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传统民俗中,新年到了,家家户户均要穿新衣,尝美食,放炮仗,贴春联,贴门神。以贴门神为例,大门、二门、内房门与后门张贴的习惯大概为:大门张贴武门神,主要有秦琼、尉迟恭、神荼、郁垒、钟埴、赵云、关羽等;二门张贴文门神,主要有包拯、文天祥、财神以及“状元及第”“天官赐福”等;内房门则主要张贴“麒麟送子”“古装美人”“和合二仙”“麻姑献寿”等;后门张贴的门神主要有魏征等。  相似文献   

2.
当今时代可以称之为是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们耳闻目睹最多的一些词汇是“新经济”、“知识经济”、“高科技”、“信息”和“网络”等;另一方面,“战乱”、“贫穷”、“落后”、“债务”和“边缘化”等词汇也不断出现在各种媒体……  相似文献   

3.
黄伯云,1945年11月出生于湖南南县,著名材料学专家,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位留学归国博士。现任国家“863”高技术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近年来在粉末冶金、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并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防军工协作配套先进工作者”、“全国百名人民好公仆”、“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先进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南“光召科技奖”等多种荣誉称号和奖励。第八届湖南省委委员,党的十六大代表。  相似文献   

4.
中美“亚冷战”:特征、成因及中国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美国“重返亚太”以来,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中美关系正走向一种“亚冷战”状态,其特征是战略互疑增长、竞多于合、敌大于友、表里不一、双边关系频现紧张、危机管控常态化等。中美实力差距明显缩小但仍严重不对称、美国“重返亚太”突出其对华“接触+遏制”总体战略中“遏制”的一面、两国利益深度交织的相互依存等因素驱动中美形成“亚冷战”关系。中国应积极应对未来中美“亚冷战”仍将持续的局面,力避中美“亚冷战”滑向新“冷战”。  相似文献   

5.
在大国竞争背景下,美国拜登政府正式提出并实践“一体化威慑”战略概念。“一体化威慑”意味着通过跨越领域、区域、冲突域、部门、盟国和伙伴等五个维度的“一体化”调度,统筹“拒止性威慑”“韧性威慑”“直接和集体施加成本进行威慑”三种威慑逻辑,针对特定的竞争对手和安全问题施加威慑。在战略逻辑上,美国以“不对称多极”格局为基础,以海洋特别是西太平洋为主要场域,以中国为主要威慑对象并以“印太”为建构区域,通过“网络化”的作用方式,灵活统筹并“量身定制”地施加威慑。在“印太战略”推进下,“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成为美国实施“一体化威慑”的范例。AUKUS由美国联合最亲密盟友发起,针对美国所谓的战略竞争对手中国,以西太平洋特别是南海、台海、东海为战略前沿,通过将“欧洲—大西洋”引入“印度—太平洋”来加强跨区域威慑,并以“全政府”方式运作,囊括核潜艇、高超声速等先进能力、网络和太空等重要领域,考虑不同冲突形态,不断取得进展。然而,AUKUS的进一步推进将面临诸多“一体化威慑”固有的内在和外在困难,未来仍存在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王鸿刚 《亚非纵横》2012,(2):6-11,59,61
随着“后危机时代”、“后拉登时代”、“后撤军时代”、“后威权时代”、“后美国时代”等多个时代特征同时开启、相互叠加,世界正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为迎接这一严峻挑战,奥巴马政府有意识地推进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塑,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客观形势的高度复杂性、战略思维的主观局限性及国内政治的持续困扰等因素,其全球战略重塑并不一帆风顺,并存在明显缺陷。  相似文献   

