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时代潮》2001,(21)
今年是新华社建社70周年。我是1947年到新华社的,1997年离开工作岗位,在新华社工作了整整50年。从1965年到1997年,这30年,我是在国内值班室或国内政治编辑室编辑、签发国内新闻或政治新闻;从1989年开始,除作好国内部政治编辑室主编、发稿工作外,我又在中国新闻学院兼职教授新闻写作课、新闻编辑  相似文献   

2.
关于1997年新华社青年编辑记者的调查■陈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我国新闻战线青年的思想状况到底如何?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带着这些问题,新华社机关党委青年工作部、新华社团委对1997年新进社的143名青年编辑、记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男青年...  相似文献   

3.
1995年1月12日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首届奋发文明进步新闻奖颁奖仪式在新华社新闻楼举行。邓朴方等领导将金光闪闪的维纳斯塑像奖杯和证书颁发给王淑娟等19名多年来为残疾人宣传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新闻工作者。同时领取荣誉奖的有: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李仁臣,新华社副总编辑张万象,中央电视台副台长沈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王健儒。当获奖者捧起奖杯和证书向台下与会者致意时,  相似文献   

4.
1984年,我们奉派出任新华社驻波兰记者,1988年任期届满回国。次年波兰政局发生剧变。今年5月30日到6月10日,我们重返波兰,再度游历了格但斯克、华沙、克拉科夫3座城市,所到之处印象深刻。我们看到,波兰经济在发展,人民生活总体有所改  相似文献   

5.
《中国机关后勤》2005,(7):13-14
新华社机关事务管理局担负着新华社职工的“医、食、住、行”和两个工作区、三个生活区的“风、暖、水、电”等后勤服务工作。近年来,新华社机关事务管理局认真履行“紧紧围绕新华社主体业务,集中精力开展服务”的主要职责,深化后勤改革,建立并完善考核机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竞争激励机制,促进了服务水平提高。改革:找准突破口新华社每天用7种文字24小时不间断向,全世界播发新闻,并初步实现了新闻传输、编辑、播发的计算机网络化。这就决定了新华社的后勤服务一年365天,必须天天服务,一天24小时时时保障,一日4餐餐餐不能少,使后勤服务工作具…  相似文献   

6.
10月12日至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和中国人大制度新闻协会,在安徽省人大干部培训中心共同举办第三期人大制度新闻报道编辑记者学习班。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国际电台、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社、法制日报等20多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部分地方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30多人参加。学习班上,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内容,并介绍、交流了落实措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  相似文献   

7.
波兰历史上有3个首都。除现在的华沙外,还有两个古都。第一个是格涅兹诺,波兰在公元1000年建国时即定都于此、1054年波兰迁都克拉科夫,1596年再迁华沙。3个首都中,克拉科夫作为首都的历史最长,达5个半世纪,是文物众多、充满古色古香的城市。 克拉科夫位于波兰南部维斯瓦河河畔,面积320多平方公里,人口75万,距华沙约250公里。在担任新华社华沙分社记者期间,笔者曾多次到这里采访,每次采访都会对她的古都神韵有新的感受。 克拉科夫城南的瓦维尔山岗上的瓦维尔宫,是波兰现存最古老的王宫,始建于8—9世纪…  相似文献   

8.
2007年11月29日,我应邀参加了在文新大厦举行的“真情——赵兰英新闻作品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由上海市记协、市新闻学会等单位主办,著名学者王元化、作家余秋雨、社会学家邓伟志、新华社总编辑何平等我国文化界、新闻界的知名人士发来了贺电、贺信。不少上海新闻界、文化界的领导和专家学者也到会祝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赵兰英的为人和为文赞赏有加。  相似文献   

9.
突发新闻     
2004年11月4日,布什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新华社发在广东珠海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众多国产先进武器纷纷亮相。新华社发突发新闻$新华社  相似文献   

10.
《两岸关系》2003,(4):26-27
2003年3月26日,国务 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在 北京钓鱼台大酒店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台办新闻发言人张铭清就两岸直航、“汪辜会谈”10周年等相关问题回答了境内外记者的提问。 新华社记者:2003年4月是“汪辜会谈”10周年。有传  相似文献   

11.
晓峰 《今日浙江》2008,(15):58-59
从北京到伊斯兰堡,胡晓明成长为新华社最年轻的首席记者1988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国际新闻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磐安县人胡晓明进入新华社工作。三年后,他被派往新华社伊斯兰堡分社担任见习记者,负责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两个国家的驻外报道任务。  相似文献   

