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了同学们写的关于留学热的讨论文章,感到不少观点颇有见地。结合同学们的讨论,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电视剧《小别离》的热播,低龄留学再次引起社会热议。之所以说再次,是因为这其实已经是一个老话题了。近年来,我国出国留学热高烧不退,而低龄留学是一个十分明显的趋势,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最新发布的挂网调查《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与2012年相比,2015年我国出国读高中的学生比例从17%上升到27%。  相似文献   

3.
石学峰 《中国人大》2012,(13):50-50
从甲午战争过后的1896年开始,自古以来就习惯于接受日本留学生前来学习的中国,第一次由大清朝廷选派13名学生赴日留学,由此拉开了清末中国人赴日留学热的序幕。史料研究表明,由于受到甲午战争日本取胜中国惨败的客观形势影响,加之国内的改革维新思潮空前高涨。  相似文献   

4.
现在,中国大陆一部分大、中、小学生和研究生中出现了厌读倾向,原因是什么?在教育立国、科技兴国的呼声中,为什么有人厌读?既然是厌读,这什么又出现了"留学热"?留学不也是学吗?不也是读书吗?看来问题的症结不在于读书是否有用.读书的巨大功用是举世皆知的.问题的症结是:读书"无钱".中小学教师的收入比不上从事  相似文献   

5.
来华留学渐趋热邓树林正当中国莘莘学子负芨远渡重洋到世界各国留学的时候,一批又一批的外国留学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1978年以来,中国接受来华学习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普通进修生、高级进修生、研究学者累计达8万人。他们分别来自五大洲144个国...  相似文献   

6.
近年中国掀起了新一波出国留学热潮,出国留学人数直线上升,且日趋平民化和低龄化。人数众多的海外学子在传播中华文化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外部需要的与日俱增,以及国内家庭收入和留学意愿的持续提升,"留学热"将持续升温,海外中国留学生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将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袁哲 《求索》2010,(5):245-248
近代中国的法学留学经历了法学留学的初创、政策确立及理性发展三个阶段。法学留学的资金来源有官费和自费两种,留学去向有西洋法学留学和东洋法学留学。1874年自费赴西洋学习法律,是近代中国法学留学的开端。1899年赴东洋学习法政,是近代官费法学留学的开始。1900年至1905年,清政府确立了法学留学政策,再加上甲午战争的刺激,出现法学留学高潮,尤以东洋法学留学为主。1906年至民初,法学留学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从晚清至民国。总体而言,政府对法学留学采取限制性政策,但法学始终是留学的主流学科。法学留学生也是自费生多于官费生,东洋法学留学生多于西洋法学留学生。  相似文献   

8.
时下,出国留学似乎又涌新潮。有关留学、出国咨询的广告可谓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而留学生也日趋年轻化,不少中小学生也跃跃欲试。然而,对于代办留学服务机构的投诉屡有所闻,受骗上当者也不鲜见。一股赴加拿大留学热,正在中国由北向南涌动。高中毕业的中国学生去留学,通常要读一年左右的预科,才能念大学。加拿大私立盼大学预科学院,一般是中介公司介绍得最多的。林先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日前,他到北美访问,在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多伦多,林先生拿着不少国内拿来的学院广告,开始了考察教育之旅。  相似文献   

9.
潘家德 《求索》2011,(5):73-75
近代中国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派遣留学生,迭至20世纪初出现波澜壮阔的留学浪潮。20世纪初留学运动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是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所决定的,另方面也是近代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出国留学,接受国外先进教育,练就一口流利外语,熟悉国际市场规则,是许多学生的愿望。统计数据显示,20多年来,我国共有58万人出国留学。随着留学热的不断升温,一些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导致洋文凭含金量下降;而申请材料造假、非法打工等问题,不仅使中国留学生面子受损,更令留学通途受阻。那么,中国学生出国留学要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留学运动与近代中国青年的崛起焦润明(特约撰稿人)"历史与现实的留学浪潮"之一中国近代青年代群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的出现主要是西方文化哺育的结果。留学使大批有为青年纷纷走出国门,沐浴"欧风美雨",成为新价值观和新生产方式的载体。也就是说,完...  相似文献   

