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马来西亚与中国、东盟国家之间关系日益紧密,马来西亚华人发生跨国婚姻的现象日益常见。玻璃口新村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广西籍华人新村。从第一批外国新娘——印尼华人嫁入新村开始至今已有20余年,第二批是泰国新娘,第三批是越南和中国新娘。作为跨国移民而来的外国新娘,在融入当地社会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印尼新娘嫁入时间最早,较易获取公民身份证;泰国新娘保持原乡文化最浓;中国新娘多假结婚;越南新娘勤劳,婚后生活较为困难。玻璃口新村跨国婚姻是马来西亚华人跨国婚姻的缩影。  相似文献   

2.
在选择跨国婚姻和移民时,女性常常需要重塑她们的家庭关系和责任。文章通过对越南新娘的访谈,分析了跨国新娘对女儿责任和义务的不同观点和看法。研究发现,对越南新娘"贴补娘家"的行为大致可以做出三种解释:一是出于"补偿"的心理,即由于不能继续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而感到愧疚,因此希望通过金钱来补偿娘家;二是出于"身份地位"的考虑,认为"贴补娘家"不仅可以显示自己的经济能力,同时也是提高自己在娘家地位的一种方式;三是出于"面子"的考虑,把"寄钱回娘家"与面子问题相提并论。研究表明,女性的跨国婚姻和移民是一个性别化的过程,越南新娘"贴补娘家"的行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性别化观念如何影响了她们对于家庭关系和责任的重塑。  相似文献   

3.
德龙 《两岸关系》2003,(1):37-38
2002年暑期后,台湾许多学校在开学时赫然发现,学生中新增了许多外籍新娘子女,部分县市学校外籍新娘子女占所有新生比例竟已经高达五分之一,澎湖县等部分偏远地区学校甚至达到二分之一。外籍新娘子女入学进入高峰期,显示外籍新娘在台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族群。  相似文献   

4.
访越散记     
如今的越南,早已不是我们过去想像中那种战后满目疮痍的情景。20年前,越南开始"革新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加快。最近越南迎来两  相似文献   

5.
中国移民在越南社会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明末清初时期的越南中国移民为例,分析了中国移民的构成,总结了中国移民在越南的生计方式。这些中国移民为越南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越南的社会管理改革根源于多元矛盾的驱动。体制转型、城市化加速及民众管理诉求的勃发既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赋予了改革的现实依据,又在客观上凝结为这场改革运动最为真切的现实语境。越南致力于建立多元治理架构,以公平、公正为轴,释放更强烈的民生气息,以技术治理方式推动社会管理由管控型向服务型转变便成为近年来越南社会管理改革最重要的特点,而顶层设计的欠缺,社会力量的孱弱以及现实中依旧突出的各种矛盾决定了越南的社会管理改革仍需进一步创新与深化。  相似文献   

7.
朝鲜新娘不但要穿质地最好、款式最新的红裙子,而且必须戴一顶用各种鲜花缀成的花冠。所以,朝鲜人称新娘为“花冠新娘”。  相似文献   

8.
大陆新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台湾的一项统计表明,从2000 年累计到2003年1月底,在台申请身份登记的大陆新娘已达62619 人,若包括以短期护照居留的大陆新娘,累计在岛内大陆新娘有10万人以上。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更表现在,大陆新娘的流入地是台湾,由于海峡两岸长期分隔,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并且由于台湾当局的限制性政策,使得大陆新娘这一特殊群体不仅要克服一般流动所引起的地理距离、生活习俗、文化差异等问题,还要面对因台湾当局的歧视性政策带来的艰难境遇。  相似文献   

9.
黄雪燕 《传承》2014,(4):106-107
桂西南的那坡县百南乡与越南毗邻,由于我方边境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于内地,当地姑娘多"内嫁",部分家庭经济拮据的认为娶越南女人"很划算"。而越方边境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女子愿意嫁到中国,故两国民间多通婚。但非法跨国婚姻往往导致嫁入的越南妇女本身及其子权利得不到保障,影响边境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0.
拙公和尚是明末在越南弘法的著名闽籍华侨高僧,他的佛学思想主要是“三教融合”、“禅净双运”和“心即是佛”。他的佛学思想符合越南社会的需要,成为他在越南弘法成功的一大动因。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批越南移民移居澳大利亚,并逐步成为澳洲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总体数量的不断增加及社会影响的日益扩大,其社会融入问题愈加受到各界关注。相关资料显示,澳大利亚越南移民在经济、政治、社会及文化维度的融入现状展现出了其独有的特点,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在政治及文化维度中,这些问题表现得较为明显。造成这一融入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越南传统文化、移民综合状况、澳洲相关政策以及当地社会接纳问题等。  相似文献   

12.
越南方面开动所有宣传机器向全世界宣布,越南占领柬埔寨的最后一批军队已于9月26日全部撤出柬埔寨。如果真是这样,当然会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但遗憾的是,明明白白的事实告诉人们,越南并未真正全部撤军。据可靠消息,越南至少已经将三万名军人换了服装混杂编进韩桑林军队,并留下大量武器装备。越南并配备大批党政骨干控制韩桑林军队和柬伪各级行政机构,充当所谓顾  相似文献   

13.
浅析越南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夏安凌越南是目前国际社会中坚持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也是国际社会中最贫穷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1991年越共“七大”以后,越南加快了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步伐,短短几年,成效显著,成为当今亚洲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充满生...  相似文献   

14.
越南政治革新已走过了26年的历程,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主要经验是:把理顺执政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作为政治革新的主线;把反腐败作为政治革新攻坚战的首要任务;把加强人民对权力的监督作为政治革新的突破口;把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路径;在保证政治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渐进式政治革新;努力创造政治革新与经济革新良性互动的局面。当前越南政治革新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越南政治革新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中国和越南的经验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时提出的"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原则,应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公民社会"是越南政治革新进程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公民社会"构想主要包括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进一步扩大言论自由、改革国家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党的领导方式、建立社会反腐败体系等内容,"公民社会"建设将对推进越南政治革新向民主化、法治化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磨难后,越南华人经济的重新崛起带动了其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革新”后,华人社会的三大支柱——华文教育,华文报纸,华人社团的剖析,解读胡志明市华人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与变化,并以此推及整个越南华人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李育民  杜进君 《求索》2011,(9):57-60,138
社会与民生问题是越南改革的重点。20多年来,越南共产党和政府在促进社会的发展、保障与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越南改革的成功是由诸方面的原因促成的,但其中最为明显的是越南共产党对社会与民生问题所采取的正确决策和遇到困难与障碍时的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18.
今年8月,60余位台湾大陆新娘共同参加由甘肃省台办、兰州市台办举办的"首届台湾陇原新娘故里行——叙乡情·话未来"亲情茶话会。会上,大陆新娘海万宏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祖国和平统一的渴盼。本文为海万宏发言稿:  相似文献   

19.
10年来印支难民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曾经引起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时至今日,此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一则大量接收印支难民的国家,其印支难民问题已构成该国的一个社会问题;二则越南地区霸权主义的野心,依然如故,印支难民仍在继续外流。 本文所述印支难民问题,不涉及越南血统的难民,而主要就印支难民中的越南华裔、华人、华侨难民问题作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15,(7)
自19世纪中叶法国入侵越南,并对其实施殖民统治开始,越南经历了长达百余年的反封建反侵略、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完成国家南北统一的艰辛抗争历史,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革新开放创业历程。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越南社会价值观因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共性因素存在比较性,因此,在探寻两者的联系和差异及其发展规律中,两国应互为借鉴,更好地发挥社会价值观的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