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戴手套作案现场的勘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犯罪案件现场存储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对戴手套作案的现场,会因为犯罪嫌疑人戴手套而使指纹等大量的痕迹物证隐匿起来,从而影响刑事技术人员对现场的勘验。捕捉、提取、分析和利用这些隐匿的信息,对侦查破案和起诉犯罪嫌疑人至关重要。在现场勘查时,应把常规痕迹与微量物证、有形的痕迹物证与无形的现象并举勘验;另外,还要注意尽力寻找指印。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犯罪侦查,以现场、物证、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为中心。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刑事案件其侦查与鉴定遭遇更多的困境,导致无法将案件与犯罪嫌疑人联系起来侦破。目标轨迹概念在犯罪侦查上的运用,不仅可突破传统的侦查限制,更扩展了痕迹物证的搜寻范围,对于提升侦查效益有莫大的助益。  相似文献   

3.
由于醉酒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受酒精刺激,其精神状态、行为举止、犯罪目的、侵害对象、作案手段等都与一般的犯罪嫌疑人有所不同,因而形成的犯罪现场也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侦查人员在对此类案件现场勘查时,如果能够准确判断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精神状态,正确认识犯罪现场特点,把握其作案规律,对判断案件性质,提取有关痕迹物证,选择侦查途径,确定侦查的突破口,破获案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认真、细致、全面、系统地对命案现场进行勘查与检验,是侦破命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有效地对各种命案现场中提取到的痕迹物证进行分析和运用,不仅可以确定整个命案案件的性质,据此判断出"当事"现场是否为第一现场,确定犯罪嫌疑人在整个现场中的作案过程,还可以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或区分犯罪嫌疑人的主次,从而为侦查破案提供必要的方向和范围,为诉讼审判提供强有利的证据价值。  相似文献   

5.
抛尸现场遗留物证较少,第一现场往往留有大量的有价值的痕迹物证。对抛尸现场进行认真细致、重点明确的勘查,并利用有限的痕迹物证准确分析第一现场特征、运输工具种类将为侦查破案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6.
案件现场发现的痕迹物证,具有复杂性和易变化性,容易混淆或丢失。要根据现场 痕迹遗留的时间、环境等外界条件,结合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心理状态、动作等内在因素,综合分 析研究现场各种痕迹物证与作案者的关系,力求多发现犯罪的蛛丝马迹,提高案件现场痕迹物证 采获率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模拟实验在刑事侦查学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实验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对相关理论知识形成感性认识,并通过这种感性认识深化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刑事侦查学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更为必要。一、在刑事侦查学教学中实施模拟实验的必要性从侦查活动的特点看模拟实验在教学中的必要性。一方面,刑事侦查是一项查找性的认识活动。刑事侦查的任务是通过侦查策略、侦查措施的运用,查明案件事实和查找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展开查找的依据是犯罪行为形成的各种痕迹物证,包括以客观载体形式出现的痕迹物证,如脚印、指纹等,以及以主观载体形式出现的痕迹物证,如证人证言等。这种通过一定的媒介…  相似文献   

8.
侦查范围是指针对侦查目标和侦查方向所划定的区域界限和区域内人员的界限,它是刑事侦查工作向纵深开展首先遇到的一个关键问题。侦查范围划定得准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办案的成效和速度,而且还涉及到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省与浪费。侦查范围划得准确,侦查人员能够步步为营,层层逼近犯罪嫌疑人;划得不准确,排查工作就会无果而终。 通常的破案程序是发生案件之后,办案民警首先进行现场勘验和现场访问工作,根据从现场上获得的痕迹物证以及受害人、知情人的反映情况,刻画出犯罪嫌疑人的形象,然后在一定的范围内去大力寻找符合嫌疑条件…  相似文献   

9.
随着刑事案件题材影视作品的增多,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能力也越来越强,作案手段和方法日益狡猾,在犯罪现场很难提取到明显的痕迹物证,因而微量物证的作用日益突出。文章就两起典型案件阐述了微量物证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及微量物证在基层应用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一、调查的目的利用体貌特征查破犯罪案件是侦查工作中常用的一种侦查途径.在实际工作中,每当案件发生后,都需要认真地询问被害人和目击者,让他们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出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用以开展侦查工作.特别是在侦破抢劫、强奸、诈骗等类现场遗留痕迹物证少,而被害人与犯罪人有过面对面接触的案件中,被害人能否准确地描述出犯罪人的体貌特征,对侦查工作的开展就更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