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古代王朝的教化传播是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以拉斯韦尔提出的“5W”传播模式分析,它具有持久性、广泛性、渗透性及全员性等特点。就拉斯韦尔提出的“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传播功能而论,古代王朝教化传播所承担的功能与之相当,但中国古代以教化为中心特征的教育远非拉斯韦尔的表述那么简单,古代教化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呈现出巨大的传播力,在教化传播过程中,中华帝国不仅是一个实体的存在,更是精神的象征,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与伊尼斯“媒介偏向论”所持观点正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孔子和柏拉图都非常重视文艺的教化作用,他们都认为文艺的教化作用在于在陶冶性情和哺育心智。他们的文艺教化观都凸现一种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然而当我们仔细研究两者的文艺教化观时,我们却能发现两者教化观的最终目标却有着极大的差别。孔子力图通过文艺的教化作用,实现人们对“仁”的迫近,使个体达到“仁”的境界;而柏拉图则希望通过文艺的教化作用,开启人的理性,使个体能充分认识到“善”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社会教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社会教化问题探讨全红一、社会教化的理论与内容所谓教化,即政教风化、教育感化。《诗·周南·关难序》载:“美教化,易风俗”。也比喻环境影响。《史记·三王世家》载:“传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中,与之俱黑’者,土地教化使之然也”。社会教化...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是当前最热门的教育话题之一。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全面提高和完善人的人格、提高人的综合能力的整体教育,它的提出和实施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具有深远意义。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是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一种界定。这一界定对于人才培养来讲,至少有以下意义:首先,作为心理品质,这里所讲的“素质”有别于人的生理素质,不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它是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也就是说,素质是教化的结果,是可以培养…  相似文献   

5.
袁博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14,(3):144-144,F0003
“法官后语”是附加于裁判文书规范化格式后的一段针对当事人的偏重道德感化、伦理教育或者个案启示的简短文字,它代表合议庭全体法官的道德评判或者法律方面的意见,是对裁判理由和结果的补充说明,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法官后语”带有极强的道德教化和伦理色彩,实为对传统裁判文书规范形式的一种伦理化突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法官后语”自1996年首次在司法裁判中使用后一直争议不断。  相似文献   

6.
一、以人为本与传统民本思维的区别 (一)“人”与“民”的价值目标不同 在封建集权统治下的中国古代社会,国家政权、江山社稷是和君主等同的。君主是统治者,民众是被统治的对象。因此,“民惟邦本”、“夫君无民,无以得其位”的民本思想从本质上讲是君主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君主们就是通过“民贵君轻”、“民水君舟”、“民主君客”、“爱民如子”等伦理纲常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培养他们的忠君思想。  相似文献   

7.
“拉花”是石家庄井陉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的音乐刚柔相济,给人以淳朴坚毅之美感,极具独特风格。传统音乐是我们今天音乐发展的一个坚实的基础,值得我们今天特别去宣传和推广,并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东风,让井陉“拉花”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它娱乐和教育大众的社会功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上有许多有关非正式教育、距离教育、开放教育等方面的讨论.所有这些教育活动的产生都为了一个目的——把教育从即将窒息的正式教育体制中解放出来.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只有当它是在符合它所寻求服务的社会的要求下产生时,它才将获得成功.在印度,为了满足数以百万计的受压迫的印度人的需要,开展了一种体制,它成功了吗?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将揭示在过去的40年里,独立的印度在教育领域的成就和存在的缺点.  相似文献   

9.
论人文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人文认识肖峰我们的哲学界对“科学认识”和“社会认识”已进行了不少研究,而对“人文认识”的探讨则相形见“弱”。在时下重建人文精神的呼唤声中,在提高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时亦需提高人文素养的背景下,对“人文认识”也进行一番认识便显得不无必要。一、“人文”与...  相似文献   

10.
文中在对人文的内涵进行分析后认为人文殡葬应当以人文本:关注人、尊重人、教化人、提升人、凝聚人。人文殡葬除具有殡葬共同特征外,还具有精神关怀性、感化教育性、文化传承性、服务公益性等四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