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减灾》2012,(5):17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创新务实,开拓进取,以深入实施民政基础建设、民政项目建设、民政信息建设、民政法制建设、民政规范管理建设等"五个民政建设年"活动为载体,狠抓基层减灾救灾综合能力建设,防灾减灾和救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救灾减灾工作实现了科学发展、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13,(13):30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民政局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社区建设方面的职能优势,以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抓手,积极推进城乡社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了"政府领导、民政牵头、社区创建、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工作机制,提高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全市各级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用于宣传、培训、演练和设施建设等方面。目前,淮安市共有13个社区被授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19个社区被授予"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上海市发挥民政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能优势,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为有力抓手,积极开展社区综合减灾工作。一是注重"减灾"目标,强调"三个转变"。创建工作始终坚持以发挥能优  相似文献   

4.
社区作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要载体之一,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社区减灾是最基础、最基层也是最广泛深刻和全面综合的减灾工作。近年来,浙江省紧紧抓住城乡社区建设全面深入推进的有利契机,以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抓手,加强研究探索,创新体制机制,整合各方资源,拓展社会参与,着力提升  相似文献   

5.
正加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是减轻灾害风险、减少灾害损失的迫切需要,是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安全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民政局真抓实干,稳步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将全市基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推向了新高度。近年来,按照民政部和陕西省民政厅的安排部署,西安市紧紧围绕建设"品质民政、阳光民政"的目标,以"抓组织机构建设、抓制度预案完善、抓风险隐患排查、抓日常宣教演练、抓减灾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12,(3):17-17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创新务实,开拓进取,以深入实施民政基础建设、民政项目建设、民政信息建设、民政法制建设、民政规范管理建设等“五个民政建设年”活动为载体,狠抓基层减灾救灾综合能力建设,防灾减灾和救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救灾减灾工作实现了科学发展、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民政局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社区建设方面的职能优势,以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抓手,积极推进城乡社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了"政府领导、民政牵头、社区创建、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工作机制,提高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全市各级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用于宣传、培训、演练和设施建设等方面.目前,淮安市共有13个社区被授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19个社区被授予"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上海市发挥民政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能优势,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为有力抓手,积极开展社区综合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14,(3):20-21
近年来,北京市按照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关于加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工作的安排部署,制定出台《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城乡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积极推进减灾救灾综合协调体制机制建设,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责任落实,将加强基层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作为履行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全市城乡综合减灾工作科学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姜力 《中国民政》2010,(12):1-1
<正>民政公共服务设施是民政工作的基石,是民政部门为社会、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提供服务的重要阵地。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减灾救灾体系、城乡社区、优抚医院、社会福利院、革命烈士陵园等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仅是壮大民政工作实力、增强民政事业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满足民政对象和人民群众服务需求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南平市近年来紧紧围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推动城乡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从2008年开始,在所辖10个县(市、区)的23个社区开展创建活动。截至目前,13个社区被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有力提升了城乡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了城乡居民防灾减灾意识。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各地都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评。南平市民政局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纳入民政系统全年绩效管理考评指标体系,充分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12月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在南宁举办减灾救灾业务培训班,各设区市民政局分管领导和救灾科长,各县(市、区)民政局分管领导参加了培训。广西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韦力行出席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培训班开设了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社区综合减灾和避灾安置场所建设等课程,并邀请浙江、广东、广西三省区民政厅救灾处负责同志作了专题授课。培训期间,学员们围绕"十三五"时期如何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提升民政减灾救灾能力、社区减灾创新发展、支持和引导社会  相似文献   

13.
灾害信息员是民政技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覆盖城乡基层的灾害信息员队伍,是国家救灾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民政技能人才专业化、职业化的必然要求。一、提高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的认识各级民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提高救灾工作水平、加强民政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细、抓好。要结合本地区实际,结合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结合加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整合各方资源,制定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规划。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细化任务目标,责任落实到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上海市发挥民政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能优势,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为有力抓手,积极开展社区综合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政》2002,(9):44-45
民政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历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发展民政事业,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本市民政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1996年市委提出“大民政” 的发展思路以后,社会救助、社区建设、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以及民间组织管理等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全面推进,初步形成了“大民政” 的格局,为上海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认真贯彻市第八次党代会和第十一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现就加快本市民政事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6.
湖南"禾计划"旨在通过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加强全省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提升街镇服务供给能力和社区居民参与能力,加强培育基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畅通社会组织参与民政事业转型升级渠道,提升民政工作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最终实现社会工作与民政工作融合式发展。为传统民政服务能力提升注入专业新动能"禾计划"是湖南省深化基层民政改革、加强民政基层能力建设的创举,该项目经由社会工作与民政工作的融合式发展,为民政服务能力提升注入专业新动能。  相似文献   

17.
<正>四川省成都市社区综合减灾服务标准试点是我国防灾减灾领域首个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锦江区莲新街道作为该项目试点单位之一,严格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积极组织试点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在完善社区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提升社区综合减灾能力、促进社区安全上取得了明显成效,成功推出了社区综合减灾的"莲新品牌"。  相似文献   

18.
正浙江省舟山市立足海岛特色,按照民本民政的工作理念,坚持"早预测、早预报、早部署、早安排"的工作原则,践行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式,紧紧围绕"两不一保"目标(即不允许出现因灾无处避险,不允许出现因灾无人救助,全力保障避灾安置场所正常运转),以"两项工程"建设为抓手,以"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阵地,以互联网为载体,融合政府和社会组织力量,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逐步构建完善符合舟山市海岛特色的新型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2014,(5):20-21
正年来,北京市按照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关于加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工作的安排部署,制定出台《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城乡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积极推进减灾救灾综合协调体制机制建设,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责任落实,将加强基层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作为履行创新近  相似文献   

20.
正加强城乡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是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扬州市江都区双仙社区积极开展网格化管理、建设防灾减灾保障设施、创建专职化队伍,并进行多样化宣传,防患于未然。城乡社区是基层防灾减灾的中坚力量。近年来,扬州市江都区双仙社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增强意识、普及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