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陈宏 《学理论》2008,(14):46-49
十七大报告要求和谐文化对社会思潮进行引导和统领,这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目前“一主多元”的文化格局下。文化处于多元化、多样化、多变化的状态,因此文化建设要处理好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发挥“一主”对多元文化以及社会思潮的引导作用。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及文化渗透、文化冲突、文化安全等文化场的现实出发,认识和谐文化建设的积极引导和统领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
王运征 《党政论坛》2011,(13):41-43
一、“社会建设”概念辨析(一)、“社会建设”与“社会”建设 1.“社会”概念。在马克思之前的旧哲学中,对社会本质的认识,基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神学政治论,一种是理念论。神学政治论认为,“上帝作为造物主,是作为被造物的人的主,社会是主赋予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因此社会高于人”。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南——学习十五大报告的体会凌大志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一样,作为基本内容纳入党在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农村党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引擎”。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对党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只有破解农村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党建“引擎”的永续动力,才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跃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把自己毕生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中国人民,他本仅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而且更重要的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6.
对跨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认识○曾小波王学义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社会主义双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两大历史性课题。怎样解决好这两大课题尤其是精神文明的建设问题,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文化环境不是人以外的某种神秘力量创造的,也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文化环境建设的结果。文化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人对文化环境的能动作用,是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要方式。在文化环境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倡导主文化所谓主文化,亦称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或主导地位的文化。主文化反映了社会文化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决定着社会文化的进程。由于主文化在社会中这种突出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在文化环境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必须大力倡导主…  相似文献   

8.
关于宗教与社会主义相互关系问题的思考中央党校科社部龚学增如何认识和处理同宗教的关系,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工人阶级政党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革命和建设能否顺利进行。从科学社会主义创立至今,宗教一直与社会主...  相似文献   

9.
超越苏联模式:一个时代的课题──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代意义南竺雁,何爱农党的十四大指出:“从《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一百几十年间,俄国十月革命、中国革命和其他一些国家革命的胜利,证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夺取政权是能够成功的。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  相似文献   

10.
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坚持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引向深入──中共四川省委常务副书记、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校长宋宝瑞坚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是十四大的要求。《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为我们进一步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11.
《理论视野》2008,(8):30-32
在汶川的抗震救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巩固,转化为强大精神力量,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品质.同时.也为建设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一系列紧迫问题,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极其关注的大事。”这段话,概括地指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为了深入学习,正确领会,认真贯彻六中全会《决议》精神,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本文想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谈点粗浅的体会。(-)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  相似文献   

13.
论当前文化建设中的迫切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高度重视打好当前文化建设的主动仗。当前正值新世纪到来之际,我国文化建设的任务相当迫切而繁重,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确保文化建设的新胜利。  一、推进主导文化。主导文化就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文化,具体来说,应着重抓好三点:  一是推进主…  相似文献   

14.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 全面分析,把抓紧抓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国杜会主义改 革和建设中一项带全局性、战略性的紧迫任务,提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全部历史证 明,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高度重视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从新民主主 义革命时期开始,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党始 终坚持了这一光荣传统。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 场经…  相似文献   

15.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湖南省社科联肖浩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要思想政治工作,怎样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社会主...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就将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经济、政治并提,设专章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建设问题。在最近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江总书记又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提,将这“三个代表”视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很显然,这是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这样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的。 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危亡境地,…  相似文献   

17.
李红梅 《求知》2013,(10):35-37
近年来.天津市河西区政协始终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咨政建言、凝心聚力”作为履行职能的主基调.谋划工作自觉把握大局,履职尽责积极融入大局.发挥优势主动服务大局.将政协工作深度融合到河西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的进程和建设美丽河西的大局之中.以政协的积极作为助推了全区经济社会的科学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香港回归、“一国两制”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贾建芳珠还神州,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是邓小平同志首倡的“一国两制”构想的第一个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成果。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14,(2):F0002-F0002,F0003
上海市杨浦区延吉新村街道的精神文明建设历来走在全市的先进行列,是第一批上海市“文明社区”,曾被誉为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五朵金花”之一。,近年来,延吉新村街道以“持续改善民生,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充分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带动作用,把平民化的“睦邻服务”作为主切入点,脚踏实地打好“民生牌”、因势利导下好“文明棋”.依靠群众谱好“和谐篇”,有力地推动社区服务体系完善和服务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20.
关于加强股份制企业规范化建设的思考○吴学臻井学义一、规范是搞好股份制改革的关键股份制发源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它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内在要求。现代公司制即现代企业制度是股份制的主要内容,它是由古典企业制度发展而来的。古典企业制度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