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日美安全合作关系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6年4月日美首脑东京会晤,共同发表《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到1997年6月日美两国政府共同发表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中期报告和9月23日正式公布的新《日美防卫合作方针》,确定了日美两国在本世纪末和21世纪初加强和扩大安全合作的基本原则,表现了日美安全合作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其影响所及不仅使日美同盟体制得到巩固和加强,对未来东亚和亚  相似文献   

2.
周边及亚太     
日本政府决定与美国共同开发新型拦截导弹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12月24日宣布,日本政府在当天举行的安全保障会议和临时内阁会议上决定,日美从1999年开始共同研究的导弹防御系统中, 新型拦截导弹从明年起转入共同开发。据日本共同社 24日报道,日美共同开发的新型拦截导弹是宙斯盾驱逐舰上配备的防空导弹“标准-3”的改进型。与“标准-3”相比,改进型射程增大一倍,命中率更高,可以拦截装有诱饵弹的高性能弹道导惮。日本将负责开发保护不受大气摩擦生热损害的前锥体以及第二级火箭发动机等。美国方面除了弹头部分之外,主要负责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总统奥巴马出于强化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意图,到访日本并与日首相安倍晋三于2014年4月25日发表了《日美首脑会谈共同声明》(下称"日美共同声明")。安倍对奥巴马政府重视亚洲的"再平衡"政策表示支持。奥巴马总统则回报,"《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于钓鱼岛防卫"。这一强化美日军事同盟的表态,严重侵害了中国的国家利  相似文献   

4.
2002年10月3日,美国总统特使、美负责东 亚及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平壤,不少人希望凯此行能够开启朝美对话的大门。但美10月16日宣布,朝在凯利访问期间承认有秘密开发核武器的计划,世人瞠目。朝核问题再度引人注目。12月,在美停止按照1994年朝美日内瓦框架协议向朝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3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古巴进行历史性访问,美古关系正常化迈出重要一步。但访问成果有限,美古之间的重大分歧仍难以解决,因此看待美古关系正常化的前景并不能过于乐观。美古关系正常化取得重要进展2014年12月17日,美国和古巴两国领导人宣布启动邦交正常化进程,使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的两国关系出现了重大的历史性转折。一年多来,美古关系正常化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7月1日,美国与古巴政府宣布在两国首都互设大使馆,恢复断绝54年的外交关系。7月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古巴驻美国利益代表处举行的古巴驻美国大使馆开馆仪式上,古巴外交部部长布鲁诺·罗德里格斯亲手升起古巴国旗。当日,美国与古巴重新互设大使馆。美古外交关系正常化是近年来国际关系中最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发表的《2005年美国的人权纪录》称,美国在保障妇女、儿童权利方面的纪录不佳。  相似文献   

8.
2003年日本内阁正式决定向伊拉克派遣自卫队员,基于目前美军在伊拉克频繁遭到恐怖袭击,伤亡惨重,日本国内反对出兵的呼声始终令政府骑虎南下。《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存在为日本自卫队创造了许多向世界最强大的美军学习的机会。美军是一支实战经验非常丰富的军队,通过比较两国军事训练可以了解日本陆上自卫队与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差别。本文原载于日本《军事研究》2003年第9期.作者加藤健二郎通过仔细对照日美两国地面武装力量作战之异同.客观反映出在美国一手栽培下发展起来的日本陆上自卫队的实际战斗力。本刊特编译此文.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之初,美日两国相关领域专家曾就开启双边FTA谈判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两国政府间谈判后来也终于启动。作为第一阶段贸易谈判的成果,《美日贸易协定》和《美日数字贸易协定》已于2020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进入21世纪以来,美日贸易谈判得以启动,表面来看是美国为了降低与日本的巨额贸易赤字,利用追加汽车关税手段对日施压,日本被迫应允。实际上,美日贸易谈判的启动和发展是两国在经济利益、双边关系、地缘政治、权力博弈等多种动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美日贸易谈判增加了美国重返TPP/CPTPP制衡中国的可能,为美日联手打造排除中国的数字贸易规则创造了条件,建立了不对称权力谈判的样板,并增大了日本在中、美之间实施战略摇摆的可能性。美日贸易谈判短期内对中国的影响并不明显,但从中长期来看,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推动世界秩序重构、美日两国政府更替、RCEP签署、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中国表态积极考虑加入CPTPP并正就相关事项展开研究等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会在多个方面产生较大影响。深入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美日贸易谈判有助于中国及时妥善应对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沈鹏  花馨 《当代世界》2016,(11):22-25
正美国在"重返亚太"战略中高度依赖同盟,把同盟当作其维护美国利益的重要途径。在自身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下,美国需要同盟的配合。其中同处于东北亚地区的美日、美韩两同盟都同步得到了强化。通过对日韩施展"巧实力"外交,美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盟国战略重心的调整,缓解了美国在东北亚地区资源紧张的情况。美日、美韩在地区安全环境中的互动2009年,奥巴马政府就任之初,曾提升与中国和东盟的关系,使日本担心美国是否会冷落自身。但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问亚洲时把首  相似文献   

