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长和 《美国研究》2001,15(1):138-146
在当今美国国际关系学界,有两位学者堪称执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之牛耳的人,一位是西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肯尼斯·华尔兹(Kenneth Waltz)教授,他以<人、国家与战争>和<国际政治理论>两本书奠定了他在整个国际关系学中的大师地位;而另一位,就是美国东部杜克大学的教授,美国政治学会现任主席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Keohane).后者以<霸权之后>一书而蜚声学坛.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论著作被征引的频率,最高的除了华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以外,当数基欧汉<霸权之后>一书了,另外,近20多年来国际关系学界影响最大的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neo-liberal institutionalism),也是与基欧汉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
雷蒙·阿隆是国际政治经典现实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阿隆认为,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有着本质的区别。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是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国际政治的悖论首先是伦理与效率的矛盾。对外政策的首要目的,就是在一个国家拥有合法行使暴力权力的世界上,寻求和平与安全。终其一生,阿隆都在探究1945年以来国际体系发生的变化。他认为,核武器笼罩下的两极和异质是战后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由此也造成核时代国际战略、国际伦理的两难困境。尽管阿隆的分析和思考连同冷战都已经成为历史,但他研究国际关系的方法,他的政治、历史和哲学智慧对我们今天认识当代的国际政治仍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本源来看,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之间联系紧密,在学科发展史上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的研究相辅相成。这种紧密关系维系将近三百年,直至冷战时期现实主义主导美国国际关系学领域时才戛然而止。当时,美国国际关系学界甚至掀起一场试图疏远法学、历史学、哲学等传统研究方法的“行为主义革命”。不过,美国之外的捍卫传统研究方法的“英国学派”却仍然维系着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的紧密联系。英国学派的学者不仅在相关国际关系命题方面给予了国际法发展的更大空间,而且他们对国际法所做的直接研究,促进了国际法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李开盛 《美国研究》2006,20(2):149-156
近些来年,在具有浓厚科学行为主义氛围的美国国际关系学界,历史研究方法似乎有抬头之势。例如,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Mearshei mer)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恢复了摩根索纵横历史的传统,尽管加进了很多的数据分析,但全书有一种历史的穿透力。①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大学唐纳德·帕查拉(Donald J.Puchala,1939~)教授的《国际关系中的理论与历史》一书也应算是这些“历史型”国际关系著作中的一本。②但与其他作者不同的是,帕查拉不是把历史事件简单地视为一种论据来使用,他穿过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隧道,考察了一个宏大的历史现象——文明的…  相似文献   

5.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理论揭示了战争的“三位一体”本质 ,即战争是暴力性、不确定性和政治从属性的结合体。这一关于战争本质的理论具有重大的国际关系意义 ,它在国家和国际两个层面上 ,提出了运用国家大战略并通过建立国际安全与地区和平机制来处理战争与和平问题的重要性、可行性和必要性。从国际关系角度看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理论是一个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完整而严密的理论体系 ,具有明显的“理性现实主义”特征 ,因而在现实主义思想传统中占据着突出而重要的地位。在当今时代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理论及其思想方法 ,为国际社会寻求更为有效的战争结束途径、通过国际合作强化安全与和平机制 ,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6.
"缓冲"是国际政治的经典实践,但国内外学界对此研究甚少,零星散见于各处。本文尝试对"缓冲单元"的语义和政治学含义及其演变作一初步分析,并探讨"缓冲单元"的地理、能力和政治三个层面的基本要素和缓冲单元的多重类型,以及"缓冲单元"的脆弱属性。作为一种国际政治现象,"缓冲"政治单元迄今为止仍然存在,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消失。本研究在学理层面的辨析不仅有助于透视和理解国际政治中的缓冲现象,也有助于丰富国内的国际关系理论。此外,"缓冲"理论分析也有益于从地缘因素视角观察大国与小国关系的历史演进,并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提供知识积累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明国 《当代亚太》2011,(2):6-28,5
20世纪90年代,国际关系学与国际法学开始走上了相互借鉴、学习的道路。国际关系学者和法学研究者在遵约研究方面具有共同的议程,遵约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方面。遵约被国际关系学界用来衡量制度的因果影响,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是,遵约与国际制度有效性之间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遵约是对制度因果关系的误读。此外,认识论、方法论上及分析层次、内生性问题上也对遵约研究提出了挑战。遵约研究对制度有效性的启示在于:应该慎重选择衡量结果的指标,从而准确评估制度对国家政策和行为的因果影响。  相似文献   

