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产国际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6年10月到1927年3月 ,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长期以来 ,共产国际对这一事件的作用是人们关注而又不得而知的。1998年公布了共产国际、联共 (布 )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 ,给予研究本专题提供了重要条件。一、共产国际对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不同态度共产国际对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有着不同态度 :(一)提出配合夏超起义发动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装暴动在上海要不要举行武装暴动的问题 ,维经斯基早在1926年下半年就有这一思想 ,确定借助浙江省省长夏超起义 ,在上海发动自治 ,驱逐孙传芳。9月初…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彪晓红  杨飞 《党史纵览》2007,(12):36-38
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取得胜利,陈独秀功不可没.他在深刻总结前两次起义失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起义的组织、武装准备、领导权、统一战线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思想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是起义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他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中表现出的对党和革命极端负责,以及无私奉献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人民的觉醒,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上海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前哨。1926年10月、1927年2月和3月,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响应北伐,推翻军阀政府在上海的反动统治,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前两次起义由于条件不成熟和缺乏经验而失败。于是中共中央决定派周恩来去组织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周恩来当时担任中央军委书记兼江浙区委军委书记,他和江  相似文献   

4.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3):F0002-F0002
位于上海市中山南路1551号的三山会馆,是唯一保存完好的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遗址。  相似文献   

5.
在中共领导下,爆发于北伐战争期间的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包含了大量巴黎公社元素。随着三次武装起义的渐次展开,中共将巴黎公社作为发动武装起义并夺取政权的"理想国"和参照物。无论是武装起义前的政治动员,民主政权的酝酿筹建还是日后的纪念回顾,都可以看到巴黎公社的影响。上海市民政府的创设,是大革命时期中共争夺革命领导权进而构建巴黎公社式政权的一次重要尝试,也是日后中共独立领导土地革命并正式开启苏维埃运动的一次预演。  相似文献   

6.
何立波 《湘潮》2012,(4):31-33
罗亦农是中共早期的一位著名领袖。他曾参与领导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曾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组织局主任,是当时最年轻的政治局常委。  相似文献   

7.
波澜壮阔的“五卅”运动之后,上海工人阶级的组织和战斗力迅速壮大。1926年,上海资产阶级的头面人物虞洽卿由于受军阀头子孙传芳的多次打击,会集许多势力,开展反孙倒孙运动。鉴于上海敌我友三方面力量的变化和北阀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党适时提出上“上海市政归上海市民、上海自治’”的口号,并着手准备武装起义。1927年,党决定发动和领导上海工人进行第三次武装起义、为了加强对起义的领导,1927年2月23日,中共中央与上海区委联席会议决定,成立由陈独秀、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等组成的特别委员会,负责领导这次武装起义…  相似文献   

8.
大革命时期,上海工人阶级英勇地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一并在第三次武装起义中取得了胜利。但是,胜利后仅20余天,工人纠察队就被迫缴械,并被淹没在血泊里,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蒋介石为发动反革命政变做了充分的准备。蒋介石是大革命时期统一战线中的右派,随着北伐军进军江浙,蒋介石的反动面目也越来越暴露了。为了进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在军事上、组织上、舆论上做了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9.
1927年3月23日,当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的消息已传遍四方。市区街头出现一片新景象:一队队工人纠察扬眉吐气地在马路上巡逻,维护社会秩序;两家门口挂出各种旗帜和标语,庆祝工人起义胜利,欢迎北伐军入城;人们面带笑容.唱着“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歌曲从四面八方涌向南市公共体育场,这里将举行50万人的市民大会。这是多少年来上海人民难得的一个盛大节日,全市人民沉浸在一片胜利、喜悦和欢乐的气氛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的胜利,把大革命的洪流推向最高潮。然而,胜利是如此短暂,以致人…  相似文献   

10.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述略沈建中19世纪20年代,随着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重要战场。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为了号召和动员各地民众积极配合、响应北伐,中共中央于1926年7月31日发...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并取得了胜利。他在准备起义的过程中,对于筹集武器,主张取之于敌;对于制敌策略,主张力量要集中;对于起义时机,主张慎重选择,要把握火候。这些主张体现着战略目标明确、战略决策审慎的军事战略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顾顺章,又名顾凤鸣,上海宝山县白杨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他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任工人武装纠察队总指挥,在党内初露头角。“4·12”政变后,顾顺章在上海从事秘密斗争,制裁叛徒和特务,颇有成绩。但顾顺章却居功自傲,往往不把他人放在眼里,且利用工作的特殊性,日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与上海有看不解之缘。民主革命时期,周恩来在上海领导过举世震惊的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主持过数年中共中央的地下工作;解放后,周恩来对上海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工会工作十分关注,曾多次会见老工人、劳模代表,并亲临市总工会与全市工人代表欢度春节。在世纪伟人周恩来百年诞辰之际,上海部分工会工作者和劳动模范深切缅怀他们所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心里时时惦记着工人沈涵是原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周恩来在沪的几次与工人会见的重要活动他都参与组织及具体安排。忆及往事,年近80高龄的他仍十分激动地说,周恩来是我们国家的总理,日…  相似文献   

14.
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斗争。随着起义胜利而建立的上海市民政府,是第一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首、联合各阶级各阶层的统一战线的政权机关。然而,从1926年7月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要求各地积极准备武装起义,建立地方人民政府,中共上海区委提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争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储天虎 《党史文苑》2009,(1):31-33,42
陈独秀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并取得了胜利.他在准备起义的过程中,对于筹集武器,主张取之于敌;对于制敌策略,主张力量要集中;对于起义时机,主张慎重选择,要把握火候.这些主张体现着战略目标明确、战略决策审慎的军事战略特征.  相似文献   

16.
罗亦农是我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1902年出身于湖南省湘潭县易俗河雷公塘,1920年入团,1921年转党,曾任中共江浙区委书记、湖北省委书记,是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主要组织者之一。在党的“八七”紧急会议上,被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  相似文献   

17.
《党史文汇》2012,(2):21
黄竞西(1896-1927),江苏江都县人。早年在丹阳随父亲经营中药店,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丹阳独立支部书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商人部长。1927年3月,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以商人身份作掩护,秘密运送武器弹药。1927年与陈延年一起在上海被捕、就义,时年31岁。  相似文献   

18.
罗亦农     
《兵团工运》2011,(10):18
<正>罗亦农(1902-1928)男,汉族,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共党员。罗亦农1921年赴莫斯科学习,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旅莫支部委员。1925年3月回国后,参与组织和领导省港大罢工及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历任中共  相似文献   

19.
1926年5月29—30日 ,在中共上海区委的组织领导下 ,上海举行了盛况热烈的五卅周年纪念活动。这次纪念活动打破了在这以前由于帝国主义、军阀对上海工人运动的一系列迫害行动 (封闭上海总工会 ,通缉李立三 ,捕杀刘华等 )而造成上海工人运动在五卅以后的低潮。五卅周年纪念活动鼓舞了广大群众 ,反帝、反压迫的热情又在工人、学生、市民中炽烈、高涨起来。到6月份 ,揭开了1926年轰轰烈烈的上海夏季罢工潮的序幕 ,为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作了思想和组织准备。五卅周年纪念活动 ,成为当时上海工人运动从低潮进入又一高潮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20.
位于上海市山阴路69弄90号。1926年,中央党校设该处。1927年,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指挥部联络点。"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陈延年奉中共指示,来沪接任江浙区委书记,在该处设立办公机关,底层作会客室,二楼作会议室,三楼为地下交通员住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