12.
杨眉 《时事报告》2003,(1):68-68
在讨论成绩为何下降的原因中,同学们提到诸如:社会诱惑增多,缺乏学习目标,校园恋爱热以及一些老师缺乏敬业精神等理由。这的确都是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年,成人留学热尚未消退,一股少年留学的热潮又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高涨起来。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到国外留学人员中,未成年人的比例去年超过50%南方某些城市高达80%,如深圳中学1998年秋至今已有近100人申请出国留学。这批“童子军”中年龄最小的只有5岁。一百多年前一批十二二三岁的中国留学生经过清政府的筛选,远涉重洋,接受西式的教育。在这批小留学生中成长了旧中国的第一批现代意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如命财力雄厚的家长们想方设法武装子女,增强其竞争力。谁能否认不久的将来在这批留学海外的童子军中不会再度涌现一批有名…  相似文献   

14.
无奈的代价     
正如一个硬币的正反面,留学热也自有其利弊的两面。不必说新文化运动中的诸多有留学背景者,挑近一点的说,新中国的缔造者、两弹元勋及至现在的学界巨擘两院院士,有留学背景者  相似文献   

15.
我在《经济常识》的教学实践中,适应学生求异思维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课堂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具体作法是,课前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或收集资料,课上将讨论题板书在黑板上,要求同学们多方位、多渠道探求问题的正确答案,提倡敢于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实践证明,由于允许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所以,同学们发言争先恐后,有时甚至发生热  相似文献   

16.
海归,作为中国一个开放元素,备受社会关注和期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3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留学热”与“回国潮”演绎着“春天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英国开始重视中国教育市场,逐渐放宽了中国学生赴英留学的政策。目前,中国留英学生的人数不断攀升,英国已经成为中国学生赴海外学习的重要目标国。●赴英留学新热点●英国政府希望到2005年能吸收全世界四分之一的留学生,并将中国列为英国国际学生的重要来源之一。2002年,从中国赴英留学的人数首次突破万人大关,仅次于赴美国留学的人数。2001年,中国赴欧洲大陆其他主要国家留学的人数只有约1000人。中国留学生的不断增加,与英国教育部门和各大学这几年大力开拓中国市场有关。1996年以前,中国赴英国留学的主要…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全球留学的大潮中,XX国永远是热选之地"、"低均分逆袭XX名校"……打开报纸杂志和网络,温馨可人的留学广告招徕语可谓铺天盖地,甜蜜诱人。这些留学中介机构无不信誓旦旦承诺:"为广大学生家长排忧解难,详细讲解留学相关情况。"同时频繁使用"脱颖而出"之类的成语,激发那些"家有劣顽,却望子成  相似文献   

19.
近观中学生出国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成人留学热尚未消退,一股中小学生留学热潮又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高涨起来;有关资料显示,现中国到国外留学的人员中,未成年人的比例去年已超过50%。据国家出国留学服务管理中心的一份资料报告,每年中学生出国留学的升幅高达20%以上,而这个统计比例,还不包括各地“私立学校”与海外院校互派的众多“交流学生”在内。在深圳、上海等大城市,中学生出国的人数竟然首次超过了大学生出国的人数。 望子成龙今有价 出国读书不仅意味着千里的寂寞与艰辛,背后更需要有“物质基础”的支撑。平心而论;如今留洋培训或出国求学,…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学教育持续发展,出国留学的人数不断增加,主力军虽然还是高校毕业生,但各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的中学校园也纷纷兴起了出国热潮,留学热再次升温,留学大军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有关统计显示:在南方一些城市,办理出国留学的中学生已占所有出国人员的70%-80%;深圳市有支付能力的家庭中90.9%希望孩子出国,没有能力支付留学费用的家庭也有66.7%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