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立华 《世纪桥》2005,(8):62-6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在错综复杂的战争环境中,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坚持和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有力地推动了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积累了军队建设的新鲜经验.为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夺取抗战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非常注重人民军队抗战精神的培育,通过理论培塑、精神砥砺、文化熏陶和意志锤炼等途径,铸就了人民军队伟大的抗战精神,从而为人民军队发展壮大,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朱德曾在旧军队中身居要职,后来参加革命,成为人民军队的缔造者和重要领导人之一。在长期的军旅生涯和革命斗争实践中,他对如何建立、建设一支真正的人民军队进行了深入思考。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条:一是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二是必须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实行官兵平等,军民一致;三是必须加强组织纪律性,加强军事训练。朱德人民军队建设思想,对新时代人民军队建设依然有着重要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民军队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本文认为古田会议对人民军队的"样子"进行了基础性的设计,即古田会议事实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和制度;构建了我军政治工作的雏形;明确了我军必须坚持的政治观点和必须担负的政治任务;确立了我军处理内外部关系的基本原则;为我军形成独具特色的优良作风和革命纪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付瑶 《党史纵横》2011,(8):31+36-31,36
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总司令的朱德从人民军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政治战争"的概念。他强调必须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作战功能,把抗日战争打成一场政治战争。为此,无论在抗战前线还是敌后根据地,朱德都坚决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军民团结;  相似文献   

6.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到卢构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再到日本投降,整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人民抗日救国,实际上担当了抗日救国总参谋部的职务,成为中国人民坚持结团抗战的中流砥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并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和策赂,建立了强大的人民军队,建立、巩固、扩大了抗日民主根据地,最后,领导人民夺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为彻底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  相似文献   

7.
曹云生  吴晓敏 《求实》2005,2(10):21-24
军队民主建设,既是人民军队的一项建军原则,也是军队战斗力极其重要的政治基础。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继承和发扬红军时期的优良传统,创造性地开展了军队民主建设的实践活动,在反对军阀主义倾向的斗争中健全军内民主制度,开展尊干爱民运动实现官兵一致,兴起群众性练兵运动为军事民主注入新的活力,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我军军事民主建设的内涵,在人民军队民主建设史上占有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8.
以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为例探求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是人民军队历史发展的必然关系,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立发展的宝贵经验表明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是人民军队历史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适应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后斗争任务的需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抗日战争以来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逐步建立起人民军队制度建设的思想理论体系.这不仅是人民军队由长期分散的游击状态向统一编制的正规部队转变的标志,而且也为新中国的军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探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制度建设思想,对于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我军法制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了解国共两党的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原则分歧,认识我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和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认识中国共产党所起的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了解党的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和意义,认识反对主观主义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原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说,新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必须注意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经典著作的学习教育.同理,新时期坚持毛泽东人民军队的党指挥枪原则,也必须首先完整准确地学习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党指挥枪原则的经典著作.那么,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人民军队“党指挥枪”原则,都应该把握哪些关键呢?笔者在重新认真研读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相关论述的基础上,主要从政治任务、党性基础和条件保障三方面对这一原则做出解读.  相似文献   

12.
延安时期,为壮大人民武装,争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针对国内对敌斗争形势和我军官兵军政素质实际,坚持通过组织文化建设,强化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以先进军事文化教育提升部队战斗力、战斗文化锤炼激发官兵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纪律文化熏陶永葆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从而实现了人民军队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同步飞跃。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争取和平,避免内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持和斗争下,国共两党于1946年1月10日正式签订了"停战协定"。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坚决拥护并严格履行这一协定,但国民党蒋介石对此"协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坚持群众路线,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坚持群众路线是实行人民战争的基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是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保证,贯彻群众路线是人民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的群众路线,仍然是我们加强国防建设的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15.
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根本建军原则和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作为政治学范畴的概念,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实体的也是程序的,是理论的更是实践的。在实体上,主要是规定由中国共产党独立、直接、全面领导人民军队;在制度上,主要是指由党章和宪法、国防法及政工条例等党、国家和军队法规所规定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的一整套制度。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关键在"绝对",是政治要求也是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坚持群众路线,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坚持群众路线是实行人民战争的基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是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保证,贯彻群众路线是人民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的群众路线,仍然是我们加强国防建设的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17,(15)
正东北抗日联军是党直接领导的东北各族人民的抗日武装,是人民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创建那天起,东北抗联就同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一样,始终如一地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坚持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坚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英勇顽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为人民军队增光添彩,始终保持着人民军队革命本色。时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回顾和总结党领导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经验,对新形势下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斗争中,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了整整八年,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赢得了最后的胜利。陕甘宁边区在抗日战争中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所在地。我们党在这里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这里出发,开辟了广大的敌后解放区战场;这里是中国人民抗日的指导中心,是解放区战场的总后方。因此,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之际,回顾陕甘宁边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 中国的抗日战争,分为两个战场:国民党战场和解放区战场,解放区战场的供给来源于解放区。解放区战场是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军队在抗战开始后深入敌后开辟的。  相似文献   

19.
《湘潮》2017,(8)
正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结束长征到达陕北时,只剩下几万人,很多人看不起这支军队,认为她没有前途。可是,在随后的抗日战争中,特别是在战略相持阶段,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抗击了百分之六十的日军和百分之九十的伪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主力军。到抗日战争结束时,人民军队已发展到132万人。人们不禁要问,共产党领导的人民  相似文献   

20.
新型人民军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武装,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在血与火的军事实践中锻造而成的武装力量。其建立的历史逻辑体现在早期的军事活动中厚植了新型人民军队产生的土壤、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和革命形势的准确把握中决定建军、在各地武装起义的爆发中诞生了新型人民军队、在游击战争和创建苏区的斗争中解决了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问题。其建立的理论逻辑体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的赓续传承和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经验教训的总结升华。其发展的实践逻辑体现在不断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持续推进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坚持人民军队军事理论与时俱进、牢记并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