7.
本文剖析时下风行于美欧等西方国家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说,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主要依托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以“3D”打印为代表的快速成型技术等“技术簇群”支持,并使之综合应用于制造业,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进而引起社会生产、生活方式转型.“第三次工业革命”如同历史上前两次工业革命一样,将引起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与国际格局的重大变迁.如果欧美日等率先掌握并垄断“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秘诀”,将不可免引起制造业从新兴国家和中国等非西方国家“回流”西方,给危机中的西方经济、政治体制注入一剂“强心针”,并有可能重新逆转国际经济、政治力量对比的现有变化趋势,打断世界历史的“西降东升”进程,进而对中国崛起进程以及中国国家安全产生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8.
冷战后, 随着国家软力量在国家力量中地位的突出, 大国开始看重一种特殊的能力即利用自 身软力量的优势来影响它国的能力。国际政治领域中也由此出现了“ 文化霸权” 、“ 信息霸权” 、“ 制度霸权” 等名词, 或统称为“ 软霸权” 。美国利用其软力量中的世界理念、大众文化与媒体、对国际制度的影响力等来 为其全球霸权战略服务;但美国利用软力量称霸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应认清在“ 文明” 、“ 合法”的外衣 下的软力量所形成的“软霸权”与凭借军事等硬力量推行的扩张政策在本质上是相通的。由此要对美国的 “软霸权”提高警惕,并通过捍卫、弘扬自身的民族文化特性, 加强自身的软硬力量建设, 来有效地维护国家 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综合安全。  相似文献   

9.
(一)“温”“瘟”概念、 及其区别 中医学的有关“温” “瘟”概念,现在多趋于统一 用“温病”,“温疫”等来表述,而不再沿用“瘟病”或“瘟疫”等说法(孟澍江,1985)。相反,中兽医学与之相对应的不仅仍然沿用着“温热病”、“温热”、“温疫”及“瘟疫”或“瘟病”等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还表述为 温热(不传染) 温热病(发热) 温疫 瘟疫(传染) 寒疫(不发热) 我认为,中兽医学这一概念体系不符合中兽医学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体系。这是因为其一,尽管明代吴又可著《温疫论》,就较系统地提出了疠气病因学说,突破了“百病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发展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历朝历代均有不同的特征。当下探讨“国家安全”,应注意古代中国与近代中国的联系和区别,古代“国家安全观”可以体现在历代王朝对君王贤能、仁义、礼法、政治制度、民本思想的评议上。中国古代特定的社会存在奠定了中国古代国家安全的总基调,其特征是有备无患、具有防御性。“国家安全”与“天子”“臣民”的能动性存在依附关系,与礼法秩序、政治制度、军事战略统合存在构建关系,民本思想是“国家存亡”的关键,“国家安全”是“外”与“内”的统合体。由于时代局限,古代“国家安全观”存在重中原而轻“夷狄”、重文轻武、重谋轻力等种种局限。历代政权在具体实现“国家安全”方面,重视遣师戍守、设界立关,重视舆图绘制,通过以边拱安、屯田守边、设立“情报”机构等手段强化国家安全。近代以来,维护国家安全的国家“边界线”越来越清晰,中华民族的“总体安全观”越来越强烈,安全观从以皇权为核心转变为以“民族国家”为核心,从“内防”“陆防”为主转向以“外防”“海防”为主,进一步向现代概念上的“国家安全观”转变。  相似文献   

11.
岳汉景 《西亚非洲》2006,24(6):18-23
内容提要伊朗核计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自始就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帮助。70年代前、中期,伊朗核计划受到了美国等国家的“呵护”,因此,没有成“问题”。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伊朗同美国及以色列等国的关系降至“冰点”,伊朗核计划逐渐向“问题”方向发展。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一超”独大。90年代,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总体是防范、遏制非敌、非友的潜在战略竞争对手,等等。乔治·沃克·布什上台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受到九一一事件的影响,变得更具进攻性,将追求“绝对安全”突出到战略高度。在措施上,布什公开把伊朗等国作为重要“关注国”。近年来,伊朗核计划快速推进,随之伊朗“核问题”亦逐步“危机”化。美国在核问题上的双重乃至多重标准表明,伊朗核问题的本质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2.
依据交易成本理论 ,日本企业间长期连续性交易关系可以解释为一种介于市场交易和组织交易之间的中间组织。与美国企业扩张等内部组织方式相比 ,它可节约固有的组织成本。“评价”、“退出”和“发言”等是其内部的竞争机制。可以称这种竞争为“看得见脸的竞争”和“有管理的竞争”。经济高速增长、外部市场欠发达和社会文化的同质性等 ,是该内部竞争机制运作的条件支持。  相似文献   

