ,但它已经包含了对人权的尊重和对国王权力进行…  相似文献   

14.
民主集中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合理和有效率的制度,但在实践层面尤其是具体制度上存在着制度性的缺陷:缺失严密的权力制衡机制,权力过分集中成为一种久治不愈的痼疾。把分权制衡机制引入民主集中制,作为这一党和国家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的重要补充,是有效克服这一缺陷的一个重要路径选择。引入分权制衡机制以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应把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体系结构、健全和完善领导班子权力结构、推进从威权型国家治理模式向宪政型国家治理模式转型作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欧阳云梓 《探索》2007,2(5):53-56
李大钊主张民众实行大联合,形成保障人权的力量;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人权的保障书,应将确保自由写入宪法;中国应实行联邦制,进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确保国民的人权.  相似文献   

16.
平衡是关系宪政建设成败的关键,美国宪法之所以能够维持美国政局稳定也依赖其平衡机制和平衡精神。通过解读美国宪政发展道路上的权威之作——《联邦党人文集》,可以深刻的了解美国宪政的平衡机制,包括联邦与州之间的平衡、三权制衡以及参议院与众议院的平衡,并且在三大平衡机制中还蕴含着更深刻的平衡理念,包括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平衡、性恶理念与美德追求的平衡以及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从而达到最佳的政治平衡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西方的政党法治,就是政党政治的法治化,是以宪法、法律、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规制政党的存在和其内部、外部行为,将政党行为的合宪性和合法性纳入违宪审查体系的一种法治模式。西方政党法治的重要功能是在宪法上确立其政治地位,其原则为自由、平等、独立、人权和财务公开,其保障机制是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18.
依宪执政作为现代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一种高级形式,是宪政发展的客观要求。关于宪政,它是以宪法为前提,以人权为目标的民主化、法治化和制度化的系统过程。宪政的基本前提是宪法。一部具有权威性的宪法是真正宪政的前提和起点,一个现代国家的各项其他制度和程序都要经由宪法来规定和确立。宪政的基本价值目标是人权。作为一个现代国家的公民,  相似文献   

19.
华盛顿是美国独立、制宪以及共和联邦制的奠基者.他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奠基者一起把天赋人权的价值理念贯彻到宪政的实践和理论中,把自然法转化为宪法,实现了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0.
唐忠民 《探索》2015,(2):188-192
依宪治国是党和国家在选择治国理政方法上的一次重大决定。实现依宪治国,必须具备良好的宪法、健全的宪法实施机制以及坚定的宪法信仰。我国目前存在宪法信仰缺失、宪法权威不足、宪法实施不力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传统文化的桎梏,宪法教育的不力,宪法作用空间的缺失,其他权力的干扰和阻碍以及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必然发展阶段。由此我国的违宪审查机关要依宪追究违宪行为,我国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行政机关要在现行宪政体制下履行宪法实施职责,执政党要依宪执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普通民众要增强宪法信仰,这样才能促进依宪治国战略目标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