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培养跨世纪的具有世界眼光的中青年干部的方针,适应我国现代化建没的需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经广东省学位办批准,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东南亚研究所)于2009年9月继续举办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现将招生具体事宜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培养跨世纪的具有世界眼光的中青年干部的方针,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经广东省学位办批准,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东南亚研究所)于2011年9月继续举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培养跨世纪的具有世界眼光的中青年干部的方针,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经广东省学位办批准,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东南亚研究所)于2011年9月继续举办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现将招生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7.
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培养跨世纪的具有世界眼光的中青年干部的方针,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经广东省学位办批准,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东南亚研究所)于2004年9月继续举办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现将招生具体事宜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培养跨世纪的具有世界眼光的中青年干部的方针,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经广东省学位办批准,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东南亚研究所)于2004年9月继续举办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现将招生具体事宜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培养跨世纪的具有世界眼光的中青年干部的方针,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经广东省学位办批准,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东南亚研究所)于2006年9月继续举办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现将招生具体事宜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培养跨世纪的具有世界眼光的中青年干部的方针,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经广东省学位办批准,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东南亚研究所)于2005年9月继续举办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现将招生具体事宜规定如下:一、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是作为在职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的一种教学形式,目标是为在职人员提供学习和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研究》2011,(2):99-99
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培养跨世纪的具有世界眼光的中青年干部的方针,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经广东省学位办批准,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东南亚研究所)于2011年9月继续举办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现将招生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经国务院学位办和广东省学位办批准 ,暨南大学将于 2 0 0 0年 9月在国际关系等 1 4个专业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现将有关国际关系专业的办班、招生具体事宜规定如下 :一、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是作为在职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的一种教学形式 ,目标是为在职人员提供学习和提升个人素质的机会 ,使他们能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成为适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方式采取兼读制 ,非脱产学习两年。每周六、周日 (白天和晚上 )上课。修完规定课程并且成绩全部合格者 ,按国家规定发…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党中央最近提出的关于培养跨世纪的具有世界眼光、国际视野的年轻干部 ,经国务院学位办和广东省学位办批准 ,暨南大学将于 2 0 0 1年 9月在国际关系 (国际经济关系与中外经济合作 )等 16个专业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现将有关国际关系专业的办班、招生具体事宜规定如下 :一、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是作为在职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的一种教学形式 ,目标是为在职人员提供学习和提升个人素质的机会 ,使他们能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成为适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方式采…  相似文献   

15.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暨南大学的东南亚研究和华侨华人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和学术影响。为了进一步巩固传统和突出特色,发挥教学与研究的相互促进作用,整合我校国际关系和华侨华人及其他相关领域研究力量,根据暨南大学暨通[2011]  相似文献   

16.
国立暨南大学是民国时期国内华侨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特别是1921-1937年期间,学校办学方针鲜明地突出了弘扬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海外侨胞的生存、发展能力,加强适应南洋当地特点的课程设置目标.围绕这些目标,在具体的课程设置结构类型上,形成以必修课为主,兼顾选修课程,并在专业课和选修课内容上尽量贴近侨教的课程设置原则.这些理念和课程设置实践突出反映了把强化知识本位、意识形态和工具性三者相结合的价值取向,以及华侨高等教育适应海外侨生需求的发展规律和课程自身不断改进的特征,为中国近现代华侨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陈岭 《东南亚研究》2021,(1):130-151
近代中国开始向现代国家转型,国家目标也随之“外倾”,国人对“南洋”的认知与关注,既基于“到南洋去”的向外发展诉求,也跟华侨在南洋的移民事业及其被殖民的命运有关,由此形成的南洋观可视为华侨观的外显,蕴含着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与中国本位意识,背后更离不开中国社会尤其是知识阶层的南洋书写与南洋观塑造的努力.“华侨最高学府”国立暨南大学堪称代表,其以独具特色的南洋、华侨研究努力形塑国人的南洋观:一方面,关注南洋华侨的现实命运,具有强烈的反殖诉求;另一方面,尝试建构本土化的“殖民”话语,为国人向南洋发展提供学理支撑.以“反殖”与“殖民”话语建构为中心的观念阐释体系,看似矛盾对立却相反相成,尤其“殖民”南洋的话语建构与西方“殖民”南洋的观念迥异,颇可反映国人南洋观塑造的复杂面相.  相似文献   

18.
自1959年创刊至今,<东南亚研究>杂志已经走过了50年的历程.文章通过梳理杂志的历史沿革,统计相关数据,分析不同时期杂志的办刊思想、编辑方针及特点,以对杂志创刊以来的发展作出一个尽量客观的全貌式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