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3 毫秒
1.
在抗日岁月里──(《李天佑将军传》选载)刘天野,夏道源,樊书深等编者按:李天佑同志是广西临桂县人,是我党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军事将领,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1970年9月在北京逝世。在他逝世25周年之际,我们特从本期起选载(李天佑将军传...  相似文献   

2.
胡宗南,黄埔骄子、蒋介石心腹、“西北王”、国民党上将。然而,对这样一个中国现代史上的重量级人物,海峡两岸的评价却大相径庭。大陆方面传统评价,他是一个顽固的政客、愚蠢的国民党军人,“志大才疏”。(王焰《彭德怀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台湾方面却始终认为,“其志洁,其行廉……遇上忠,遇下爱”,是一个杰出将领。(经盛鸿《胡宗南大传》,团结出版社2009年版)随着大量史料解密,我们终于可以看到有关胡宗南的真实历史,甚至可以看到周恩来对胡宗南颇高的评价:“蒋介石手下最能干的指挥官恐怕要算胡宗南了。”(经盛鸿《胡宗南大传》)如同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评价处在动荡岁月的胡宗南,也不能简单化、脸谱化。  相似文献   

3.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9月9日晚从北京开往井冈山的Z133次列车上,《十送红军》等红色歌曲在车厢里回荡。  相似文献   

4.
《黄琪翔传》出版由王大鲁、刘清云合作编写的《黄琪翔传》近日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12万字,大32开精装。全书以翔实的史料,流畅的文笔记述了黄琪翔同志作为一名爱国将领一生艰难崎岖的道路,展示了他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宽宏达观的品格和追求真理、追求...  相似文献   

5.
正《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译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出现在斯诺笔下有名有姓的红军人物大约40人左右,其中黄埔师生也为数  相似文献   

6.
新书信息     
《小康》2016,(13)
正《红星照耀中国》(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定价:36.00元本书自1937年初版以来畅销至今。本书真实记录了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李素娟 《求索》2008,(5):193-196
《南海寄归内法传》(以下简称《寄归传》)是唐代高僧义净西行求法归来后所写的一部重要著作,语言通俗,有许多新词新义出现。这些新词新义,可对《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的书证进行订补。本文择要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据《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载:一天,孙权召吕蒙议事,发觉他才识欠佳,于是劝他读书。吕蒙却以“在军中常苦多务”为由,说没有时间读书。孙权说:你们事多,若不好学,岂不更难胜任?当即开列了一串书目,如《孙子兵法》、《六韬》、《左传》等,限期读完。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发奋苦读,笃志不倦,终成文武全才的将领。  相似文献   

9.
温相 《同舟共进》2009,(2):59-62
就在中国工农红军经历了万里长征,还没有完全确定最终的落脚点时,毛泽东向时任红军总政治部白区工作部(后改为白军工作部)部长贾拓夫了解陕北的革命情况。毛泽东同意贾拓夫的"红军在陕北立足扎根"的建议,指出:"我们要抗日,首先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那里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就是我们的前进阵地。"(周维仁《贾拓夫传》,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这一决定让红军找到了得以休养生息的根据地,也就是毛泽东经常提及的"也是陕北救了中央"。与此同时,西北苏区的主要领导人刘志丹、习仲勋等人却异口同声地承认"中央救了陕北"。这种"互救"背后的历史,就是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西北"肃反"。  相似文献   

10.
知之不详,即使是文道中人,也未必了解这位“凡间仙,世中佛,无律度的孔子”。长期以来,学界对袁宏道研究堪称薄弱,过去只有《三袁传》(李寿和著)与《袁宏道评传》(周群著)。前者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的合传,正文近9万字;  相似文献   

11.
刘邦的“五湖四海”刘邦打败项羽以后,在洛阳南宫大摆筵席,招待功臣和将领,开庆功大会。酒行数巡,刘邦忽然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史记·高祖本纪》)谋臣将领们听了,都一味颂扬刘邦的功德,刘邦觉得大家都没说到点子...  相似文献   

12.
"我党干部应学韦睿作风",这是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时对《南史.韦睿传》中的南朝著名将领韦睿的一句评语。《南史.韦睿传》中有"睿雅有旷世之度,莅人以爱惠为本,所居必有政绩。将兵仁爱,士卒营幕未立,终不肯舍,  相似文献   

13.
吴湛 《协商论坛》2011,(3):56-56
南阳市文物普查中,在瓦店乡瓦店街翟静三家中发现辛亥首义将领徐万年遗留的辛亥革命时期文物20余件。其中有孙中山委任状1份(图-),黎元洪、段祺瑞、赵秉均等委任状3份,勋五位章(带盒)1枚,辛亥革命纪念章1枚,龙泉剑1把,指挥刀1把(图二),徐万年照片两张.中华民国总司令部统制徐万年袖章1个,徐万年自传1份,请帖2份,其它资料7份。  相似文献   

14.
罗贯中(约公元1330--约1440年)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和戏曲家。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相传,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著有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和杂剧剧本《风云会》等。罗贯中一生的巨大贡献,在于章回小说的创作上。《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罗贯中根据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给这部史书所作的注释中引用的野史杂记,以及宋元以来的话本、院本、传奇、民间传说和作者自己丰富的社会知识、艺术天才描述而成的。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为章回小说的创作开辟了道路,丰富…  相似文献   

15.
试解小晏专意令词之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解小晏专意令词之谜刘庆云晏几道因沉沦下僚,在《宋史》中无传,连在晏殊传后作附传的资格也没有,因之清代顾梁汾大为感叹:“燠凉之态,浸淫而入于风雅。”近人况周颐对“其名殆由恃父以传”亦怀不平之意。(引文均见《蕙风词话》卷二)夏承焘先生作《二晏年谱》,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亦称《古田会议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毛泽东于1929年12月在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上所作的报告,是我党我军政治工作历史上的一部经典文献。至今对于新形势下我军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仍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政道与杨振宁的“恩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扬 《同舟共进》2011,(2):68-70
我有个习惯,从报上看见有意思的文字,便剪下来放在案头,时间一长,这样的剪报往往能攒上几十上百份。《(李政道传)披露与杨振宁恩怨始末》(以下简称《始末》,2009年12月8日《作家文摘》)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新疆人大》2013,(11):46-46
近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在通报《广东省信访条例(草案)》和《广东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修订草案)》补充列入2013年立法工作计划相关情况的同时,还与三所高校就委托起草信访条例草案现场签署委托协议。这开创了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史上的又一个先河。  相似文献   

19.
陈良中 《求索》2007,(12):218-222
朱子认为王安石《尚书新义》伤于“凿”,苏轼《书传》伤于“简”,林之奇《尚书全解》伤于“繁”,吕祖谦《书说》伤于“巧”,他对宋代具有影响的四家《书》说给予了一字评,结合四家著作可见朱子的评价是精当的。对四家《书》解利弊的总结,奠定了朱子阙疑、废序解《书》、反对注脚成文的注释《尚书》的基本原则,形成了他对蔡沈作《书集传》的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钟瑜 《今日海南》2016,(5):60-61
阎崇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清史、满学兼北京史,现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主要著作有:两卷本、120万字的《清朝开国史》,6卷本、210万字的学术论文集,25卷本、800万字的《阎崇年集》,最近出版50万字《阎崇年自选集》、《袁崇焕传》(修订本)、《康熙帝大传》,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并出版《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和《大故宫》,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百家讲坛"开坛元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