12.
关于波兰的历史书写,最早出现在1623年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的《职方外纪》中,19世纪中期葡萄牙人玛吉士的《外国地理备考》中也已透露出波兰衰亡的信息,但魏源《海国图志》所转述的这些西人汉文文献中并未显示民族主义感情色彩的文字。1896年8月29日《时务报》刊载的梁启超所编《波兰灭亡记》一文,是晚清波兰史书写系谱中最早从亡国史鉴的角度描述波兰的,之后康有为也撰有《波兰分灭记》,两位维新派思想家首先借助"波兰亡国史"作为戊戌变法维新派政治动员的重要思想资源。1901年庚子变乱与《辛丑条约》签订,亡国危机日益深重,在"亡国史鉴"高潮中,日本学者涩江保的《波兰衰亡战史》进入中国,在1901至1904年间先后出现了三种译本:一为1901年译书汇编社所译出的第一册本;二为1902年江西官报社推出的陈澹然译述《波兰遗史》;三为1904年东大陆图书译印局印刷、上海镜今书局发行的薛公侠译述的《波兰衰亡史》。在具有强烈民族主义精神的感召下,"波兰"再次作为民族衰亡的政治符号,这一符号还被有意识地提升为一种唤起民众族群意识、抗击帝国主义外来侵略和推翻满清腐朽统治的民族主义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3.
陈斌华 《台声》2014,(7):48-49
新华社高级记者、港台部副主任陈斌华作为此次张志军访台随行采访记者,在4天3夜的时间里,他除了亲眼目睹、亲耳聆听到张志军主任台湾之行的点点滴滴,更以一位长期从事对台工作新闻从业人员所独到的敏感和嗅觉,捕捉到新闻事件以外更具本质的东西。现将其每天以手记手法采写出来的文章集中摘发出来,供广大读者进一步深层次地理解张志军访台的重要意义。陈斌华,1993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进入新华社工作,主要从事两岸新闻和中央时政新闻采访,系大陆首批赴台驻点记者、第五届新华社十佳记者,曾参加汪辜会晤、连宋访问大陆、2004至2012年历届台湾"大选"等重大报道,亲历近20年海峡两岸诸多重大事件。著有《驻点台湾:大陆首批驻台记者手记》、《亲历台湾"大选"》、《自在台湾:一个大陆人的十年行旅》。获聘为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导、本刊专栏作家等。  相似文献   

14.
突发新闻     
6月17日,正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塔什干峰会的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新华社发6月12日,2004欧洲足球锦标赛在葡萄牙举行。新华社发突发新闻$新华社  相似文献   

15.
波兰小城维利奇卡,人口不足两万,每年接待的国内外游客却多达150万!这座位于波兰南部喀尔巴阡山北麓的城市之所以独具魅力,是因为她拥有一处人称地下盐雕艺术殿堂的维利奇卡古盐矿博物馆,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维利奇卡古盐矿博物馆列为“0”级(最高级)世界文化遗产。 笔者在担任新华社常驻波兰记者期间,中国驻波兰大使馆曾组织本馆和新华社分社部分人员参观维利奇卡古盐矿,维利奇卡盐矿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1公里,最深处为327米。从11世纪以来,已经开采了9层。供游人参观的是已经停止采盐的1~3层,它们是在17世纪前开采的。我们从达尼沃维奇竖井,依次顺着蜿蜒的木梯小路盘旋而下,迈过378级台阶,转  相似文献   

16.
<正>拿到《当代广西》"2014年度优秀通讯员"荣誉证书时,我十分高兴,回望自己投稿、改稿、发稿的过程,最深刻感触就是:多看勤改出好文。我是2013年6月才到新闻中心工作,对人物通讯的写法还不得要领。第一次投出稿件后,负责"人物"栏目的编辑很快给我打来电话,对稿件提出修改意见。第一次修改后,编辑再次给我提出修改  相似文献   

17.
波兰位于欧洲中部,波罗的海南岸,东、西、南面同苏联、东德、捷克接壤。波兰是东欧最大的国家,是华沙条约国中的第二大国,面积有312,677平方公里,人口有3,540万(城市人口占57.3%,农村人口占42.7%),98.5%是波兰族人,其他是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德意志人。波兰建国于公元965年,172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被普鲁士、奥地利和沙俄侵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独立。1939年行国侵占波兰。1942年5月波兰工人党组成人民近卫军,开展游击战争,1944年7月22日宣告波兰人民共和国诞生。波兰工人党1942年1月成立,1948年12月15日,波兰工人党和波兰社会党合并为波兰统  相似文献   

18.
为了帮助基层干部进一步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势和当前的国际形势,中国职工政研会、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服务中心制作了国家经贸委副主任蒋黔贵和新华社原副总编辑闵凡路在2000年2月下旬作  相似文献   

19.
栗史 《政协天地》2011,(7):11-12
粉碎“四人帮”不久的一天下午,我正在北京西颐宾馆参加新闻采访活动。忽然,《人民日报》一位编辑来找我说:“我们副总编要找你。”那时,我既是新华社记者,也是《人民日报》记者。于是,我马上答应说:“好,我明天一早就去。”  相似文献   

20.
突发新闻     
9月19日,驻伊英军动用10多辆坦克,推倒巴士拉市中心监狱围墙,救出因向伊拉克警察开枪而被羁押的两名英军士兵。新华社/法新9月20日,著名文化人士李敖来到北京朝阳门附近的新鲜胡同小学,看望母校师生。1942年至1948年,李敖曾在此就读。新华社发突发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