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时代的日历翻到1989年时.《知识窗》杂志已十度春秋.在纪念它创刊十周年之际.编辑部将办好以下十件事,奉献给广大读者. 一、增辟"名人专诊"、"家电答问"、"生活中的禁忌"、"文艺热门话"等新栏目. 二、继续刊登或新增"古诗趣谈"、"世界大事演义"、"古代禁书"、"中外漫画大师"等系列文章. 三、举行优秀作品评奖. 四、举办知识竞赛、评选优秀读者奖. 五、举行猜灯谜大会,修订出版《灯谜爱好者手册》.  相似文献   

2.
"场域"作为出场学的哲学视闻一方面是历史造就的方位,另一方面又是立场.基本视角是:1.通过类似于概念史的回溯法对"反思的问题域"和"理解的发生学"进行梳理.借以表明逐步向出场学的哲学视阈.2.通过现代性视阈中的"主体中心论"的分化消解与后现代的"流浪汉思维"批判来阐述"场阈"之出场过程.3.解释学与出场学的理论关联与出场学对解释学的超越之处.  相似文献   

3.
丁兆中 《理论导刊》2008,23(6):115-117
二战结束不久.中日两国分别选择了不同的政治体制.之后,随着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日本在"意识形态"领域不断调整对华交往理念.在中日复交之前的严重冷战对峙时期,日本对华"意识形态"交往理念的基调是反共反华.中日复交后,一直到冷战结束之前,日本对华"意识形态"交往理念逐渐向"共同价值观"思想转变.冷战结束以来,日本对华"意识形态"交往理念的特点是"价值观外交"和"共同价值意识"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4.
艺术本质是海德格尔美学和道家美学比较研究的并深入论述了世界、大地与形象、真理之间的紧密联系.而道家取"天地自然之象",使"道"、"气"、"象"成为理解艺术本质,建构中国古典美学的的基本范畴.在艺术家的方法问题上,海德格尔强调艺术家"回到事物本身"是通过"抓住"物象,但又不拘泥于物象来达到的.道家则以"虚静"、"心斋"、"坐忘"等范畴论述了艺术家的审美心胸之可能条件.关于审美超越,海德格尔以有限的出场与无限的未出场整体统一的显隐说,突破了传统的典型说.道家则以"气"、"虚实结合"既强调了物象的虚实,又突出了"象外之外"的虚实.  相似文献   

5.
前几年掀起过一阵子伯乐热.似乎只要伯乐再世,就可以使"千里马"成批涌现,尽得其用,成就"野无遗贤"的盛举.一时间"新伯乐"备受推重,连"伯乐奖"也在议设之中.曾几何时,伯乐"热"便冷了下来,"伯乐可以休矣"的嘘声不绝于耳,似乎还要向伯乐追究"千里马"未能大量涌现的全部罪责.如果两千年前的伯乐能够死而复生,  相似文献   

6.
"异端论"客观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其与"正统论"辩证对应.以实践标准检验它们正确与否.是处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存有正常形态和非正常形态,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临界转型的表现.立基于实事求是的根基性原则,要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临界转型中的"异端"和"正统"问题.  相似文献   

7.
"留置"就是"继续盘问",两者内涵一致.从性质上来看,继续盘问作为公安机关行政执法的一种手段,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把握继续盘问适用对象主要涉及对"违法犯罪嫌疑人"和"四种情形"的理解.应当将情形之一的"被害人、证人控告或者指认其有犯罪行为的"中的"证人"修订为"知情人".立法应当明确"带至行为"的法律性质是一种独立的行政强制措施,强调"带至行为"过程中不能使用武器、警械.被继续盘问人可以提起复议和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8.
要实现"以人为本"就要将"人"理解为个体人,尊重个人权利.在传统社会,公权力是个人权利最大的侵害者.在现代社会,要实现"以人为本"就必须通过宪政来制约公权力.  相似文献   

9.
刘知幾"史才三长"论中已含有对史家撰史所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要求,并提出了"正直"的标准.元代学人发展了这一点,在史学上提出"心术"概念,并加以阐发.明人继承元人的理论成果,认为"史官不当专尚史才,必以心术为本",丰富了"心术"论的内涵,强调"心术"中的"公心"、"公正"、"公平"之意.至清代章学诚提出"史德"说,继承了明人的成果,并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史家的道德修养已不再是"心术"说所主要关注的理论重点,而是上升到了历史认识论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法学界对"中国古代有无行政法"争论已久,在判断上有两种相反立论--肯定论和否定论.由于对"行政法"概念的不同理解,双方实际上并非在同一"行政法"意义上争论同一问题.综观争论过程,双方掌握的史料大致相同,结论却截然相反,究其原因,值得反思.长期以来,我国法学研究存在用"西方概念"和"现代观念"分析中国的法制发展历程的倾向,在该问题的争论中尤为突出.因此,有必要回归到历史的角度重新思考问题和对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上海红卫兵外出大串联存在着"正式"和"非正式"两条途径.前者是以"代表"的身份通过组织系统办票外出的,共约44万人次.这引起了广大青年学生(非代表)的诉求和抵御,便通过种种的手段挑战"正式途径",最后演变成"短票长乘"、"冲击列车"等"非正式"外出途径.关于大串联两条途径的交错,既可反映事态的全貌,又可揭示事态衍变的根由.  相似文献   