11.
新年伊始,日本政府突然在钓鱼岛问题上高调发难,把波涛万顷的东海搅得沸沸扬扬。2009年2月26日上午,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国会回答民主党关于钓鱼岛受到第三国侵犯时的对策时称,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当然是日美安保条约适用的对象,将同美国协商把钓鱼岛问题纳入日美安保条约框架内。这是有史以来日本首相首次公开发表关于日美安保条约包括钓鱼岛的言论。  相似文献   

12.
今年7月18日至20日,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访问美国,辛格总理此访被看作是让美国"重新发现印度"的一次旅行.辛格在美不仅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而且还在安全、经济和能源等领域与美签订了十一项协议.印美关系由此而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3.
苗吉 《当代世界》2015,(6):12-16
<正>2015年4月26日—5月3日,安倍访美,如愿以偿在美国众参两院发表演讲,成为首度获此殊荣的日本首相。安倍赴美前开出的长长愿望清单逐个实现,效果甚至超出想象。美日在多个重大事项上展示出空前的政治默契和政策协调,这不啻为一个新的美日蜜月期。然而,美日进一步趋近及其政治蜜月,是两个孤独大国的抱团取暖,并可能加重二者的孤立  相似文献   

14.
1992年1月27日,号称全世界最大的百货公司,美国百货业的鼻祖,已有100多年历史的头号零售企业——美思公司,向纽约地区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当然,类似美思这类零售业老字号公司的破产,在美国并不是第一家,也决不是最后一家,据初步估计,1991年美国零售业有17315家公司宣告破产,比上一年增加36%,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零售业的老字号,如美国最大的珠宝商Zale公司以及久负盛名的联盟百货公司等都在劫难逃。  相似文献   

15.
2001年6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讲话,称美国对朝鲜政策的评估已经结束,美国将恢复同朝鲜的谈判,就导弹问题、核技术和朝韩边境的朝鲜驻军规模等问题继续进行美朝对话。一个星期之后,即6月12日,美国与朝鲜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纽约进行了接触。观察家们纷纷认为,这次接触充其量只是朝、美双方就今后会谈的程序性问题进行磋商,但毕竟显示出在中断了近4个月之后,美国和朝鲜之间的谈判又将重新开始。这是缓和朝鲜半岛局势所出现的令人鼓舞的事  相似文献   

16.
中日美都是国际性的大国。从经济实力的角度看,美国是超级大国,日本是经济第二大国,中国已超越德国,排行第三,而且马上就会超越日本,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更有人预测,按照现在中美的经济成长速度,在205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会超越美国,而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美国不仅是经济第一大国,其政治,军事,外交力量,都属一流。而经济第二强国的日本,自从1991年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时有好转,但过去20年来,总的来说,经济还是萎靡不振,还未能踏上全面复苏的轨道。无可否认,日本虽是个经济大国,但在政治,军事和外交上,很大程度上还是从属于美国;况且在日本国土上,还有美国的军事基地;日本和俄罗斯之间,还存在着北方四岛领土争端。日本怎能不耿耿于怀?中日美关系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边关系,但却是既不均衡也不稳定的三边关系。在中国崛起、美国遭受金融危机重创、日本政局频繁更迭的大背景下,在普天间基地迁移、天安舰事件的影响下,中日美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中日美关系的新棋局上,中国要如何谋篇布局?2010年6月,在早稻田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院教授林华生的主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和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胡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环太平洋和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教授,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魏志江教授,就以上话题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17.
从传统的国际权力均衡的角度看,在中日美国力的竞争中,中国在上升,日本处于守势,美国则努力维持原状。这种趋势引起日美两国特别是日本的担忧,使日美努力巩固双边同盟。中国信心增强,民族主义上升,对日本重要性的估计降低。但是,应当对这种力量对比变化的可持续性保持谨慎态度。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看,从应对全球化负面影响的能力看,中国面临的挑战最大,需要同日美加强合作,摈弃美国高欲望、高消耗的发展模式,向日本的节约型发展模式学习。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新任总统拜登提出将重振美国同盟体系,突出美日同盟的重要性.未来美日同盟的"双向义务"合作与日本的同盟"对等化"诉求将相伴发生、相互影响,并逐步内化于美日澳印"四国安全机制"及西方"盟友圈"构建之中.中日关系中固有的结构性矛盾加上中美关系的紧张状态,使得美日同盟的对华针对性日益凸显.美日两国确认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公然侵害中国领土主权及国家安全利益,使得中美日关系进一步复杂化,并影响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美拉关系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仍处于不断调整之中。奥巴马延续了第一任期的拉美政策,至今尚未出台有实质意义的新政策倡议。2013年11月18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在美洲国家组织演讲时宣布了"门罗主义"[1]的终结,其基调无疑反映了美国对拉美政策的历史性反思,但这也仅是美国调低霸权姿态,并不会对美拉关系产生实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3月31日在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发表讲话,宣布将扩大对美近海油气田的开发,以确保美近期能源安全。分析人士认为,这项政策一旦生效,将打破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