8.
马丁·怀特是当代西方最杰出的国际关系理论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对英国学派的建立及其学术传统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被尊为"英国学派之父"。怀特的思想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他本人研究议题和视角的改变,他由早期的现实主义转向了后期的理性主义。怀特长于运用历史方法分析权力政治、国家体系和国际关系思想,并试图从伦理角度对国际关系作出价值判断,其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了关于国际关系三大思想传统的分析模式。他的思想对英国学派乃至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我们认识当代国际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化多元多维的东南亚是如何实现长和平的?本文从核心问题、既有发展和未来议程三个方面对东南亚研究的文化路径进行初步探讨。东南亚国家的核心关切是大国竞争中的自身安全与发展。中国东南亚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构建服务于中国崛起的地区文化权力和地区认同。既有文献表明,中国的东南亚研究逐步从国别分析和历史考据方法转向区域研究和国际关系理论与经验分析相结合的实证研究,然而,高端研究成果仍显不足,大量有价值的研究尚未进入国际主流学界的视野,进而导致地方行为体在本地区问题上国际话语权缺失,难以满足中国和东南亚在当今世界政治中强化文化权力、增进地区认同的需求。就学术议程建设而言,东南亚研究的文化路径可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第一,坚持文化多元多维假定,以及多元普遍性的研究导向;第二,与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的主流辩论对接,首先尝试寻求中层理论上的突破;第三,进行跨国和跨地区的比较研究,重视地方知识和地方能动性对国际进程和世界秩序的塑造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红站 《欧洲研究》2005,23(4):144-151
在国际关系学界,英国国际关系学者E·H·卡尔可谓无人不晓。虽然他一生经历极为丰富,从事过外交、新闻评论、历史研究等工作,他本人也并不看好甚至否认国际关系这门学科的存在,①但是,他对后人最大的贡献之一恰恰是在国际关系领域。众多国际关系理论家们和奉行现实主义信条的外交家们都汲取了卡尔思想的精髓。作为现实主义流派的早期代表,卡尔对国际关系研究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为政治现实主义奠定了基础,这主要体现在他的《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以下简称为《二十年危机》)一书中。该书一经面市,即引发了国际关系理论界…  相似文献   

11.
论国际关系中的案例研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关系研究中,案例法是基于特定目的,选择少数甚至单一事例进行深入分析与解释的一种途径.作为一种运用普遍却又存在争议的方法,案例研究可以对个案做出历史性解释,可以通过确定新的变量与假设对因果推论做出贡献,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发挥验证假设的作用.通过联结个别研究和一般研究,案例法可以打开通向理论概括的门径,但它本质上并不是一种普遍性研究,不适合需要用大样本进行分析的问题.鉴于这种方法的长处与短处,在进行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问题分析时,需要根据研究目的与条件,恰当处理好这种方法与其他方法的关系,充分发挥其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本体论 ,是关于国际关系中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论 ,是构成任何国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从建立学科之时的理想主义流派 ,到最新的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本体论在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由于国际关系本身就是人类整体社会关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 ,哲学对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本体论有着很大的借鉴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学者在本体论上的思考 ,正是以西方哲人长期的哲学思考为背景和基础的。研究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本体论的哲学基础 ,不仅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 ,而且对于我们尝试建立中国自己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也颇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以广义系统论一般模式的构造为基础,从国际政治体系的结构和层次、国际政治体系的功能和环境、国际政治体系的稳衡和变革四个方面,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思想史中的主要理论,加以梳理、比较和分析,进而揭示系统论对国际政治理论研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并彰显诸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最终,希望通过对科学知识之间的渗透交叉与相互借鉴关系的辨明,能够在更广阔和深远的背景下建构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4.
英国学派的研究方法及其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国学派有两个最基本的方法论立场 ,一是人文主义或非实证主义方法论 ;二是从整体主义的、文化的角度研究国际关系。以巴特菲尔德、怀特、布尔、文森特等对国际社会的不同理解方法为例 ,可以看出英国学派的研究方法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大体上先后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从历史神学方法向比较史学方法转变 ,从传统研究方法向社会科学方法转变 ,并逐渐靠近社会批判理论与后现代主义等多元方法。英国的历史与学术传统、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的变化、学派本身的发展规律与代表人物的理论创新意识以及美国国际关系理论思潮的影响 ,这些因素推动了其方法的演变。  相似文献   