13.
安全复合体理论与东亚安全区域主义(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复合体理论”采用物质主义与建构主义混合的研究方法,以区域为聚焦点的安全相互依存为基本前提,阐述了由权力分配主导的物质结构和友善—敌意模式主导的社会结构组成的区域安全结构,及其结构变化的“国内—区域—区域间—全球”多层次的动力、“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多领域议题、“国家—非国家”多样性行为体和从“冲突形态”经由“安全机制”到“安全共同体”的连续统一进程。本文以此为理论工具,在分析新兴的“东亚安全复合体”安全结构及其变化的多层次动力和安全区域化现实的基础上,描绘了东亚安全区域主义走出现存的“霸权”、“均势”和“联盟”等“弱安全机制”,经由以“大国协调”和“集体安全”混合体为基础的真正的“综合安全”和“合作安全”等“强安全机制”,最后至区域一体化推动的内生的“安全共同体”的可选择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大肆掠夺中国的财富,日本的横滨正金银行、朝鲜银行发行的纸币和日本“军用手票”大量涌入中国。同时日本在中国大陆扶植的伪满洲国、伪华北临时政府、伪察南自治政府、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和南京伪国民政府等也相继成立了“满洲中央银行”、“察南银行”、“冀东银行”、“华兴商业银行”、“蒙疆银行”、“中央储备银行”和“中国联合储备银行”等七家伪政权银行,加入了掠夺中国百姓血汗钱的行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些日伪货币流通在中国华北、东北、华中、华东和华南的特定区域…  相似文献   

15.
在思考“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问题时,本文提出了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中国”的含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化、受到“忽视”的问题、研究日程上的核心问题、“谁”的国际关系理论等。  相似文献   

16.
中老两国是山水相连的近邻。在我周史籍中,老挝曾称为“堂明”,“道明”,“文单”、“挝国”、“猛老”、“老告”、“哀牢”、“潦查”、“南掌国”等。“老挝”一词,首见于我国明代史籍。东南亚国家的许多华侨多称老挝为“寮国”,则是老挝的同名异译。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友好相处,亲如一家,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国外考古学者曾在老挝地区发现  相似文献   

17.
《庄子》中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庄子反对五色五声之华美,崇尚虚静恬淡,他的“淡”的思想具有极其丰富的审美意蕴,在后世繁衍出诸如“平淡”、“清淡”、“淡雅”、“淡泊”等众多相关的审美范畴,从美感的角度来说,更是体现了以简驭繁的审美张力。庄子的“淡然无极”,不可不说是破执之后的通达。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是普京连任总统、开始第二任期的第一年。这一年对于俄罗斯来讲是不平凡的一年。俄国内外媒体上频繁出现的“总统选举”、“政府改组”、“经济翻番”、“行政改革”、“尤科斯案”、“先发制人”、“车臣总统被炸”、“别斯兰事件”、“乌克兰橙色革命”等醒目的字眼,把2004年的俄罗斯渲染得五彩斑斓。  相似文献   

19.
钱德喜 《海内与海外》2008,(6):58-59,36
“统一战线”,是一种自古就有并不断发展的社会历史现象。在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三国志》等古籍中的“交”、“合交”、“结”、“合纵”等词语的意思,就是统一战线。它的内含是一种联合的战略,是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包括阶级、阶层、政党、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东欧地区成为东西方势力的真空地带,台湾乘虚而入。10年来,台湾极力拉拢东欧,谋求建立“邦交”,于是其活动出现了三次具有不同特点的高潮。 (一)全面出击,重点培植,初建实质关系(1990—1992年)。东欧剧变后,台迅速在该地区全面展开活动,通过经贸合作、高层互访、文体交流及旅游等方式到各国试探,并瞄准“有机会很快与台改善关系”的匈牙利、捷克、波兰等国,以投资、提供经援、培植亲台势力等手段重点拉拢。1990年2月,台首先与波在维也纳签署所谓“最惠国待遇协议”。4月底,时任台“外长”的连战以“游客”身份访捷,接着,台“立法委员”张世良、“海外工作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