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反垄断法的执行机制一般分为公力执行和私人执行。私人诉讼在反垄断法中具有监督反垄断主管机关执法,节约政府资源,对垄断行为反应更迅速等作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在反垄断法中对私人诉讼作出明确规定。我国反垄断法草案没有规定这一制度,讨论这一命题对我国反垄断立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反垄断法对转售价格维持采用了概括禁止的做法.然而转售价格维持对竞争既有负面的影响也有正面的影响,故反垄断法应该根据市场条件等因素对其进行竞争效果分析.本文根据转售价格维持的经济逻辑提出了分析其竞争效应的框架,并对将来如何借助反垄断指南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德国于2005对其《反限制竞争法》进行了第七次修订,有关的私人执行制度规定于新法的第33条。经过此次修订,新法第33条中规定的私人执行制度较之旧法在很多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同时该条的修订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新法第33条的产生伴随着立法者和参与立法过程的法律专家、行业协会和卡特尔当局的激烈的争论和妥协。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行政垄断法律责任体系中存在着责任实现机制的混乱性、责任实现形式的单一化等问题,这主要集中体现在《反垄断法》第51条的规定中。对我国行政垄断法律责任体系的重构与完善,应当从建立一个独立、统一、高效的反垄断执法机构以及综合运用民事、行政、刑事等多重责任形式这两个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5.
价格关联协议是经营者将其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与其他产品或服务价格相关联的一种价格承诺协议,价格关联协议造成了经营者自主定价权的限制,将竞争者之间的定价策略联系在一起,可能造成价格信息的共享甚至交换,致使市场竞争受损。因此,需要对价格关联协议的具体类型及其可能产生的竞争影响进行梳理,并从价格关联协议被激活概率、定价信息透明度、市场特征、卖方特征等多个方面对违法认定因素进行探讨,以为反垄断执法和司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反垄断法》第七条,对我国特定行业的法律规制,表面上是《反垄断法》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立法目的的体现,其背后蕴含的是"国家本位"与"社会本位"立法本位观交锋后的磨合,谋求"国家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统一,彰显了社会本位观中传统的"中庸"思想,寓意深刻。  相似文献   

7.
警察权的宪法属性应当在《人民警察法》中得到进一步的明确;警察权与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关系应当厘清。警察权不属于司法权,其在司法程序中承担的司法辅助职权不影响警察权与司法权之间的清晰划分;警察权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干涉应当谨慎,要有清晰和明确的权力界限。对公民住宅安全、合法财产和通信自由的干涉须严格恪守宪法人权保障条款的精神。以此三方面审视《人民警察法(修订草案稿)》,其仍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自2008年我国实施《反垄断法》以来,对各行业产生了深刻影响,也面临诸多问题.在Ⅸ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业的规范中,存在着“合理”与“不合理”的垄断区分问题,与行业法规的重叠问题,管制与反垄断的冲突等问题。对于“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之行政垄断,《反垄断法》虽专章对其具体表现形式作了较为详尽的禁止性规定,但行政垄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根治;  相似文献   

9.
受制于垄断独特的内在要求及世界各国反垄断文本,我国<反垄断法>体现了某些应然特性.立法作为一项充满高度理性的技艺,同时也是一项事关反垄断法实施效果的法制活动,要我们站在理论的高度全面审视<反垄断法>文本,挖掘其文本特征和局限性,为<反垄断法>文本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反垄断法以公共实施为主导的实施机制设置以及在私人实施机制设置上的不足,导致私人实施的效果并不明显,也制约了反垄断法的全面实施。《垄断司法解释》的出台有利于指导人民法院正确适用反垄断法和发挥反垄断法私人实施机制的作用,然而其在反垄断民事诉讼的制度创新方面仍显不足,未能有效回应我国反垄断私人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有必要以《垄断司法解释》的出台为背景,阐述我国反垄断法的私人实施主体、实施程序和民事责任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再对完善我国反垄断私人实施机制进行思考,以促进反垄断法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真正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11.
一般条款是法律明文规定的基本法律原则。我国《反垄断法》第4条是整个反垄断法的一般条款,指出以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目标,必须制定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规则,同时要完善宏观调控,妥善地处理好竞争政策与宏观调控各政策之间的关系。作为反垄断法的一般条款,它是反垄断立法和执法、司法的最高价值取向和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12.
刑法修正案正越来越成为刑法修改的常态方式.刑法修正案(一)到(六)以严密刑事法网,提高刑罚力度为特色.刑法修正案(七)草案延续了以往修正案的重刑思想,但有自己的特色.刑法修正案(七)草案在立法目的的强调上值得肯定,在刑罚轻缓方面有所突破,但仍然存在诸多可探讨之处.强调反腐,但忽视了与刑法基本理论的契合;修法技术有缺陷,行为构成不规范;配套法律不健全,入罪理由太勉强.因此,刑法修正应把握好定位,严格坚持必要性原则、谦抑性原则,规范刑法修正的程序.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真正地开展市场竞争,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反垄断法》的颁布实施可以说为建设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立法上已迈出了最重要一步。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要真正构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4.
《物权法》草案关于货币占有问题以及时效取得制度存在一些瑕疵,结合赃款﹑赃物的问题来考察需要修改完善。比较各国或地区多部民法典,德国和瑞士民法典关于时效取得的规定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刑法修正案正越来越成为刑法修改的常态方式。刑法修正案(一)到(六)以严密刑事法网,提高刑罚力度为特色。刑法修正案(七)草案延续了以往修正案的重刑思想,但有自己的特色。刑法修正案(七)草案在立法目的的强调上值得肯定,在刑罚轻缓方面有所突破,但仍然存在诸多可探讨之处。强调反腐,但忽视了与刑法基本理论的契合;修法技术有缺陷,行为构成不规范;配套法律不健全,入罪理由太勉强。因此,刑法修正应把握好定位,严格坚持必要性原则、谦抑性原则,规范刑法修正的程序。  相似文献   

16.
反垄断豁免程序是反垄断豁免制度(又称反垄断的除外适用)的重要内容,但笔者认为06年《反垄断法(草案)》(以下称《草案》)中反垄断豁免程序的规定不适宜中国现状。因此,试借鉴国外成熟立法经验,结合本国实际,从《草案》内容入手,就反垄断豁免程序制度构建提出粗略建议,以期完善反垄断豁免制度。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竞争管理关系为调整对象,以行政处罚为主要调整方法,抹杀了该法的经济法属性,成为一部“经济行政法”。必须以马克思竞争理论和经济法理念为指导,深刻揭示竞争关系才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对象,“反不正当竞争诉讼”应成为主要的调整方法,以便更好的促进市场竞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立法数量的日渐增大,立法部门的日渐增多,法律内容的日渐丰富,立法冲突问题愈加严重,因此应及时进行法律法规的清理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存在的法律冲突问题,充分证明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统一市场建设的工作重点,是要尽快清除造成市场分割和市场壁垒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要求各地区市场竞相对内和对外开放.根据我国国情,垄断行为中对市场经济损害最大的是行政垄断,因此只有抓准了反行政垄断这个统一市场建设的突破口,限制政府权力的边界,尤其是限制其通过行政权力垄断市场的行为,才能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提供新的动力源.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的“场外交易”市场,是政府政策人为地造成竞争环境不均等的近期典型之一,应当切实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