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辉 《台声》2006,(11):37-41
两岸亲情血浓于水。文化一脉相承。两岸城市艺术节活动的举办。搭建了两岸城市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将推动两岸文化团体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密切两岸文化往来。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大力发展两岸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是两岸实现双赢、走向繁荣的共同需要。  相似文献   

2.
陈清林  刘晓佳  邰宗 《台声》2013,(11):28-31
●为破两岸政治难题凝聚民间智慧●共同发布《首届两岸和平论坛纪要》●围绕两岸四项议题展开深入研讨●第二届两岸和平论坛预定于2014年在台湾举行10月11日至12日,首届两岸和平沦坛在上海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两岸和平、共同发展”为主题,共邀请了来自海峡两岸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前来参会。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两岸专家、学者围绕两岸政治关系、两岸涉外事务、两岸安全互信、两岸和平架构四项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3.
两岸入世后金融交流与合作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 0 2年以来 ,继台湾银行到大陆设立代表处后 ,两岸又实现了直接通汇 ,长期滞后发展的两岸金融关系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但是 ,两岸金融关系正常化的继续发展仍然十分艰巨。而两岸加入WTO的新形势又迫切要求两岸加快金融交流与合作。针对目前两岸金融往来中存在的两岸金融业务直接往来、互设金融机构、两岸金融监管及货币兑换等主要问题 ,两岸应当采取积极务实、灵活变通的措施 ,共同创造两岸金融合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赵辉 《台声》2006,(11)
两岸亲情血浓于水,文化一脉相承。两岸城市艺术节活动的举办,搭建了两岸城市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将推动两岸文化团体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密切两岸文化往来,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大力发展两岸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是两岸实现双赢、走向繁荣的共同需要。  相似文献   

5.
<正>海峡水暖,媒体先知,两岸开放各项交流以来,两岸新闻界发挥了报晓迎春、先驱破冰的重要作用。时至今日,两岸主流媒体客观、公正的报道真实地反映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方面面——政治对话、经济合作、人员往来、文化共扬、科技互通……每一个两岸交流的场合都少不了两岸媒体的参与报道。可以说,两岸新闻交流是两岸交流中最为积极活跃的因素之一,两岸新闻交流融于两岸大交流之中,汇聚了两岸交流的正能量,充分发挥了两岸交流合作传导助推作用。2013年12月22日,海峡两岸媒体前瞻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宾馆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央电视台主办,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台湾"中央  相似文献   

6.
当前,两岸直航问题已成为影响两岸经济关系和台湾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快推动两岸直航是两岸主流民意的共同期待。两岸直航的意义与影响加快推动两岸直航进程,对今后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台湾经济发展乃至两岸关系的和平与稳定将产生一系列重要影响。(一)大幅度降低两岸货物运输与人员往来成本两岸直航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大幅度降低两岸货物与人员往来的航运成本。从货物运输看,两岸若实现直航,综合估计可较间接航运节约成本2%左右,以2005年两岸贸易总额912亿美元计算,一年可节省成本18亿美元以上。从两岸人员往来看,2005年两岸人员往来高…  相似文献   

7.
开展两岸文化交流,必须深入、准确地了解两岸文化的现状,才能有的放矢收到实效。目前大陆方面谈论两岸文化的共同性较多,谈论差异性较少,两岸文化是否存在本质的差异,还没有明确的结论。通过查阅学术界对两岸文化差异的各种说法,说明多数人认定两岸文化没有本质的差异。本文从两岸社会性质、社会制度的差异出发,运用文化社会学的"文化突变"概念,论证两岸文化存在本质差异并探讨其原因,进而从当前大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说明两岸文化本质差异的具体表现。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开展两岸文化交流必须重视解决的三个问题:对两岸文化异同的评估、文化交流的目的、对两岸文化差异的态度,并针对一些不同的看法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8.
《两岸关系》2006,(9):1-1
大力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是深化互利双赢的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去年以来,祖国大陆积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四点意见,落实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等达成的共识和意见;在今年的两岸经贸论坛期间,又提出了包括扩大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在内的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并积极推动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的举办。大力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已成为两岸同胞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两岸农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台湾地域狭小,市场空间小,海洋…  相似文献   

9.
随着两岸交流的日趋深入,两岸配偶的持续增长,如何更好地为两岸随着两偶的婚姻当事人提供有关咨询、协调等便利服务,促进两岸民间机构、公益组织建立紧密的联系互动机制,切实维护两岸配偶合法权益,是两岸双方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0.
张冠华 《台声》2005,(12):22-23
实现两岸投资贸易正常化,亦即实现两岸直接双向“通商”,是实现两岸经济关系全面正常化的重要步骤。过去20多年来,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迭掀高潮,带动了两岸贸易的快速增长,并进而推动了两岸人员往来、农业合作、金融与科技交流等其他领域的发展。两岸投资贸易关系已成为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重心所在,对促进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与繁荣、缓和与稳定两岸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一、当前两岸投资贸易格局及其影响但遗憾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虽然目前两岸投资贸易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两岸已互为主要贸易伙伴,大陆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顺差来源地…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5,(23)
<正>两岸共同价值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两岸历史积淀的传承与萃取,也是对两岸现实交流互动的概括与催生,更是对未来两岸共同命运的前瞻与追求。当前,是两岸关系66年来最好的黄金发展时期,两岸各界精英、两岸同胞应创建两岸共同价值,加强两岸心灵契合建构,完成两岸终极统一的使命。两岸共同价值应该是当代人类文明、价值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2.
丁宇 《两岸关系》2013,(1):56-57
1月12日,两岸民间互信与媒体互动暨人民政协报《两岸经合》周刊创刊百期恳谈会在京举行。恳谈会上,两岸专家学者围绕加强两岸新闻交流、加快两岸媒体互设常驻机构等议题进行探讨。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克辉、大陆主要涉台媒体机构负责人、两岸工商界代表200多人出席会。  相似文献   

