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春秋》1997,(2)
【美国《华盛顿邮报》文章】科学家首次发现黑洞存在的直接证据天文学家们报告说,他们首次发现了“事界”存在的直接证据——虽然“事界”是物理学领域最怪诞的概念之一。视界实际上就是黑洞的边缘,任何物质都有可能落入它的非常明晰的边界,物质或能  相似文献   

2.
丑石不丑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一篇《丑石》中写了一块丑石: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模样,不能做墙、做台阶,丑而无用,人们都骂它丑石。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拉直了,说是块天外来石——陨石。不久便小心翼翼地把它运走了,成了价值不菲的有用之石。  相似文献   

3.
丁香 《民主与法制》2008,(15):60-62
如果天上掉下一块极具科研价值的陨石,恰巧被人捡到了,那么这块陨石算不算该人私有?如果捡到陨石的人先是把陨石献给了天文馆作研究,而后又因陨石具有经济价值,反悔想要把陨石要回去,天文馆该不该返还?  相似文献   

4.
在沈阳市东北郊,有一座陨石山公园。这是中国惟一一家自筹自支、自负盈亏的古陨石研究所和陨石山公园。这家研究所和公园的管理人员都是一个家庭的成员。我国著名古陨石专家张海亭既是所长,也是这一家的家长。从青丝到白发,张海亭一直为他的古陨石研究奋斗着。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创立了开地质学先河的“陨落说”,树立了世界地质学界的一块丰碑。而经过岁月的洗礼,他和妻子的爱情也像那陨石一样,散发出历久弥新的芬芳……青梅竹马的同学,一同萌发了科学梦张海亭和吕秀华中学时代就是同学。张海亭来自农村,而吕秀华则是县城里的…  相似文献   

5.
<正>一、创新的源泉:靠三股力1、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力里根任美国总统期间,觉察到美国经济在全球竞争力有所下降,面对日本的挑战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为此,里根组建了由经济学家、学者、科技顾问组成的"工业竞争研究委员会",经过近两年研究发现,美国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崭新的因素,这种因素的影响力,将会超过十八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时对英国的冲击。他们发现:美国经济已形成两大板块,一块是传统发展领域,进  相似文献   

6.
在谈到美国和欧盟15国为何总是对中国高标准、严要求、拖延中国复关时,龙永图认为,“关键是他们吞了怕是一块骨头,吐了又怕是一块肉。” 谈及中国加入世贸的好处,龙永图  相似文献   

7.
在首都的出租汽车业,活跃着一支特殊的车队。别的不说,单是那一水儿的红旗轿车就透着几分与众不同。4年来,从“两会”代表到各国政要,这支车队迎来送往的,常常是许多同行无缘服务的对象,叫人好不羡慕。 他们,便是北汽集团公司的一块“金字招牌”——贵宾车队,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称赞他们是——  相似文献   

8.
一位年轻人沿着河岸夜行,忽然脚被绊了一下,他用手一摸,原来是一袋石子,便顺手抓起一块,扔到河里,听到“咚”的一声脆响。他感到很好玩,就提着袋子边走边往河里扔石子。天亮了,他拿起最后一块石子,刚要扔掉,猛然发现那是一块宝石。他懊悔不已——原来自己随手扔掉了整整一袋宝石啊!寓言故事中的年轻人,扔掉了的只是一袋上帝赐给的宝石,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有多少人,在不经意随手抛掷着生命的宝石啊。他们常常在闲聊中,在应酬中,在许多的懒散拖沓中,很轻松地把希望、热情、奋斗等这些人生的宝石扔得无影无踪,直到生命即…  相似文献   

9.
宇宙中存在反物质源现代物理理论认为,物质世界具有基本的对称性,每一个粒子均存在着相应的反粒子。继发现反电子、反质子等之后,1996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又在实验室首次制造出了个反氢原子。60多年来科学家们只是在实验室里找到了反粒子存在的证据,但宇宙中是否存在反物质,一直是个未解的谜。1997年4月,在美国弗吉尼亚洲威廉斯堡的学术研讨会上,科学家们公布,他们借助美国6年前发射的康普顿伽马射线观测卫星,探测到宇宙中由反物质形成的粒子云,该反物质源像是被煮了那样从银河系中心附近喷发出来,其巨大的粒子束流长达28…  相似文献   

10.
《观察与思考》2007,(17):14-15
我们应该想想这些赢子会对地球造成什么危害,而不应该毫无顾忌地喝瓶装水。 ——《纽约时报》最近发表的一篇社论中这样说。美国全国资源保护委员会指出,经过四年的调查,他们发现美国境内销售的瓶装水不一定比自来水更干净或更安全。  相似文献   

