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夏天以来,美国的一些报刊上冒出了两个新词:tele-mamma和tele-pregnancy。乍看之下,不得要领,不知何所指。拿第一个词来说,从字面上看,可作“电视妈妈”或“电视母亲”解,但何所指呢?是指电视上的节目指导你如何作人母?还是指电视机起着母亲的作用,辅导你的孩子做功课……?至于第二个词,更使人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查遍词典,pregnancy只有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3,(36)
自“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的外交政策一路走来,发展成今天这样一种局面。那么,世人是如何来评价这些外交政策呢? 美国人说,“布什的政策使美国变得更强大了,但世界各国包括美国的朋友在内对美国的隔阂却加深了。”非洲人说,“布什完全不重  相似文献   

3.
“天赋使命”与美国外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峰 《理论导刊》2002,(9):38-39
“天赋使命”神话根深蒂固于美国白人文化中,深深地影响着美国人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与态度。当美利坚合众国作为一个主权实体开始发展与其它国家的外交关系时,这种观念对政府决策者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在美国对外政策中体现出来,本文从“天赋使命”论对美国各时期外交政策的影响和所受制约因素等方面来探讨其与美国外交之间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32)
抗战初期,美国政府对于中国国内情况所知甚少,国民政府适时的宣传攻势对美国援华政策的倾向产生了引导性的影响;抗战后期,由于一些亲共人士的努力,美国国内对国共两党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但美国对华决策并没有因非主流媒体的对抗而改变方向,此时的新闻媒体只能受制于政府决策的影响并最终服务于政府决策。  相似文献   

5.
王殊 《瞭望》1994,(30)
这个时期以来,美国不少政界人士和报刊越来越多地批评克林顿政府外交政策的混乱和前后矛盾。他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没有根据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提出外交政策新的基本概念,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因此,他们指出,美国外交显得缺乏基本准则,应付眼前事变,不能始终如一,乃至前后矛盾和来回摇摆,在国际上给人留下软弱的印象,也使一些盟国对美国的行动产生难以信任的感觉。 克林顿政府上台为时已经不短,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根据新的国际形势制定出新的外交基本概念,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6.
美国外交的基本价值取向是道义和利益交织,人权承载贸易,利己超越利他,权力胜于民主。美国外交对现实权力和利益的追求大大超过它对道义的忠诚。国际道德的困境在于“大国失效”,具体说就是“美国失效”。就本质而论,美国同十九世纪的大英僭主别无二致。  相似文献   

7.
郭春琦 《学理论》2011,(13):50-51
美国自建国后,对外政策具有十分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究其原因,一是共同的意识形态可以带来认同;二是国内外合法性的需要;三是美国意识形态外交体现了某些美国领导人的理想;四是美国利用其意识形态,在对外政策中,把它作为工具以实现其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8.
吕波 《理论导刊》2003,(8):58-59
人权外交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一部分,实质上是一种极端利己主义表现,成为美国推行大国霸权主义和对其它国家进行干涉的遮羞布。美国打着“维护人权”的幌子,推行的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肆意践踏干涉他国内政,为美国企图独霸世界的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9.
综观1995年的重大国际事件,可以看到美国外交相当活跃.冷战结束几年之后,美国外交战略的基本态势已经明朗化,有以下三个特点值得注意.第一,美国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变化对其外交政策的影响继续增加.外交侧重点的变化,更多地反映了国内需要.在过去的一年里,美国当政者仍然将其主要精力放在解决国内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吴晋 《瞭望》1991,(11)
华盛顿专电 一场疾风暴雨式的地面战争,结束了历时七个月的海湾危机。世界上善良的人们在问:海湾一战,所为何来? 伊拉克当局以强凌弱,妄图一举吞并科威特,它师出不义,失道寡助。美国打着“吊民伐罪”、“除暴安良”的旗号,实际上是要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拔掉萨达姆政权这个“眼中钉”,以确保美国在海湾地区的重大石油和战略利益,同时借此杀出这个“当前世界上唯一真正的超级大国”的“威风”,作为推行其冷战之后的“世界新秩序”构想的发端,从海湾危机一开始这一点就已不是什么秘密。  相似文献   