13.
肖军 《台声》2009,(8):29-30
当前,祖国大陆网民人数已达3.16亿,而台湾上网人数业已突破1580万。如何促进两岸互联网行业交流与台作,并借助互联网更好地促进两岸经济发展,已成为两岸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7月7且,首届两岸互联网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两岸的300余位互联网业者,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坐而论道”,通过审视梳理两岸互联网的过去与当下,共同探讨两岸网络营销模式、电子商务、网络游戏、两岸网络媒体合作模式。2009年盛夏,两岸互联网产业的深层台作,正在悄然酝酿。  相似文献   

14.
王茹 《台湾研究集刊》2006,45(3):1-7,83
海峡两岸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不少领域里存在差异,民意也有歧异与落差。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显现、维系和生长离不开两岸民众的交往、沟通。通过多年两岸的往来,当前两岸共同市场已见成效,其他领域的交流和交往也有相当的规模,在此基础上,建构两岸公共生活的努力会使两岸民众有更多真诚的沟通与意义的分享,有助于两岸民众形成沟通、理解与共识的相处之道,提高两岸命运共同体的亲和力、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两岸关系》2006,(7):5-5
6月14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对两岸航空业民间组织就两岸客运包机节日化和开办两岸专案包机达成共识一事接受采访时说,积极推进两岸直航是我们的一贯主张,我们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随着两岸经贸关系不断发展和两岸人员往来日益密切,早日实现两岸直接通航,已成为当前两岸交流中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两岸直航是每年数百万到大陆经商、探亲、旅游的台湾同胞的需要,是众多台湾工商企业界人士在大陆经商、发展事业的需要,是实现两岸民众旅游正常化的需要,是台湾水果、蔬菜到大陆销售,降低运输成本,照顾台湾农民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两岸关系》2010,(8):5-6
在两岸政治互信和良性互动逐渐增强、两岸全面交流局面形成、两岸顺利签署ECFA的大背景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如何向深度和广度推进,特别是如何发展两岸政治关系?成为两岸有识之士普遍关注的话题。为了推动两岸学术界、舆论界进一步关注并思考这一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7.
《两岸关系》2012,(9):71
海峡两岸文化同根,艺术同源。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和心灵家园。书画艺术作为传统的中华文化之奇葩,蕴涵着根脉相同的文化精髓,有着同根同祖的文化内涵。两岸的未来属于两岸的青年,两岸的青年也将决定两岸的未来。为了促进两岸青年书画的共同繁荣,增进两岸青年书画家的情谊,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吸引力,经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交流局批准,《两岸关系》杂志社将举办2012年两岸青年画家作品展。同源的中两岸共同富和术作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台湾地区政策限制,多年以来,两岸投资关系主要是台商赴大陆投资为主。随着两岸经贸关系深化发展,两岸投资关系的“单向性”作为两岸经贸正常化问题更加凸显出来,由此导致的两岸经贸“非均衡”及其所衍生两岸经贸深化合作问题,制约了两岸经济互动合作、共创双赢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两岸互信的社会生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建立互信是两岸关系的核心。由于社会基础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坚实的基础,因此从社会基础人手是探讨两岸互信问题的关键。社会学中的社会生成原理对信任问题具有独到的分析视角,可为两岸互信问题提供借鉴和启示,例如两岸互信的社会生成意涵、机制与路径等。首先,两岸互信的社会生成是一个具有自我增强效应的持续过程,它需要相关社会条件的创造;其次,两岸互信的生成机制有其内在的规律,与社会规范、社会情绪以及社会网络等因素密切相关;最后,基于上述两岸互信的社会生成意涵和机制,两岸互信的社会生成路径主要包括两岸积极、主动的信任教育,两岸社会制度的相互调适和两岸合作治理等。总之,两岸互信的社会生成既需要相应社会条件的造就,也需要两岸双方的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20.
陈键兴 《台声》2014,(1):16-16
<正>2013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北京会见了出席2013海峡两岸媒体前瞻论坛的代表。俞正声充分肯定两岸新闻交流取得的成绩以及两岸媒体为推动两岸关系改善发展、增进两岸民众相互了解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民众的共同愿望,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是两岸民众的共同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两岸民众的共同心愿。这就是两岸媒体交往的基础。俞正声希望两岸媒体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善尽社会责任。以和平发展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