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海丽  建英 《今日山西》2004,(4):37-38
寺观壁画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近年发现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原始时代各种狩猎活动、部落征战以及人物、动物图案的岩画,是中国壁画的雏形;秦汉以后,在宫廷宅第、达官显贵墓室发现的奇兽、山灵、海怪以及墓主人生前车骑出行、楼阁宴饮、杂技表演的壁画,奠定了中国古代壁画的基础;而古代壁画大规模的发展是在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之后,延绵不断,佳作涟涟。特别是寺观壁画作为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主体,折射出民族艺术更加绚丽的光彩。山西古代建筑的保存占居全国首位,素有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宝库之美誉。而依附于这些建筑上的寺观壁画的…  相似文献   

2.
纤维艺术诞生于20世纪上半叶,随着建筑艺术的发展,纤维艺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的室内外装饰,并且以其独特的自然材质、严谨的工艺形成的装饰功能对室内外空间环境起到了积极的美化、烘托作用,不仅在塑造空间、扩展空间上展现了丰富的实用功能,也缓解了现代建筑带给人的冷漠、单调的感觉,因而被称为“温暖人心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西藏建筑在设计上非常注重建筑功能同艺术性的结合,能完美地运用统一、平衡、色彩、对比、明暗、韵律、比例、尺度等构成和图案规律。同时,不断吸收和消化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建筑艺术特色和技巧,逐步形成具有藏族建筑特点和风格的建筑群体。  相似文献   

4.
坐落在北京城中心的紫禁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皇宫。今天它已经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它以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气息浓厚的宫廷原状陈列和丰富绚烂的古代艺术珍品,而跻身于世界几大博物馆之列。它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观众。  相似文献   

5.
在青藏高原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中, 有一道十分引人注目的风景线,这便是藏族式建筑。去过西藏观光旅游的人,无不为拉萨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等代表建筑最高成就的艺术精品而倾倒;同时,人们也为像繁星一样撒落在大地上的具有浓厚藏民族风格和强烈地方色彩的民居,而感到难以忘怀和眷恋。 藏族民居通常分牧区的活动建筑和农区的固定建筑两大类。牧民因其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特点所致,住居难以固定,冬春季牧场上筑有普通的藏式平顶房,这个时期居住较稳定;夏秋季则四处迁徙,只能以帐篷为居住地。常用的黑色牛毛帐篷大多…  相似文献   

6.
作为建筑构件而存在的屋脊兽艺术,是指普遍存在于中国各地传统建筑顶部的建筑构件,其造型常为实有或虚拟的动物形象,如鸱吻、跑龙、走兽、瓦猫、大象、孔雀等,成为传统建筑物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  相似文献   

7.
赵玫 《天津人大》2014,(6):44-45
巴黎圣母院,一座哥特式风格基督教教堂,矗立在塞纳河畔。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该教堂以其哥特式的建筑风格,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堂内所藏的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虽然这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在其历史起源及发展变迁过程中充分吸收了我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民族宗教及民族艺术内涵,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及人文价值理念。在现代西方建筑艺术主导的建筑装饰风格趋同的背景下,充分吸收和借鉴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素材、设计理念及人文内涵,能够拓展现代装饰艺术发挥空间,并推动民族建筑装饰文化的继承及创新发展,为现代人营造宁静和谐、端庄典雅、悠然自得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9.
一、建筑的思想文化意义作为艺术学科领域里的建筑艺术,它与绘画、音乐相比较,既有相同性又有特殊性。其相同性在于,它们都具有审美价值,带有艺术性。不同性在于,建筑是一门不纯的艺术,也就是说除了艺术性外,建筑更具有实用性、工程性和资产性。建筑艺术与政治、文化、宗教、艺术等社会上层建筑及意  相似文献   

10.
《文明大观》2001,(11):4-6
厦门的魅力,绝对有相当比重源自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对于城市来说,建筑几乎包含了全部,可供人读出它的古往今来,它的政治、经济、自然、文化、艺术……城市建筑,毫无疑义地提供了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央政府与土司的关系及土司享有的权力等方面阐述了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并通过讨论雍正执政早期关于土司制度改革的争议,论述了雍正废除土司制度的根本原因在于消除西南民族地区土司间和土司内部的暴力事件,加强中央集权。  相似文献   

12.
文化生态旅游景区总策划--以元阳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 ,都是大自然生态圈中的一个物种 ,都是人类文化生态系统中动态的生命体。以哈尼族为主体的元阳各族 ,创造了以哈尼文化为主体的江外民族文化。这种文化代代传承 ,形成庞大深邃的文化宝库。其中已经整合成型的有梯田文化、村落文化、火塘文化、节日文化、贝币文化、艺术文化、口传文化、土司文化、谱牒文化等等。每一种文化都应当保护和传承 ,都应当在旅游市场中展示其魅力  相似文献   

13.
张婷婷 《思想战线》2001,27(2):75-81
形式本体论是新时期中国文艺从实践到理论都曾积极追求过的价值取向之一.这一文艺思潮首先表现在作家的创作实践层面,然后是文学批评家们的形式批评,最后上升为文艺理论家们的文艺形式本体理论的建构,这一思潮自有其产生的合理原因,也有其不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土司研究经历了启蒙期、低迷期、快速发展期和鼎盛期四个时期,在著作、史料、族谱和论文诸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土司研究的内容大多体现在政治、社会、经济、军事、文化和重要事件等方面。其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法、实证法、调查研究法和历史人类学研究法等。纵观百年来土司研究,虽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5.
播州土司制度的形成和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封建王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统治制度。播州土司制度开始于元代,完备于明初,终结于明末万历二十八年。阐明播州土司制度的历史轨迹及其历史作用,无疑有助于黔北历史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国防工业与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防工业作为我国工业体系中的一个特殊部门,在新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国防工业是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国防工业的跨越发展和体制变迁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国防工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为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黄刚 《桂海论丛》2012,28(2):54-57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有着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截然不同的理论和实践特征,主要表现为:突出建设的社会性、强调治理的公共性、关注需求的日常性、关涉布局的综合性。这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日益凸显出来的基本特征表征着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专业化和自主化发展趋势,也体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周俊华 《思想战线》2007,33(3):63-69
滇、川、藏纳西族聚居地区,先后出现或并存过丽江、俄亚的土司木瓜制,伙头制与木瓜制结合的维西土司制,伙头制与乡里制或保甲制并存的中甸土司制,永宁土司伙头制以及伙头、堪布、保甲制三位一体的左所土司制,不同类型的土司制度的出现,是因经济发展水平、地缘、民族关系、宗教、文化传统和外部政治体制影响等因素的交织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期刊版式设计的视觉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期刊的版式设计是文字表达内容和完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创作。它除了要遵循期刊版式设计的一般规律和美学原则之外 ,还应该强化期刊版式设计的视觉效果 ,在编排和制作上保持高格调、高亲和度和令人回味的欣赏价值。版式设计是为了更强地引导读者的视线 ,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和美的愉悦。  相似文献   

20.
学报编排规范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编排规范化是学报管理规范化对提高刊物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学报编排应提倡规范化,但不适宜标准化。学报编排规范化追求的是学报形式的统一性,有利于学报的传播;学报的特色主要在于所选文章内容的学术理论水平与新颖度及其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因而学报编排规范化与建设有特色的学报并不矛盾。现有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