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力资本视野下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云 《思想战线》2007,(4):76-81
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在于智力结构的低层次性。目前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仍没有摆脱贫困的制约,其重要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本与反贫困的特殊关系。只有人力资本积累的大幅度增加,反贫困才能取得真正实效。这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的一种理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动态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梳理西部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特征及反贫困历程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维度着手,构建了扶贫绩效综合评价体系,评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总体成效,并建立了协整方程,从实证角度分析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总体成效显著,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减贫效果,但农民增收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仍呈现"亲富"式态势。  相似文献   

3.
放眼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是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从政府行为即政策措施倾斜的角度,扶贫济弱,加大贫困地区的开发力度,使其迅速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尽快走上致富之路,进而缩小差别,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许多国家长期以来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为此,本文分别介绍了发展中国家印度和巴西、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的经验并进行了国际社会反贫困的经验比较,旨在强调我国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应该从中学习其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问题成因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部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还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西部地区脱贫进度相对缓慢 ,资金使用效益比较差并投入力度不够 ,财源的培植与贫困户的发展矛盾突出 ,异地安置越来越难 ,农民收入缓慢 ,返贫问题和民工贫困问题严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成因非常复杂 ,地域环境条件是造成西部民族地区贫困的客观条件 ,人口素质低 ,扶贫政策的内在缺陷 ,贫困地区优惠政策被弱化 ,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差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党和政府、社会的扶持力度与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脱贫速度出现了反差,且出现了“脱贫——一返贫—一脱贫一一返贫”现象,促使人们重新思考我们的反贫困战略。民族贫困地区的贫困,以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它不仅仅是物质资本的匾乏和生态环境的恶劣,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文化上的贫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上的贫困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因素。民族贫困地区虽然经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观念、效益意识、创新意识有了明显增强,但是从民族贫困地区的现实来看,“贫…  相似文献   

6.
贵州扶贫工作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斗争是中国反贫困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认为反贫困斗争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政府+第三部门+农户"的扶贫模式是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优化选择,而制度创新则是实现扶贫目标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帮农民摆脱“文化贫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活动,使得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大面积减少,但是,多年来我们反贫困的路径却只注意到物质上的扶贫,即送衣,送被、送粮,这只能解决一时之需,而非治理贫困的根本。而后来的“造血”开发。即向贫困地区大量注入开发资金,上项目,办企业,但由于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文化、科技素质不济,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反贫困思想是其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反贫困的价值观、时间观和空间观三个组成部分。其中,反贫困价值观是邓小平反贫困思想的核心,而时间观和空间观则是在历史动态和空间拓展动态层面上实现其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我国反贫困工作的阶段性目标是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达此目标,不仅需要具体的政策执行,还需要从制度层面思考反贫困的政策设计。文章以制度经济学为切入视角,对贫困发生的传导机制、贫困的制度缺失根源以及反贫困的制度供给进行解析,为可持续反贫困的政策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从现实来看,我国贫困的发生主要源于人口增长引发的教育医疗资源缺失、自然和生态条件严酷、原生制度的路径惯性以及地区结构性差距等因素,并以不同路径形成贫困的传导和循环。从制度经济学视角来看,贫困的制度缺失主要表现在制度选择的低成本陷阱、旧式(原生)制度的路径依赖以及制度变迁动力不足等方面。基于上述分析,文章认为,我国反贫困的制度设计需要从多政策选择避免低成本陷阱、移风易俗打破惯性贫困以及顶层设计将反贫困纳入政绩考核等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制定的一项跨世纪的浩大工程。在西部大开发的伟大进程中,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西藏的民族问题是搞好西藏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疆地区,也属于国家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必须加快发展的步伐,正确分析西藏的民族问题,正确处理西藏的民族问题,对于西藏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和西藏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贵州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分布着独特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原生的自然环境和蕴藏着古朴、神秘的民族文化,成为反贫困的重要资源和物质依托,本文通过对贵州民俗文化旅游与反贫困SWOT模式分析,提出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2.
正国际社会在多年的反贫困实践中越来越关注贫困人群主体性的问题,将之作为能否有效、持续对抗贫困的关键。形成这一认识的重要原因在于,经历了各种反贫困策略的演变,从福利和慈善到向贫困地区单项输入技术和资金甚至是大规模地开发式扶贫发展,人类在与贫困做斗争的过程中依然障碍重重,在反思以往反贫困实践的种种问题中人们认识到,  相似文献   

13.
哈斯 《思想工作》2007,(9):10-1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由于历史、自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普遍滞后,如何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良好机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西部少数民族旗(县)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4.
论股份制对国家开发资源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整合李锐中央在全国扶贫开发会议上提出,国务院各部门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西部贫困地区具有丰富自然资源这一优势,国家重大项目要向贫困地区倾斜,通过资源开发来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状态。笔者认为,实行股份制是国...  相似文献   

15.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卓越成就与全球反贫困领域存在的困境形成了鲜明对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将中国反贫困经验总结为五个“靠的是”和七个“坚持”。这一崭新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中国反贫困实践相结合开出的理论之花,拓展了人类反贫困思路,为人类减贫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反贫困理论在科学性、实践性等方面存在鲜明差异,为人类减贫事业带来了诸多启迪。  相似文献   

16.
西部贫困地区大多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因此,旅游扶贫开发在西部的实施不仅具有经济上的意义,同时对当地的民族关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作者就其作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16,(10)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乡村建设与其他地区比较既存在普遍性问题也有特殊性问题。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视角论述三者在民族贫困地区生态乡村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民族贫困地区生态乡村建设的关键是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并加大人财物的持续投入。  相似文献   

18.
张祖群 《思想战线》2012,38(2):104-108
扶贫旅游的核心理念是推行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业,并与反贫困直接关联。扶贫旅游可以促成贫困地区在国际、产业间、城乡间、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间的交流,并推动贫困地区在物质经济、制度、精神和心理、环境等层面多功能全方位的发展。环京津贫困带扶贫旅游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目标应以此为镜,目的在于通过旅游业改善环京津贫困带的贫困现状。  相似文献   

19.
正抓产业与促就业是乡村振兴背景下西部农村牧区发展的路径选择,是由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资源富集地区、欠发达地区这"五区"的特点所决定的。为此,建议:一是建立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就业增长的互动机制。承接非农产业转移具有"拉动效应",承接农业产业转移具有"推动效应",  相似文献   

20.
民族贫困地区开发面临的最大约束是人口素质问题.人口素质提高对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缓解贫困,使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以海南中部为例,实证分析民族贫困地区存在着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及教育资源和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欠佳问题,指出应通过加大教育投资的制度创新力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