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对劳动价值论的某些错误认识我国近年来有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了模糊的甚至错误的看法。就多数人来说 ,这是认识问题。通过学理论 ,摆事实 ,讲道理 ,这些模糊观点和错误认识是不难纠正的。问题是 ,我国经济理论界有少数经济学家刮起了一股怀疑、批判、修正以至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风 ,并用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取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个别经济学家甚至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左”的思潮来批 ,当作“激进主义”来批 ,断言“极左思想”的根源就在于劳动价值论。目前在国内常见的错误说法是 ,不是劳动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2.
胡义成 《桂海论丛》2003,19(4):38-40
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论 ,并非“劳动价值论一元论” ,而是“效用/劳动价值论”,或曰“生产力 (率 )价值论” ,它体现并贯彻了生产力决定性。被长期误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正宗”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 ,源于考茨基在“批修”时对马克思的错解 ,应予否定 ;西方经济学的宏观要素价值论及微观效用价值论与马恩有异同之处 ,我们应批判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有关当代西方思潮的研究、批判和教学中,有的同志感到对西方“列宁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两种流派之间的联系不好把握;也有的同志甚至认为它们实际上是种属关系,西方“列宁学”包含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中,因此没有必要再对西方“列宁学”进行专门性的研究。这个问题事关能否比较完整地回答当代西方思潮对马列主义的挑战,因此笔者就此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对马克思的文本作出“成熟的”或“不成熟”的取舍和区分 ,割裂了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贯穿着“非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 ,对任一发展阶段的马克思思想都不能做非此即彼的分割。马克思主义不是纯粹的理论问题 ,而是改变世界的实践批判学说 ,必须在“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中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西方“马克思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把马克思主义加以肢解,在其内部制造分裂。而割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内在统一、用意识形态性否定其科学性,更是他们惯用的手法。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尔温·古尔德纳(1920~1980年)在其最后一部著作《两种马克思主义》中,将马克思主义划分为科学的和批判的两种,并认为这是由马克思主义体系内  相似文献   