12.
近三十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英语在中国人中变得日益普通.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社会,英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尽管如此,能够把英语学习的精通的人并不是很多,老师在英语教学中也觉得困难重重.在普通人看来,英语的"教"与"学"的内容无非是语音、词汇和语法.如果只是这三者的"教"与"学",那么为何在花费那么多时间之后,人们依然觉得效果不佳.在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除了三要素之外,还有什么决定着语言的学习?从文化知识与英语的关系入手,对英语的"教"与"学"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使人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收获一二.  相似文献   

13.
吕斌 《侨园》2005,(5):40-41
" 闪婚 " ,顾名思义,就是 " 闪电般地结婚 " .在中国, " 闪婚 " 已经成为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你若在著名的搜索网站 GOOGLE 上打出这个关键词,它只用 0.03 秒就搜索出 17600 项查询结果.闪婚的 " 模范 " 在中国的名人中莫过于曾为湖南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的"快嘴"李湘和恒信钻石机构执行总裁、名副其实的 " 钻石王老五 " 李厚霖了,他们从相识到订婚,只用了一个月零三天.在平民百姓中更有甚者,上海一对男女从相识到领取结婚证只用了 13 个小时.闪婚一族的宣言是: 2秒钟可以爱上一个人, 2分钟可以谈一场恋爱, 2小时可以确定终身伴侣.闪婚是不是一种时尚?有没有影响到留学海外的 " 海生代 " ?笔者在走访中发现,在 " 海族 " 里也不乏其人.  相似文献   

14.
山西平遥的"中国票号第一家"历史往事,许多人都已经了解.但其中还有没有鲜为人知的内幕呢?记者相信,对于一个影响到中国金融发展史的地方,只要认真"深挖",还是会有新发现的.春夏之交,受朋友之邀,记者有幸去了趟已经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山西平遥古城.虽然来去匆匆.但能见识作为我国"金融鼻祖"的"日升昌票号"所在地,内心的激动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尤其采访到一些"独家新闻",还是不虚此行的.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哲学中的"本原"作为万物之"所出"和万物之"所归",表明哲学寻求"终极"的目的在于规约人类文明的走向.哲学的这一索求并非虚妄,事实上,至少在文明取向的意义上,终极不仅存在着,而且不可或缺.人类文明既是"人为"又是"为人"."为人"之于"人为"是无条件的,它由此构成人类文明的终极取向.终极既是经验的,又是超验的,哲学面向这样的终极,才使它有了不同于科学的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传统哲学以科学理性言说终极,而终极即使在超验的意义上也并非科学的抽象,因此科学理性无法达于终极.终极独特的存在方式,生成了哲学独特的理性方式.  相似文献   

16.
引入了"切换"的概念,试图通过论述说明,唐王朝从始至终一直处于一种"被动"或"主动"的权力"转让"过程中.而这种权力的"转让"过程,也正是政治代理者不断被"切换"的过程,也同时是中央权力不断削弱的过程.由此唐王朝走到了它的尽头.  相似文献   

17.
近十多年以来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大讨论中,究竟是"走入"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我国理论界对此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无论是"走入"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二者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要想真正超越"走入"与"走出"之争,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某地生产冒充名牌的劣质产品,曾发了一笔数量可观的不义之财,后因东窗事发,断了财路.举报此案的一位当地干部,竟因之而受到冷嘲热讽,业已评选上报的"先进工作者"和"优势共产党员"也被卡了.举报者何错之有?众口一词:"不顾大局." "要顾全大局",斯言无谬.然何为"大局",县领导可以视一县为"大局",乡领导可以视一乡为"大局",甚至连仅有几十个人的小单位负责人,也可以视咫尺天地为"大局",实言之,以上诸公所"顾"者,乃"小局"也.他们既以"小局"为"大局",就必然要颠倒是非,对真正顾大局者以"不顾大局"论处.国内有些地区近年来所产假冒商品不少,假药害人、假肥坑农之类恶性案件时有所闻.  相似文献   

19.
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鼓吹者经常在"人权"问题上做文章,攻击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胡说我们国家不讲"人权","不把人当人".他们振振有词,好象抓到了什么把柄似的.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权"?他们的所谓"人权"和我们讲的"人权"有什么不同?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什么是"人权"?对"人权"这一概念我们应该作历史的具体分析.所谓"人权",泛指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资产阶级政治家认为这种权  相似文献   

20.
一要慎始,谨防下不为例.万事皆有初,欲善终,当慎始.明朝一个轿夫穿双新鞋走在路上,因雨后积水,他总是择地而行,后来一不小心踩到水里,便"不复顾惜"了.分析腐败分子普质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出,在各种腐蚀诱惑面前,如果第一道"防线"被冲垮了,往往"兵败如山倒";第一道"闸门"一旦敞开,欲望的"洪水"就会-泻千里.由此可见,慎始是人生的第-关,是安身立命的护身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