15.
"9·11之后的大国关系"国际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之所以被看作是国际政治领域里的重大历史事件,就在于它使得整个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了促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增进国际政治理论界在这一问题上的共识,2002年4月5-6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亚欧研究中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研究在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西方国际关系研究出现了“建构主义转向” ,①尤其是 1 999年美国学者亚历山大·温特的力作《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面世之后 ,建构主义逐渐成为推动第三次辩论向纵深发展的强劲学派。因应西方学界的理论转向 ,特别是在秦亚青教授把温特的著作译成中文出版之后 ,国内学界掀起了建构主义研究的高潮。截止到 2 0 0 3年 2月 ,据笔者不完全的统计 ,共出版学术著作 7部 ,其中译著 3部 ,专著 2部 ,包含建构主义内容的西方理论概论性著作2部 ;在主要刊物上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共 42篇 ,其中译文 4篇 ,理论研究文章2 8篇 ,案例…  相似文献   

17.
现实主义是国际政治领域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理论 ,是国际关系两大传统理论之一。其思想渊源可以上溯到 2 4 0 0多年之前 ,二战以后到 2 0世纪 6 0年代以前是传统现实主义的全盛期 ,被许多国家推崇为分析世界局势 ,制订外交政策的实践指导。 6 0年代以后 ,随着世界各国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 ,现实主义学派的学者试图从新的视角 ,新的方法来研究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领域的各种问题及内在联系 ,于是产生了与传统现实主义既相联又相区别的结构现实主义。本文将对新旧两种现实主义理论的产生背景 ,内容特点 ,研究方法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董青岭 《欧洲研究》2012,(5):79-99,3
长期以来,建构主义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与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鼎足而立的国际政治理论范式,但这是一种极大的理论误解。建构主义本质上不是一种用以阐释和指导实际政治运行的国际政治理论,而是一种用以指导我们进行理论构建的元理论立场,是有关社会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主张。如果理性主义作为元理论立场可以和不同的政治世界观相结合,形成理性现实主义和理性自由主义之不同的国际政治见解;那么,建构主义作为与理性主义相对的元理论立场,同样也可以与不同政治世界观相结合,并最终形成可称之为"自由建构主义"与"现实建构主义"的不同国际政治解释范式。  相似文献   

19.
荣誉是影响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荣誉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分析了荣誉的概念、特征、理论基础和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荣誉为基础的国际关系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从人性的多元性出发,分析了荣誉因素影响国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原因、方式以及造成的后果。荣誉在国家的外交政策中发挥着重要影响,既能导致国际危机升级也能通过维持国家内部的群体认同改变国际格局。它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探讨的重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国际关系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国际关系的“全球化”浪潮、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要求等方面。中俄关系的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国际关系这种结构性变化的产物。同时,作为指导新世纪中俄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及其框定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远远超出双边关系的意义,将给整个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结构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