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器,高等教育在实现"中国梦"中更是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同时"中国梦"也为大学自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情势,大学应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应成为社会引领的重要动力,大学应成为创新驱动的源泉。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梁晓理 《传承》2014,(3):54-55
"中国梦"是当前我国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把"中国梦"渗透到大学生的头脑里的重任。为提高"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应通过社会实践、主题活动、科研实践、网络实践等途径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把握"中国梦"的实质和内涵,实现知情意合一。  相似文献   

3.
学习研究"中国梦",既要有中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与世界眼光,既要分析"中国梦"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价值,也要分析"中国梦"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价值。爱好和平是"中国梦"的重要特征和价值诉求、实现发展是"中国梦"的重要目标、合作共赢是"中国梦"的重要理念,成就"中国梦"是世界的重大利好,必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合作共赢局面的形成,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和梳理"中国梦"的青年向度,是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从事者和研究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年"中国梦"的形成,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青年"中国梦"的践行,寓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既饱蘸一腔热情、热血,又充满干劲、冲劲;青年"中国梦"的实现,筑基于每个人的奋斗汗水之上。在对青年"中国梦"的形成、践行和实现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基础上,推动"中国梦"融入青年文化,成为青年文化的主题,是"中国梦"思想引领青年的必由之路。青年面对"中国梦"的行为取向也是青年研究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梦"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当前国内学界对"中国梦"的内涵、特征、关于中国梦与美国梦、欧洲梦、非洲梦的关系、关于中国梦的实现等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在"中国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在实践层面的研究成果较少。"中国梦"彰显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凸显了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加强"中国梦"的研究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是基于我国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而提出的一种新理念,有着深厚的哲学意蕴。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梦"的解读具有深层的合理性和广泛的解释力。改造世界是"中国梦"的出场路径;社会有机体是"中国梦"的现实图景;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梦"的本真意义;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主体力量;实践创新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余谋昌 《桂海论丛》2015,31(3):4-13
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思想,提出中国共产党的新的执政理念、指导思想和伟大目标——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2014年12月,习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期间,把治国理政战略布局概括为"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实际上是对"中国梦"做的具体解释,是将"中国梦"条理化和具体化。"中国梦"的关键是实践,是实现伟大目标的行动,即"实干兴邦",实施"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国人民人人都有梦,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梦想。"上天入地下海",这不仅中国地质学家的梦,也是中国人的科学梦想。全体中国人的梦集合起来,为实现中国梦同心协力行动起来,积极参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也一定能实现。"上天":开发利用太空地质资源;"入地":开发利用地壳深处地质资源;"下海":开发利用海洋地质资源。这是解决中国资源问题的新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8.
实现"中国梦"是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坚定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精神气度。在"寻梦"、"追梦"、"筑梦"的历史进程中,道路问题至关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逼"出来的一条正路,也是"闯"出来的一条新路。在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政治语境下,这条新路为实现"中国梦"指明了方向。坚定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共同发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整体推进,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涯规划是在终生规划的前提下,以终生视野来规划大学的学习。以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就明确大学生涯规划应遵循的原则、规划设计、规划的步骤,指导大学生做好生涯规划,为他们的人生发展积累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15,(8)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提出实践的观点,建立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实践唯物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重要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相契合。认真研读经典著作,将《提纲》中的核心思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运用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将有利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