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源泉,是这一国家、民族的灵魂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为中国文化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明确的道路,是开拓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新局面的重要指导方针。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发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谱写时代新篇章。  相似文献   

2.
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法治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也是文化强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40年,我国社会发展的面貌日新月异,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成为当前的重点工作内容。法治文化不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元素,更是构建法治国家的文化基础所在。基于此,本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旨在为法治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遵循一系列方法论原则。主要包括:统揽全局、务实开拓的发展原则,和而不同、尊重差异的包容原则,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的实践原则,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的思维原则,为我所用、体现特色的交流原则。这些原则是唯物辩证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细化和展开。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思想是文化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既是历史的逻辑延伸,也是现实的逻辑必然。时代性是其鲜明标志,创新性是其理论品格,实践性是其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积极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充分认识和明确发展文化产业在壮大综合国力中的战略地位 ,清醒地、实事求是地判断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抓住机遇、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构建中国特色道德文化,是走出目前道德困境的迫切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呼唤,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内容。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必须高度重视道德文化理论建设,构建并完善中国特色道德文化体系,正确处理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道德建设与法律建设的关系,切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积极推进道德文化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7.
《法制博览》2019,(25):47-48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在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中,文化建设和自信是其中重要的基础内容,她承担着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激发全民族强大精神动力的重任。而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无疑是国家、民族文化自信的风向标。本文主要就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现状展开研究并试图提出新时代提升文化自觉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以各种形态传承至今,流播广泛,影响深远,已经渗透到人民群众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文化渊源、发展的内源性动力、实现大众化的纽带.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的融合是大趋势。当今西方发达国家从整体上影响着全球,西方文化产品把所负载的价值密码推向世界。 在全球化时代,中外全面交流还会扩大,这对我们事业发展有利。我们应通过交流与世界(不仅是西方)接轨,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笔者认为要:(一)坚持和发展我们的信念;(二)科学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三)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四)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文化新秩序。笔者还强调要积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学、社会学、法学等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0.
当历史以雄健的姿态跨入2011年,我们伟大而光荣的中国共产党也迎来了她90华诞。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工人运动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事业始终与党的事业、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徐建华 《工会博览》2009,(10):81-82
高校教代会虽已经过20多年的探索,但仍存在认识偏差、参与积极性不高和制度本身还未完善等困境,导致教代会处于疲软状态。要破解这些困境,应使其趋向自觉,这也是高校教代会建设的愿景。趋向自觉的内容主要包括认知、行动和制度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大致分为孕育和准备、概念提出和体系形成、不断丰富和发展三个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历史表明,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属性。一些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型社会主义理论、发展道路和模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特征是其特色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对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准确判断,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迅速发展,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而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部战略环境总体上是好的,仍然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还可以继续集中精力谋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部环境建设,就要营造、维护、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就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中国首次将"建设海洋强国"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文件,说明中国领导集体对海洋问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10,(9):31-31
<正>不可否认,文化软实力正在受到越来越强的重视。两会期间,围绕文化软实力开展的探讨之声不断。北京、广东、海南、甘肃、宁夏等省区陆续将文化产业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规划,湖南县体谋划以网络、动漫、会展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文化消费前景,广西则明确提出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扩大消费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工会博览》2008,(21):1-1
中国工会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会议期间,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和1800余名工会代表出席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所作的工作报告,准确反映了工作亮点,体现了思想高度,明确了目标任务,具有很强的方向性、理论性、指导性,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和最新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条发展道路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基础,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可以概括为:改革发展、开放发展、科学发展、稳定发展、和平发展、全面发展和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政治发展问题是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问题,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政治现象。一个国家的民主是发生于这个国家和民族所处历史环境的,每个国家和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具有内生性。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世界上没有一条普适的政治发展道路。中国依据国情,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政治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国际关系和国际战略中,必须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和平发展道路的关系。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坚持的社会主义的内容,通过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是旗帜,不可能放弃;但是,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尊重各国人民对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选择,不输出我们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