11.
在刑事诉讼中,办案人员要从排疑的揣度上搜寻案件中的证据陷阱,注意发现伪证、黑证、孤证、残证,避免证据困惑;从思辨的向度上审查证据,通过正向思辨、多向思辨、逆向思辨、定向思辨来破解疑案、冤案、假案、错案;从证据规范和证据收集的维度上把控证据标准和采排证据,注意从证据采集的盲区中寻找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从法律真实中的负面误区中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据、从不计成本的司法特区中选定富含证明价值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犯罪现场勘查过程中,一方面将现场视为证据库,通过规范的勘验行为,收集与案件具备实质关联的一系列证据材料,如现场勘验、侦查实验笔录、现场物证等,为逮捕、拘留,侦查讯问及法庭审判提供认定事实的依据——现场勘验取证;另一方面,较之证据学范畴的"证据材料",现场勘查将犯罪现场视为更加广义的"信息"库,从一些未必能在诉讼中作为定案依据的现场信息中,甚至从一些达不到关联性、客观性标准不能作为证据的现场情况中,通过案情假定案件的系统推断,为追踪嫌疑人及相关证据提供思路与可能——现场信息收集。现场勘验取证与信息收集,便是现场勘查所体现的侦查行为二重性——侦探(追踪)属性与证据调查属性的对立与统一。  相似文献   

13.
该书《简介》中介绍说:“(美国)规范犯罪侦查中电子证据获取的法律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是美国联邦宪法的第四修正案,其二是成文法——《美国法典》第18编第2510—2522条、第2701—2712条、第3121—3127条等有关隐私权的成文法规定。尽管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与《美国法典》的规定在某些情形下存在竞合的情形,但是在涉及计算机搜查扣押和电子证据获取问题时。  相似文献   

14.
王祎 《公安教育》2004,(2):32-36
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非法证据是指在刑事案件调查中,侦查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或程序,以违法的方式取得的证据材料,包括非法取得的口供和实物证据。可见,非法证据产生于侦查人员发现、固定、提取与案件有关的各种证据材料的收集过程中;说它“非法”,是针对收集的方法和程序而言的。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就是指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对非法取得的口供和实物证据不予采信。该规则自十九世纪末在美国产生以来,迅速由英美法系国家传入大陆法系国家,由西方国家传入东方国家。这一进程反映了国际刑事司法程序的理性化及人类对自身价值和尊严认识的…  相似文献   

15.
杜国明 《求索》2011,(4):146-148
作为最早将DNA证据用于司法实践的国家之一,美国对DNA证据的采信经历了一个从盲从、迷信到理性接受的发展过程。为了使DNA证据在司法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必须科学、理性地面对DNA证据,建立DNA技术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体系等程序规则,完善DNA鉴定程序规则已成为我国法庭科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堪萨斯等州,生活着占美国总人口极少数的阿米绪。他们并不是一个种族,而是一个宗教派别——由欧洲移美的再洗礼派。他们当年因美国对异教徒的宽容渡洋而来,如今也因美国对少数的尊重得以保持自己的宗教信念。他们与美国人杂居在一起,但却以强烈的宗教信仰抵御现代文明,从价值观念到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当美国全国铁路客运公司新任主席汤姆&#183;道恩第一次会见他的领导班子时,他告诫他们遵守一条法则——说出真相。这一简译的4字箴言成为美铁公司员工在重建美国这家客运铁路公司过程中用于作出决策、反省行为的过滤器。说出真相并不容易。道恩说:“许多经理发现,人们只需回避通向成功之路上的现实、事实和问题等,那他们就很容易不说出真相。但是,除非他们对彼此说出真相,否则我们无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爱遭遇火     
发现失火的时候,已经晚了,男人拉着女人冲向楼梯,却被大火扑回。火势迅速蔓延,整栋大楼像一块疯狂燃烧的巨炭,将每一寸空间烤得滚烫。尽管他们关紧房门,火舌和浓烟还是从门缝里蹿进来,狭小的房间迅速变得炽热难当。  相似文献   

19.
李秀江 《小康》2006,(8):34-37
“外交家们应该庆幸,因为他们之中有一位诗人,他们独特的生活才得以光彩地展示给世人;诗人们应该庆幸,因为他们之中有一位外交家,诗的天地才出现如此一块高贵而迷人的空间。”——冯骥才作为外交官,李肇星见证并参与了中国与世界的种种风云变幻,并被媒体誉为“铁嘴钢牙”。同时  相似文献   

20.
检察机关发现、审查、排除非法证据是从程序上保证案件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作者将结合实践从三个方面与读者进行探讨:检察机关在侦查、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中,通过多种途径发现侦查机关在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被害人及搜集物证、书证过程中的非法证据;在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中依法通过多种方式调查、复核、质证、辩论排除非法证据;在开庭审理前或者庭审中通过程序启动、法庭调查、讯(询)问、质证、辩论排除非法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