6.
1.马克思主义有没有自己的人学?或者说存在不存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这是一个曾一度在西方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虽然认为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但又断言马克思以后马克思主义“停滞”和僵化了,其中有一块“人学的空场”,所以,他声称要用存在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把人恢复到马克思主义之中”。与此相反,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走向另一个极端,他认为马克思在理论的成熟时期,从根本上批驳了任何关于人的一般的哲学思考,批驳了“任何哲学人本学”或“人的哲学”,马克思主义是“理论…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先河,深深地影响着马克思经济学,正确认识和评价其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作用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对马克思经济学的总体影响和具体影响两个方面探索了西方经济学者的研究成果,并总结出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石长起 《前沿》2013,(10):6-7
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基于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批判和对未来自由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构想之上。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方向选取、行为准则、评判标准,还是东西方政治实践的结果,都有力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念的现实性和正确的指导性作用。本文从马克思以人为本的人学思想探析马克思的政治观念及其时代价值,分析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实践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艾赛亚·贝尔林在其卡尔·马克思传记中曾说过,波普的历史哲学包含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历史学说的最谨慎、然而最慑人的批判”。与西方其他资产阶级学者相比,波普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作了更为公开的攻击。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在社会历史观上的许多错误观点,不能说与波普思想的影响没有关系。波普对唯物史观的攻击集中体现在其《历史决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性批判问题是马克思重点关注的理论议题,在他那里,对于现代性的审视不仅是一项哲学任务,更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焦点所在。透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我们发现,马克思对于现代性的批判有一条清晰的运思逻辑:从哲学批判走向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逻辑起点,在深刻剖析黑格尔理性形而上学的基础上,马克思以“感性活动”批判黑格尔的“纯粹活动”、以“现实主体”批判黑格尔的“理性主体”,同时批判了黑格尔对劳动概念的抽象理解。以此,马克思摧毁了现代性的基本原则——抽象的主体性。然而,哲学批判难以切中社会存在和现实社会的经济关系,难以触碰现代性问题的根基。基于此,马克思将现代性批判上升到政治经济学批判,他具体考察了国民经济学、异化劳动现象与私有财产问题,并立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批判资本主义问题,最终揭露了资本主义自身的内在矛盾以及资本逻辑对现代社会的抽象统治。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的霸权理论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实际上,马克思主义霸权理论的内容极其丰富,马克思揭露和批判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国家的侵略、奴役和压迫等政治和经济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卢森堡、布哈林和列宁也主要从经济角度剖析西方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霸权理论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后殖民主义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揭示和批判是马克思主义霸权理论的当代回应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那里,异化的概念不仅仅是一个哲学范畴,更是一种理论的分析模式与思维方法,异化的思维方法成为了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思维方法.从对异化劳动的批判到对异化消费的批判,这显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新的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针对这些新变化,开展了新维度的社会批判.他们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空间,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视野,更对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沿着商品-时间的空间化-物化意识这样一个路径来展开对物化现象的现代性批判,特别是对物化造成的“时间的空间化”问题的批判在本质上形成了他对现代性批判的原则———抽象化、形式化和合理化。这一原则揭穿了资本在现代社会取得统治地位的秘密在于抽象劳动的普遍化。因此,《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现代性批判的原则的价值向度和当代意义就体现为:本质地呈现了马克思对资本现代性批判的维度;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基本路向。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与马克思一道,共同缔造了马克思主义。列宁曾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指出:“不了解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就不能了解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全面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列宁全集》第21卷第72页)然而,西方一些学者却无视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的崇高地位,对恩格斯进行了大肆攻击,炮制所谓“恩格斯与马克思对立论”。这一论调在西方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介绍和评析,以揭露他们反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在知性思维方式下,在二元对立的“假设”下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辩证法,因而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道德价值作用的忽略。塞耶斯对此从马克思的历史主义方法出发,立足于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实现了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所存在的理论分析的批判。  相似文献   

16.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陈振明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和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理论的两个密切联系的部分。“酉方马克思主义”既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又批判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寻求一条既不同于当代资本主义,又不同于现...  相似文献   

17.
西方"马克思学"者提出的"两个马克思的对立"的命题,从事实的层面上说是正确的,这不仅无损于马克思的光辉形象,而且有利于摧毁"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合法性"基础.从价值选择的层面上看,我们与"马克思学"者和大多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不同,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不赞成回到"青年马克思"和让"青年马克思"走入当代,主张回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让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走入当代.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自由是重要的哲学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西方传统哲学观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带有革命性质的马克思自由观。马克思直接将自由作为个人的实现与解放,以个人的自觉性和自主性为基础,以独立性为前提,以个人对外界和客体的改造以及认识作为手段。  相似文献   

19.
(文章按期数先后排列,护号中园点前数字是期数,园点后数字是页码) ·蟹持四项甚木原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树立马克思主义平等观论健全民主意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应怀疑捍卫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批判建构主义先验论王佩等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断想党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人民的军队 —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军性质论述的体会对毛泽东防止和平演变战略思路的再认识独立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历史根据 “西方马克思学”批判波普的历史哲学述评杨宏云 ·纪念中国共产党趁党七十周年加强党的建设·进行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教育需要把握的…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共运陷入低潮之际,德里达逆势而动,推出.《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为马克思辩护”.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进行了通透性挖掘,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是解放和批判.历史命运是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关注,德里达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但是对马克思主义做了幽灵化解构,给出了似是而非的答案.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具有双重内涵:一是用解构主义为马克思主义辩护;二是利用马克思主义来旁证解构主义,功利联姻是这种解构的实质.德里达“为马克思辩护”并不意味着他转向了马克思主义,他仍然是一位非马克思主义者,非转向是德里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