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人往哪里去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世纪性课题高庆林当时光迫近21世纪的门槛,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也进入了一个异常关键的时刻。在三年时间里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被动局面,还有艰难的一段路要走。目前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运行效益低下。究其症结则在于企业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大中型国有企业扭亏增盈问题贾华强当前,我国经济改革正处在新旧体制转换的紧要关头。在这一关键时刻,作为我闷国民经济骨干力量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既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现状,解决现存的有关问题,笔者...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班子及成员中,分期分批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开展“三讲”学习教育活动,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提高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及成员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步伐的重大举措。各级党委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党委(党组),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讲”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新一届政府跨世纪的大政纲领中,有“三项改革必须到位”的施政目标。其中第一个到位,就是“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和使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这对于国有企业比重大,是我国老工业基地的黑龙江省实现“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5,(37)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命脉,它的前途兴衰关系着我们这场改革的成败.长期以来,本刊一直密切关注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动态,并力争把这方面的进展全方位地呈现给读者.如何正视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困难,并寻找搞活国有企业的出路是当前工作重点.8月下旬,本刊编辑部组织召开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座谈会”,30多位来自国家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专家官员、金融界人士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负责人,在山清水秀的镜泊湖,就这些颇为不轻松的话题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但改革20年来,国企改革虽有进展,但未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党的十五大提出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解困和体制转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是从近几年改制的情况看,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存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是一个跨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指导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明确指出:要“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外,要积极发展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这就说明,党中央已经把调整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问题,作为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举措确定下来了。一、调整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必要性所谓产权结构调整,简单说来,就是要把面上大胜存在的国有大中型独资企业,除少数特殊行业的企业外,绝大多…  相似文献   

8.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走出企业改革困境陈一红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的支柱。1993年,我国国有工业企业占全国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企业户数1935%,资产总额6954%,销售收入6232%...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作了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是历史社予我们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此也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职责。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国有企业的改茧和步展格功拥国有个业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明确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  相似文献   

10.
于比较中确立国有大中型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法律对策许兰芝,王昌学一、国有企业劳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人们在通过时国内外各类型企业的劳动效率、经济效益分析比较后,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在资本主义的企业和我国“三资”企业里,劳动纪律、工艺纪律容...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促进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和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兴,则山西兴。本文试就我省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发展思路,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国有企业在我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我省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相对集中的省份。目前,全省独立核算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有300多家。它们在我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国有企业在我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十分突出。我省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一些产业上,如矿山、煤…  相似文献   

12.
为 了深入贯彻落实江泽民同 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 思想,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中央决定,从今年3月份开始,用1年左右的时间,在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班子及成员中,分批开展“三讲”学习教育活动。 提高素质迫在眉睫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力,是实行和扩大对外开放的中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国有企业的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任务繁重而艰巨,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  相似文献   

13.
今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这一重大决策,首先是缘于固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993年,国有工业企业占全国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企业户被占19.35%,职工人数占57.34%,资产总根占6954%,销售收入占62.32忆,销售税金占73.6%,利润总额占54.92%。这些数字说明因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和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对振兴我国经济,提高人民生活,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关…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举步维艰,亏损严重。为使国有亏损企业摆脱困境,重振雄风,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提到“对一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由于负债过重而陷入困境的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解决企业负债率过高问题。”这对彻底解决国有大中型企业当前所背负的沉重债务负担具有深远意义。为配合中央决定的贯彻实施,本文针对在具体债转股的运作时将会遇到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做一些探讨,以求教于学术界、企业界同仁。一、…  相似文献   

15.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振兴龙江国有大中型企业王洪斌,秦经韬近几年来,尤其是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在其发展中也确实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最近对我省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关于建立现代企业领导体制的若干思考孙安平,李刚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在各项改革以至整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现在我国的企业改革正在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阶段。尽管有些同志对产权制度改革还有疑虑,有的还持反对的态度,但中国只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非造就一大批合格的市场主体不可;而要千就一大批合格的市场主体,就非改革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可。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下面.我就改革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和对策,讲几点个人的看法。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的标准形象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十五年来都…  相似文献   

18.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十分关切的事情。1997年7月,中央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今年4月至8月,江泽民总书记分别在成都、武汉、西安、青岛、大连五次主持召开了省市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表明了党中央对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96年11月,我们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了第九次年会,迄今正好两年。这两年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而又极不平凡的两年。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c我国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认真贯彻党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大改革、改组、改造和管理的力度,向着十五大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开创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20.
改革与发展,依然是贯穿“九五”的两个主要线索。“九五”期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的两个三年目标将在“九五”期未如期实现。 党的十五大的召开,扫清了国企改革认识上的障碍,拉开了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帷幕。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上,而不单是国有企业数量的多寡。这一指导思路的确立,为深化国企改革打开了一个新天地,国有企业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取得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