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赵莉 《法制与社会》2011,(24):57-57
刑事回避制度是指与相关案件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的人员及机构,不得参与该刑事案件的处理的一种刑事诉讼制度。该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充分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法制发展程度,在我国刑事诉讼的立法和实践中,对于回避制度却缺乏相应的重视。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对于回避制度的规定不够细致,在操作上存在一定难度。本文意在对我国刑事回避制度的现状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刑事回避制度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提出完善我国刑事回避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刑事回避制度诉讼价值意义的认识 ,有必要从回避对象的角度考察、分析、比较古老的回避制度在现代主要国家呈现的不同面貌特征。以此为鉴 ,反思我国相关制度 ,对有关现行立法试作以下变革 :取消侦查人员和公诉人的回避对象资格。  相似文献   

3.
李静武 《行政与法》2004,(9):121-122
优先权制度起源很早,许多国家在民法典中对优先权有专章规定。我国民法还没有设立优先权制度,随着我国物权立法趋于完善,优先权必将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拟就优先权的概念界定、优先权的特点及其分类、立法现状及立法建议探讨构建我国物权立法中的优先权制度。  相似文献   

4.
目前阶段,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回避制度的规定有一定的缺陷,但最主要集中在《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奈。另外,一些其他问题,如法院整体回避、律师回避、诉讼代理人的回避请求权、当事人时审判人员信息的知悉等,都是完善立法必须弥补的地方。本文指出在法制中国完善民事回避制度,不仅要依靠立法手段,更要从根本上提高审判人员的回避意识,从而保证司法公平公正,让正义以看得见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5.
阎峥 《法制与社会》2010,(22):62-62
民事诉讼回避制度作为程序公正的内在要求,是实现诉讼整体公正的重要保障,但我国民事诉讼回避制度却存在着许多立法与实践的缺陷。本文从回避制度的价值入手,主要分析了其立法与司法的现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旨在进一步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回避制度。  相似文献   

6.
论行政立法回避制度——兼与杨建顺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立法回避制度做为一种民主立法制度应当在我国行政立法活动中得以全面实施,并且其是提高行政立法质量、增强行政立法法律文件实效之本源。行政立法回避制度之所以能够做为一种民主制度存在既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其存在的合法性。为充分发挥行政立法回避制度的作用,必须从立法上予以完善,明确投标单位、被委托的专家或组织应具备的资质,并走政府规章制定的职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7.
试谈法院回避的构想陈静一、我国法律关于回避制度的规定及其缺憾回避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诉讼立法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它是决定案件公正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法官回避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官回避制度是指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遇有法律 规定的某种情况时,不再参与该案件审理的制度。回避制度是现代诉讼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 , 是诉讼程序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诉讼程序公正的重要内容。我国三大诉讼法及《人民 法院组织法》对审判人员的回避制度均作了明确规定。 实践证明,严格而有效地执行法官回避制度,对于保证审判权的正确行 使,确保司法公正,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重实 体轻程序思想的影响,我国理论界对法官回避制度问题的研究不多,在立法上关于回避制度 的规定也不尽完善…  相似文献   

9.
王福华  张士利 《法学论坛》2005,20(6):105-109
从我国民事诉讼领域观察,回避制度在回避原因、适用程序两个方面存在着结构性的缺陷,在实践中导致侵害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后果。有必要对我国回避制度进行规范分析,并对司法实践运作状况加以考察,对民事诉讼回避制度进行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立法实践中,为了有效地避免实践中不当利益法制化的倾向,某些地方出台了行政立法回避制度的相关规定。但是,本文却认为该制度不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并予以了分析。文中在第一部分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过程;接着又从价值本源、可行性、合法性等方面分析了行政立法回避制度的不适当性;最后,本文从问题解决的角度提出了现行框架内避免不当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的有效方式,从而完整地论述了行政立法回避制度的不适当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回避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指法律规定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某种特殊关系的审判人员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不得参加该案的审判活动。其宗旨在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使案件得到公正处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回避制度作了专章规定,2000年1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也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司法解释),这体现了立法和司法对回避制度的重视。但综观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关于民事回避的规定却存在一些缺陷,本文拟就回避制度存在的缺陷以及完善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李翠香 《法制与社会》2011,(23):298-298
我国目前对追续权问题的立法一片空白,本文主要对我国引入追续权制度的合理性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立法上的几点建议。建立追续权制度在艺术品市场有非常大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不同的地区出现不同的环境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地方环境立法。由于我国的环境立法起步较晚,在环境立法初期我国的地方环境立法数量就很少,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制化进程的加快,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我国的地方环境立法有必要加快和完善。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地方环境立法还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中美地方环境立法制度的比较,借鉴美国的地方环境立法,以完善我国的地方环境立法。  相似文献   

14.
“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对于我国行政立法中出现的“立法割据”现象,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政协副主席陈勋儒建议,行政立法应建立“四大制度”——立法回避制度;立法公开制度;立法参与制度,参与的核心是公平听证;立法经费预算和公开制度。(3月12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15.
1989年初以来,我国陕西、河北、海南,广东四省和北京、山西,黑龙江、四川、贵州、河南、江西、安微等八省市部分地区、陆续建立和实行了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回避制度。这一制度的出现和推行是完善我国公务员立法的重要内容,对我国干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本文拟就我国建立公务员回避制度的若干问题进行一次粗浅的思考,以求教于大家。一、我国国家公务员回避制度的内涵我们认为,我国公务员回避制度应当是我国  相似文献   

16.
石漠化是我国岩溶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防治石漠化需要完善的法制保障。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防治石漠化的法律体系框架,但由于指导思想偏颇、管理体制失衡等原因,我国防治石漠化政策和法律中仍然存在专门性立法缺失、立法内容不适应、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立法,加强防治石漠化法制建设,逐步健全防治石漠化的法律体系、法律制度和监督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我国《刑事诉讼法》有关回避制度规定的现状分析,及对不同国家有关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认识,提出了在改进我国刑事回避制度时,整体回避问题宜通过《刑事诉讼法》整体回避制度的构建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发布,预示着广大投资者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程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我国立法在司法实践中迈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有必要对相关问题作些探讨,提出自己的建议,加强立法的可操作性,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证券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公务回避:回避制度的根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法公正重在制度建设,改革和落实公务回避制度,阻力小、见效快,是当前解决执法不公问题的捷径。 堵塞不正当交易   根据有关法律、政策的规定,回避制度在我国已经形成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两大系列。任职回避是对国家工作人员任职资格的一种限制,包括地域回避和部门回避两种形式。公务回避是对国家工作人员执行公务资格的一种限制,包括司法回避、行政执法回避以及其他公务回避三种形式。   上述两种回避制度的立法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保证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但其适用范围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任职回避的主…  相似文献   

20.
立法科学性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合理的民主立法模式是实现立法科学性的重要保证。为提高代表性和立法质量,我国需要适当增加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数量,逐步实现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专职化,并进一步完善法规草案审议制度,延长必要审议时间。同时,有必要建立立法助理制度。要注意立法的成本与利益分析,考量目的与手段之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