11.
陈明远 《各界》2013,(12):30-30
康有为是清术维新改良派的主要人物之。1898年戊戌维新惨遭失败,“六君子”被屠杀。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底,美国《外交政策》刊登了两位美国教授的文章,宣称世界进入了一个“意识形态新时代”,其中认为“意识形态现在是国家实力最重要的,然而又是最不确定和变化最陕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信息传播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意识形态的变化速度要快得多,因为进人的门槛更低。  相似文献   

13.
谭华琼 《学理论》2011,(14):37-38
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动,美国借此来强化其人权外交,企图建立一个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美国对华人权外交是美国以人权为外交准则的对外关系战略,本质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前后,突尼斯爆发政治动荡,然后迅速向周边国家蔓延,特别是美英法等多国正在对利比亚进行强烈的军事干预,战争结果虽然难以预测,但无疑会引发中东地区政治格局出现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彭迪 《瞭望》1983,(10)
里根政府的外交政策,跌跌撞撞,经过两年多的实践,略有调整改变,但总的来说,仍徘徊在两种矛盾之间:一是有变革之必要而无图变之心,能改但不想改;二是想有所作为,但力不从心。 作为超级大国,美国的对外关系相当广泛、复杂,其中问题最多最大的,一是同弱国小国的关系,一是同另一个超级大国的关系。本文拟就这两个方面,略谈个人之浅见。 无论大国小国,相互关系早有公认准则,最重  相似文献   

16.
里根政府执政三年,下届总统竞选即将正式开场。它的外交政绩是得分多还是失策多,又到算算帐的时候了。 里根是以“保守主义”旗号入主白宫的,上台以后也企图以此“治国平天下”。但是,从过去的一年来看,美国在世界上遇到的事情,不顺心的居多,虽然这不等于说事事都是由于美国的失策或过错。 所谓美国的“保守主义”的对外政策,主要的表现有两点:一是同苏联抗衡,软硬兼施,以硬为主。二是以“意识形态”划线。或文或武,推销美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即将进入 2 1世纪的时候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无视有关国际法公约 ,恣意践踏南联盟人民人权的行径 ,充分暴露了美国人权外交的虚伪性和两重性 ,也使人们进一步看清了美国“世界人权警察”的险恶用心。美国人权的外交政策 ,究其实质不过是其推进世界霸权的一块恍子 ,是美国及其盟友的人权 ,是对其他国家的“强权”、“霸权”。剖析美国人权外交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双重的人权标准“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 ,这些观点是美国双重人权标准的生动写照。美国历来标榜自己是“人权的卫道士” ,但在国际社会却一贯…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中东外交毛病出在哪里●怀成波岁末年初,在大洋彼岸,美国一些“思想库”的专家、学者们对美国1997年的中东外交颇多微词,使用了“不顺”、“碰壁”甚至“失败”等字眼。总之“打分”不高。在探讨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时,人们更多是批评第二任克林顿政府未把中东...  相似文献   

19.
王嵎生 《党政论坛》2011,(10):17-17
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前后,突尼斯爆发政治动荡,然后迅速向周边国家蔓延,特别是美英法等多国正在对利比亚进行强烈的军事干预,战争结果虽然难以预测,但无疑会引发中东地区政治格局出现重大变化。而美国中东政策的调整及其未来走向,同样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美国正抓住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利用其无出其右的实力,追求建立一个新的美利坚帝国。 美国“打伊倒萨”战争一年后的今天,伊拉克仍然狼烟滚滚。布什的单边主义不仅在国外引起强烈反弹,国内民主党也借机猛攻,称美因此偏离反恐轨道、盟友,自毁形象,削弱实力。今年是美国总统选举之年,现任总统布什和民主党推出的挑战者克里都在摩拳擦掌,瞄准下届白宫宝座准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