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丹铮  陈捷 《人民政坛》2006,(10):45-46
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检察院是全省最年轻的检察院,再过一个多月就满三周岁了。过去的三年,在这个农村人口占95%以上的新区,翔安检察院充分发扬了团队协作精神,恪尽职守,公正执法,共批捕破坏重点工程施工的犯罪嫌疑人22人、起诉27人,立案查处各类职务犯罪案件15件17人,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为翔安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查办职务犯罪决不手软,全年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393件1646人,其中有厅处级干部107人";"全年共批准逮捕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和假药犯罪嫌疑人114人,依法提起公诉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涉众型经济犯罪464件891人,起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171件405人,立案查处环保领域受贿、渎职等职务犯罪52人,监督纠正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虚假诉讼案件  相似文献   

3.
《公安学刊》2011,(5):F0003-F0003
大唐派出所所辖大唐、草塔两镇,辖区面积137.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164人,共有行政村28个,居委会7个。2010年两镇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2.3亿元,财政收入5.7亿元。去年全所共接受报警8937起,破获刑事案件464起,起诉犯罪嫌疑人264名,共查处治安行政案件742起,处罚967人次。  相似文献   

4.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市检察院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在为期一年半的集中查办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渎职犯罪专项工作中,本市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渎职犯罪案件27件,要案4件,涉案金额达1亿多元。在此次专项工作中,本市闵行区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宝山区检察院反滨职侵权局局长朱渊分获全国检察机关先进集体和个人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5.
正不久前,犯罪嫌疑人黄某、罗某勇、黄某明、龙某金等4人因涉嫌非法采矿罪,被河池市凤山县公安局依法起诉至凤山县人民检察院。这是凤山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的又一重大战果。截至10月底,凤山共摧毁恶势力犯罪集团2个,打掉涉恶团伙8个,破案14起,刑拘63人,逮捕33人,起诉31人。  相似文献   

6.
黄岑 《公民导刊》2005,(12):39-40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自2003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启动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以来,目前在全国十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789个检察院开展了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经人大、政协和有关部门推荐。共选任人民监督员19015名。人民监督员共监督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拟不起诉、拟撤销案等“三类案件”6719件。  相似文献   

7.
商业贿赂危害巨大 商业贿赂是指在商务活动中用贿赂的办法谋取经济利益的一种不正当的行为。商业贿赂对我国社会的危害很大,它破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市场经济强阔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而商业贿赂的存在,使得市场经济的秩序受到扭曲和破坏。例如政府采购采用招标的办法,目的是从市场中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但是因为商业贿赂的存在,可能优秀的供应商选不上,选上的倒是提供质次价高商品的供应商,这样就破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  相似文献   

8.
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作出了明确规定。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必须满足轻罪、悔罪及符合起诉条件的要求。应当在六个月至一年的考验期内,检察机关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附加一般条件与个性化条件,并事先征求公安机关、被害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意见。附条件不起诉工作还需要相关社会组织的配合和共同努力,确保实现教育、感化、挽救、修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刘瑶 《人大论坛》2006,(3):38-38
我省检察机关始终不渝地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2005年,共批准逮捕刑事犯罪嫌疑人25760人,提起公诉27119人。  相似文献   

1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情况,讨论了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二款的含义及被害人对附条件不起诉的案件能否依照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问题,解释如下: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及考验期满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被害人的意见。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的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和不起诉的决定,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不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关于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规定。 现予公告。  相似文献   

11.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本质上,附条件不起诉是检察机关对行为已经构成犯罪的犯罪嫌疑人暂时不予起诉,体现了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作为一项新的诉讼制度,应当从罪和刑的两方面合理界定附条件不起诉的案件适用范围,最大程度发挥其适用效果:建立客观、具体的适用条件,保证附条件不起诉的正确适用;进一步明确所附加的义务,促使对犯罪嫌疑人的考察落在实处;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作出,应取得犯罪嫌疑人的同意;应当建立附条件不起诉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2.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是指违反国家市场经济管理法规,干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活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遭受严重损害的一类行为。这一类罪的主体多数为一般主体,少数为特殊主体。有些罪的主体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构成。这一类罪的主观方面大部分是故意,并且多数具有营利目的或非法占有物质利益的目的;少数是过失。这一类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秩序。这是这一类罪区别于其他类犯罪的本质特征。这一类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经济活动中,违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  相似文献   

13.
妨害司法罪     
妨害司法罪是指故意妨害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破坏司法秩序的一类行为。这一类罪的主体有些是一般主体(如打击报复证人罪,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扰乱法庭秩序罪等),有些是特殊主体(如脱逃罪的主体为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破坏监管秩序罪的主体为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这一类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妨害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破坏司法秩序,而故意实施。此外,有些犯罪还要求对某些要素有特定的明知(如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需要行为人对赃物性质有特定明知)。这一类罪侵犯…  相似文献   

14.
法定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作出不将犯罪嫌疑人诉至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处理决定,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的三种情况之一。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定不起诉适用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规…  相似文献   

15.
关于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调查苏予近年来,一些违法犯罪分子为获取巨额资财,利用我国新旧金融体制交替过程中法律、管理等方面的漏洞,肆意进行破坏金融秩序的犯罪活动,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最近,我们赴南京、常州、苏州、南通及部...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随即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既注重声势又讲求实效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大规模行动。这必将对我国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 为什么要开展这场大规模行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状态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社会经济管理水平和法制建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90年代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强化了有关市场秩序监管部门的作用,采取了一系列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各级检察机关从5月1日起,在审查批捕犯罪嫌疑人环节全面推行“被害人告知制度”,以最大限度保障被害人的知情权。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是诉讼当事人,既然是诉讼当事人,就应完全赋予其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包括知情权的享有和保障。因此,被害人不仅在是否立案、是否起诉、是否判决等方面享有知情权,而且在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采取的强制措施、退回补充侦查、撤回起诉、法律适用、刑罚执行情况等方面也应享有知情权。  相似文献   

18.
迅猛发展的市场经济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在勤劳的农村打工者进入城市的同时,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之徒也混杂在打工大军中梳入城市,他们以打工为名,利用其流动性强、不易管理的特点伺机为非作歹,严重威胁着城市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带来了新的严峻课题。 据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检察机关的调查统计表明,1997年共受理移送起诉和不起诉案件1911件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全市法院努力实践“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树公信”,全而加强审判工作。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228440件,审结216818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5.6%和4.5%。刑事审判中,在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行为的同时,依法扩大非监禁刑的适用范围,对2495名被告人宣告了缓刑,对6176名罪犯适用了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秩序混乱是体制转轨时期经济运行中的一大突出问题。建立比较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既是保证当前我国经济正常运行的迫切需要,也是深化改革、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更是与我们每个人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大事。标本兼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近年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斗争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化程度仍不如人意。各地仍存在不少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现象,造成当前我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难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操作层面上看,这些年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